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離子電池製作--分容

鋰離子電池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來到了最後一步--分容,能堅強的走到這一步的鋰電池,可謂過五關,斬六將,如果在這個工序在造成產品的NG,就很可惜。

分容,即通過對電池進行充電放電,通過檢測分容滿充時候的放電容量,來確定電池的容量。這裡我們先說說首效,首效=首次滿放容量/首次滿充容量*100%,不同的材料,首效不一樣,電池在第一次充電時,SEI膜的形成,會消耗部分的鋰離子,也就是說,充電時從正極脫嵌的鋰離子,並沒有100%在放電時回到正極,故而首充容量多於首放,比如目前主流的NCM三元材料首效在85%-88%左右。介於此,工程師們為了最大的發揮電池的儲存能力,提出了預鋰化,在化成前,通過外部輸入鋰離子,不消耗材料的鋰離子形成SEI膜的過程。

對於首效,我用如下簡筆畫來表達:

經過上面流程我們發現,原本100個正極活性鋰離子在經歷首次充放電之後,只有88個可以繼續循環使用。損失掉12個鋰離子的原因,分別為負極首效損失了8個,以及正極首效造成嵌鋰空間不夠、4個鋰離子留在負極無法回到正極。

結論就顯而易見:當正極首效為88%、負極首效為92%時,全電池的首效為88%,與較低的正極相等。而當負極首效更低時,例如鈷酸鋰正極對石墨負極,全電池首效又與首效更低的負極相等。故而預鋰化的主要思想就是:尋找外界鋰源,讓電池化成消耗的鋰離子是外界鋰源提供的、而不是消耗從正極脫嵌的鋰離子,最大程度保留從正極脫嵌的鋰離子,並提高電池的容量。

分容後,對電池進行高溫和常溫靜置,通過靜置後測試電池內阻、電壓,再結合電池的放電容量,對電池進行分檔,就進入了PACK工序。

根據目前分容的實際情況,我個人的兩個想法是:1,從成本考慮和技術突破,可以取消電池製作中的分容,通過對化成過程的檢測,選合適的統計模型去擬合、預測分容的容量,從而取消分容;2,如果不取消分容,通過對分容放電曲線的取點,利用統計中的聚類分析,結合統計分析軟體,對電池進行分檔,個人覺得更能反映電池成組後的一致性。當然,這只是我當前一個不成熟的想法,歡迎有更好的想法的同行共同討論。

推薦閱讀:

鈷·鋰丨論新技術對能源金屬價格的影響
BMW PHEV1規格模組拆解和工藝
BMS裡面的電壓採集晶元
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的前提

TAG:新能源汽車電池 | 鋰離子電池 | 電池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