孩子七歲前要不要帶在父母身邊

古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弗洛伊德曾說6歲以後無新鮮事,記錄片《人生七年》(一部拍攝了14個英國小孩從1964年到2013年的記錄片)在每一集片頭都引用「讓我帶一個孩子到七歲,以後隨你怎樣帶,隨他怎樣長,他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已是註定。」(居說靈感來自耶穌會的格言——把孩子交給我,只要7年,我就能還給你一個男人。)

有人出書專門寫孩子七歲之前最好不要離開父母身邊,如果一個人在七歲前萬一受到嚴重的創傷(恐怖襲擊、喪失、家庭暴力、性創傷、分離,與挫折不同),是不是人生就沒挽回的餘地了?

求助者現有癥狀與早年的依附關係密切相關,早年的記憶中包含著人格的一部分。McWillians認為精神分析理論中多少有一不成文的觀點:個體面臨負性刺激、虐待或創傷性體驗的發育階段越早,則他(她)的易感性越強,而且更具有災難性和蓄積性。弗洛伊德更是形象地將此比喻一支前進的部隊:當陪隊向目標挺進時,因勝利而昂揚,因失敗而氣餒。越早失利,迎對未來挑戰就越沒鬥志。早期失利不僅僅意味著初戰告敗,更為接踵而至的失敗設下了埋伏。

同樣是面對分離,對於兩歲的孩子所產生的影響絕不可與四歲、十五歲的孩子相提並論,對前者產生的負面影響遠比後者顯著。(此處並指十四歲或心理成份已發育良好成人就不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如離婚、集中營中的倖存者。)

雖然後來弗洛伊德沒有十分堅持「固著越早,導致問題越重」的觀點,但是一些實驗報告證明,較嚴重的精神疾病反映出患者心理固著在較早期的發展階段即0-3歲。

實驗報告也有證明了一部分嬰兒即使在早期發展階段經歷了嚴重分離或創傷事件並沒有出現嚴重的精神疾病,即嬰兒也擁有一定順應外界變化的能力,並不是人們所想的對於創傷毫無還手之力。

嬰兒研究報道過一些具有遺傳優勢與得到看護者情感投注的兒童,能夠非凡地彌合早年的剝奪和創傷(如與母親分離、被虐待),早期的心理干預也可以成功修復的受創的嬰兒。

這說明嬰兒也是有一定的順應能力的,並不是說每個被早期分離或創傷的嬰兒都會產生嚴重的精神疾病或心理問題。也不能由此認為嬰幼發展階段良好的較大兒童或成年人就不會因為當下的分離或創傷不會產生嚴重精神疾病或心理問題。

結論,孩子七歲前要不要帶在父母身邊,答案是最好帶。但如果父母是明顯不健康的,如家暴、嚴重情緒障礙或其他幼兒創傷源的,那不如另尋一個可以投入情感的新依附對象。

20180420

讀McWillians《心理發育評估》節選

推薦閱讀:

強烈推薦:90%的家長正在毀掉孩子的自信!
家長提問:孩子自我意識很強了,會頂嘴,父母應該怎樣引導?

TAG:兒童發展心理學 | 童年創傷 | 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