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豆瓣音樂,請走心!

2005年3月6日,阿北的豆瓣網開張了。

2005年7月18日,豆瓣音樂單列開通。

2008年11月7日,豆瓣推出音樂人頁面。

2009年6月19日,豆瓣電台Beta公測。

2009 年 11 月,推出豆瓣 FM,這是中國最早的流媒體音樂服務之一,也成為豆瓣最成功的產品之一。

2013年1月7日,豆瓣FM嘗試付費模式,正式推出豆瓣FM的付費版本——豆瓣FM Pro,提供更高音質以及去除廣告這兩項服務。

2015 年初,豆瓣音樂人主體業務正式從豆瓣拆分,成立北京偏北音樂文化有限公司,並推出大福唱片和大福音樂,服務獨立音樂人。

近日,豆瓣音樂完成從豆瓣的分拆重組,與音樂版權服務平台V.Fine 合併重組。

十年滄桑巨變。天天動聽被阿里玩壞了,酷狗和酷我變成了QQ音樂的「兄弟」, 「音樂第一股」多米音樂倒了,就連我們懷念的播放器— —千千靜聽也被百度弄沒了……

騰訊、阿里、網易三分音樂市場,我喜歡豆瓣FM,卻討厭它這副不死不活的樣子10年過去了,為什麼我還希望豆瓣能做好音樂?

01.

說不完的版權問題

在上古「野蠻」的互聯網時代,聽歌從來不是一件需要掏腰包的事

CD讓音樂有了廣泛傳播的條件,但是數字設備打得CD半生不死。2002 年,非法的音樂下載使得 CD 的銷量下降了約 9%。

2003年,喬布斯帶來了iTunes Music Store。

▲Steve Jobs與iTunes— —2008.09.09

那時候,Apple沒有iPhone,但是有一個旗艦產品— —iPod。此時,iTunes Music Store的出現,一舉改變了音樂行業的格局,人們購買和享受音樂以及世界各地音樂銷售的方式徹底變革。

以 0.99 美元的價格出售數字歌曲,讓數字音樂付費常態化。唱片公司還是免不了抱怨,但是大洋彼岸的消費者還是很樂於買單。

反觀國內,起步確實很晚!

2011年,汪峰和旭日陽剛組合因為一首《春天裡》給中國網民上了一節版權課。

2013年,「音樂下載收費說」開始流行。

但是綜合此前狀況,收費早就開始了。當時,酷狗實行的是在線聽歌免費,下載收費,而且是高音質音樂;蝦米網實行的是每首歌8毛錢;QQ音樂下載免費,但有綠鑽制度,可以獲得更好的音質……版權費用大多數是由音樂平台承擔。

或許習慣了「拿來主義」的網民對於自己承擔費用太敏感,不少嘗試讓用戶「掏腰包」的平台差不多都涼了。其中,豆瓣FM算是人走茶涼……

豆瓣FM在2013年推出的豆瓣FM Pro嘗試確實不算成功。雖說當時版權意識已經有了,但是用戶開了多年的盜版直通車其實你說停就能停?

在一個模糊的界定時間段,用戶不付費,版權買不起,豆瓣FM的音樂越來越少,用戶流失嚴重。

2015年,國家版權局責令各大網路音樂平台在7月31日前將未經授權的音樂作品全部下線。

版權的「三國大戰」一觸即發。

而國內大部分的版權都已經被騰訊、阿里攥在手上,就連前兩年風頭正茂的網易雲音樂也成為版權問題重災區,各大音樂平台圍繞版權打造「護城河」。

所幸,國家版權局出面了……

2017年9月12日,阿里音樂就與騰訊音樂宣布進行版權共享。

2018年2月9日,網易雲音樂在與騰訊音樂達成版權互授。

2018年3月6日,網易雲音樂與阿里音樂達成音樂版權互授權。

雖說網易雲音樂和騰訊音樂的互相授權達到99%,但1%才是壓死網易雲音樂的最後一根稻草。

情懷,小眾、推薦、社區曾經是網易雲的主打。情懷被過度消費,小眾就是沒有授權的翻唱,推薦也不再成為優勢,社區也變成了膩人的故事會……

內容產業一直默許存在著 " 避風港原則 ",在 " 通知 - 刪除 - 免責 " 的邏輯下,盜版成本極低,維權成本偏高。而 " 避風港原則 "的庇護之下,不少內容平台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換來了快速發展。

時代不同了,前兩天,網易雲作死售賣周杰倫專輯被全民討伐。

或許,豆瓣FM才是一直懂我們的,就像一個會一直愛我們的窮小子。但大多數的「分手」都是回歸現實了,窮怕了……蝦米是我現在的主力音樂APP,但我希望豆瓣音樂能好。

據悉,豆瓣音樂和V.Fine 合併重組的新公司則會繼續使用豆瓣音樂這一品牌,而豆瓣方面也表示,未來豆瓣音樂依然會延續先前的品牌形象與格調,不會讓老用戶覺得陌生。

V.Fine頁面

豆瓣 FM 將暫時維持現狀,直到版權問題解決之後再有更多的行動。

02.

