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紫砂窯變?
紫砂礦岩的主要產地在丁蜀鎮黃龍山,每一個地段的礦岩顏色各異,紫黃紅綠白黑等或二者顏色兼有被稱為五色土。由於所含的化學成分各異,所以每種顏色的砂料在燒制過程中,不同的溫度,不同的氣氛而呈現不同的顏色和肌理效果,其出乎意想不到的色彩變化,被人們命名為紫砂窯變。
什麼是窯變燒成,簡單地說:即在陶器氧化焰燒成過程中,創造特殊的環境,採用還原介質造成還原混合氣氛,並使介質與紫砂壺表面發生接觸性反應,形成窯變藝術效果。
這種燒成的理論依據,來源於傳統龍窯柴燒產品上的窯變效果。紫砂壺窯變不是今天的首創,可以說早就有之,如燒制過程中窯內局部氣氛不爽,一些壺就會出現色澤不統一,倒窯事故後一些茶壺局部會發黑、發白、發亮等現象,這種非人為的無意識色澤變化都可以稱之為窯變效果。
再如有意識的焐灰燒成茶壺,壺身黑灰如瓦,這種也可以算是窯變效果。在以往這種窯變效果一般都認為是缺陷,但用現代藝術的眼光看,是陶瓷最本質、最原始、非人為的燒成反應,是一種特有的陶瓷藝術效果。
紫砂泥是一種特殊的礦土,比一般的陶士含鐵量高,陶土中鐵元素在高溫中活性較強,燒的溫度不同,呈色效果也不一樣,要想燒出理想的窯變效果,就要針對泥質特性,溫度要求進行燒成設計。常見有燒成方式有:焐灰、高溫窯變燒、還原燒、柴燒等。
「紫砂窯變壺」與鈞窯之窯變顏色或呈瀰漫狀或顯聚成形,所不同的是,它不僅有著夢幻般色暈、撒落、漸變、斑剝、雙面異色、色中泛色、色中含色等多種窯變效果,而且還能呈現出與多種文物品種色類同的色相。
即:似青銅器的古綠銅色,似香爐的古黃銅色,似古漆器的紅黑相間斑剝色,似紅木的棕褐色,似古象牙的牙黃色,似宋瓷的天青色、似硯石的青褐色等,真所謂「入窯一色,出窯百彩」,其大大拓展了欣賞者的聯想空間,開創出紫砂審美新境界,不愧為紫砂藝術中「獨樹一幟」的奇葩。
紫砂窯變的色彩過渡是一個自然的過渡,它是通過窯中氣流的變化形成,是對壺體表皮的色彩作用,色彩與色彩的中間過渡自然,紫砂窯變的色彩跟自然界中的顏色一樣,不是單一的顏色,燒制出的色彩,隨著時間的推移,泡茶的次數增多而起著變化,有可能黃中發綠,綠中泛黃、泛紅,黃得更橙,綠得更翠,紅得更沉,紫中泛青,或者中間泛出各種自然的顆粒色彩等等,但所有的變化都是很自然的色彩變化,妙不可言。
紫砂窯變的色彩,極大地豐富了紫砂壺藝中的色彩變化。上好的窯變紫砂壺,就如大自然中的奇石一般,色彩的過渡自然程度;顏色的豐富多彩;色彩的稀有程度;顏色與造型的恰到好處;火焰的美麗痕迹;以及窯變的趣味。
推薦閱讀:
※紫砂壺多少價格你能接受?
※戩榖壺言:如何選擇一把貼心好壺 ? 寫給紫砂新生
※看看紫砂工藝,長長茶壺知識——調砂
※紫砂壺新壺應怎樣養護?
※史上最全的紫砂壺圖譜,果斷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