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無一物
這個世界上應該有一個絕對正確的東西的存在,否者這個世界就會陷入無序。
當我在思考這個東西應該有什麼詞來形容的時候,想到過很多個詞語,應然?客觀真理?絕對正確事物?天理?按道理解釋心學的東西應該有理學的體系,可是有一天當我看到窗帘被風吹的時候,突然覺得禪宗的那個詞才是最貼切的,本來。
禪宗著名的公案,最終勝利的是慧能。「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按照某種劃分,朱熹的學問更接近禪宗北派,而王陽明的,更接近南派。其實南北派劃分也好,朱熹王陽明也好,明確的劃分有時真的有必要麼。為了這些而爭個不休又有必要麼?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知識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爭論的,也不是拿來看,不是拿來上香的。只要能用得上,可以解決實際問題,又何必在乎東南西北派呢。
扯遠呢。
回到本來。本來,事物原本應該有的樣子。讀書人的本來是什麼?按照儒家的說法,修齊治平。然而不管是王儒所在之時,還是當代,讀書人的主流追求都已不是修齊治平了。所以有必要回歸本來了。
當然,讀書人的本來真的是修齊治平么?我認為卻不一定,但不管怎樣,讀書一定是為了自身更好的發展、有進步。當然,它也有一條距在裡面,不損害他人的利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讀書為了賺錢可以 ,但你不能賣假奶粉,不能用地溝油炒菜。
某種意思上,這條距才是本來。
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想用一個具體的本來來描述讀書人的本來有時不一定現實,有些人的本來更偉大一些,他想要的,是世界更好的未來,所以他可以犧牲自己,在面對困哪的不退縮,願意為了這個國家而奮鬥,而赴湯蹈火。這樣的人,值得我們去敬佩。難道你能說,他所代表的不是讀書人的本來。
本來無一物。何苦自己去限制本來,惹塵埃呢。
推薦閱讀:
※掌控自己命運的關鍵——認識你自己
※空想是沒有用的
※心學中「心物不二」在複雜性理論下的科學性表達
※人生真的有意義嗎?——唯上進不已,豈有他哉!
※養浩然之氣就是遵循本心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