摸不清的盈利模式

燒錢的版權費,不太情願付費的用戶,這局怎麼破?

2013年的豆瓣 FM Pro到現在還活著,卻和死了沒兩樣。

流媒體業內,鮮有實現規模化盈利的大公司。但2016年,QQ音樂就成為了互聯網史上第一家盈利的流媒體。

同視頻網站的盈利結構相似,互聯網音樂平台的支出主要來自運營成本和版權費用,而收入主要來自數字專輯、廣告、付費會員。

廣告收入營收佔比不大,難以攤平版權、運營成本;反而用戶付費是QQ音樂營收最重要的一環。最後,扣除版權藝人及唱片公司分成、運營成本,QQ音樂就這樣盈利。

殊不知,一個綠鑽讓QQ音樂成為史上第一。

互聯網音樂平台的商業模式主要分為2B(To Business)、2C(To Custumer)兩部分。2B以廣告收入為主(包括線上廣告、線下活動冠名等)、2C以用戶付費為主(流媒體訂閱、數字專輯、在線演唱會、票務、衍生品等)。

但是,版權稀少、純粹做音樂的豆瓣音樂怎麼學得來?我不說,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豆瓣FM只是豆瓣音樂的一個分支,但豆瓣FM卻顯得「功高蓋主」了。

我從一個用戶角度出發,淺談一下豆瓣音樂的探索為什麼失敗了。

誠然,在2013年推出的豆瓣 FM Pro符合公司的發展,但豆瓣還是和用戶有隔閡。有時候,給我的感覺就是傻文青凈干自以為是的事。

豆瓣FM Pro開通頁面

我為什麼要花10元一個月去買你的豆瓣 FM Pro,是愛嗎?是責任嗎?僅僅是無廣告和更高音質……雖然QQ音樂沒你懂我,但是也沒那麼賴,關鍵歌多啊……想了好久,我還是關閉了豆瓣 FM Pro的購買頁面,打開了綠鑽的充值頁面!

這個,千萬別亂學。

言而總之,總而言之,豆瓣音樂還沒有找到合適了規模化盈利模式!有時候,我很期待能讓豆瓣FM看起來不僅僅是推薦,讓豆瓣音樂不至於成為孤島該有多好啊,你們懂?要說情懷,豆瓣也有啊……

算了,當年豆瓣電影能做起來,就不僅僅是豆瓣評分而已了,哪裡會有什麼貓眼、淘票票、格瓦拉…

03.

錯過的那三年

2014年豆瓣年會上,阿北承認豆瓣錯失了三年時間。現在四年過去了……

版權和盈利,一出一進。似乎文藝,清高,不妥協的阿北很難平衡兩者。

豆瓣創始人阿北(楊勃)

阿北,原名楊勃,豆瓣創始人。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在美國加州大學取得物理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在 IBM 擔任顧問科學家。阿北,被奉為互聯網行業的理想主義者,但是給我的感覺就像是文科生的理工男。

在知乎上,有網友提問:阿北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知名互聯網人馮大輝回答:不動如山。

豆瓣,好比阿北的家。

記得,有網友一直吐槽iTunes設計醜陋,功能單一,憑藉Apple的段位就不能提升一下嗎?簡單的用戶界面和潤色,曾在2003年被美國《時代周刊》評價:「超簡單的理念」但卻是「最酷的發明」……現在,卻變成Apple最糟糕的軟體之一。

豆瓣何嘗不是?但是豆瓣不是Apple,豆瓣音樂不是iTunes。

豆瓣音樂旗下有兩個APP:豆瓣音樂人和豆瓣FM。值得注意的是,豆瓣音樂人上一次更新是2014年12月12日……這也是我此前為什麼說豆瓣音樂就是自娛自樂的孤島。

遲鈍不是克制。

克制,是互聯網大公司長久發展的必要手段。例如Apple的iPhone,有很多同學和我說,據自己了解,Apple手上掌握者眾多「黑科技」,為什麼不打造一款完美的iPhone?請問,這對Apple有什麼好處?

創新,是一時引爆的事,也是細水長流的過程。指紋識別、面部識別、Press 3D、雙攝、劉海屏……創新有叫好的有看低的,但總會讓世界人民對iPhone保持期待,因為我們覺得它還有顛覆的可能。

強如某品牌國產機,一次新機發布秒天秒地秒空氣,卒……

同樣,我覺得豆瓣音樂還有進步的空間。

只要它保持克制慢慢進步,完善版權,完善體驗,我依舊會為它付費。現在的音樂市場還沒有真正進入「霸權」時代,文娛市場也沒有所謂的「飽和」。

10年了,豆瓣音樂還是那個窮小子,真希望他一夜暴富!

/End.

文字 | 公眾號:自由人BG

封面 | 音樂人攻略

頭圖 | Pixabay @ mohamed_hassan

推薦閱讀:

基於音頻信號的深度音樂推薦
華晨宇火星演唱會倒計時30天;楊宗緯「聲聲聲聲」巡演升級
天籟之戰2嘉賓有哪些?
如何評價 PG One ?

TAG:豆瓣 | 豆瓣FM | 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