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繹如學詩—王維《鹿柴》

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注釋】

1、鹿柴(zhài):地名。柴,通「寨」,指圍起來的柵欄籬障。鹿柴,圍起柵欄養鹿的地方。鹿柴是輞川二十景之一,輞川位於陝西藍田。王維得到宋之問的別業(即別墅,宋之問710年被貶出京),在輞(wǎng)川。與好友裴迪再次聚會遊玩,兩人分別就二十景賦詩,合為《輞川集》。據《輞川圖》所載,鹿柴是其第九處景點,鹿柴在山中深處。裴迪的《鹿柴》:「明流紆(yū)且直,綠筱(xiǎo)密復深,一徑通山路,行歌望舊岑(cén)。」

2、但:只,僅,只是。聞:聽到,強調聽得結果。

3、返景(yǐng):夕陽返照的光。景,日光。景,影通用。

4、照:光線照射,照耀。

5、青苔:苔蘚植物,翠綠色,生長在水中或陸地陰濕處。

睿宗即位(710年6曰24日),以宋之問嘗附張易之、武三思,配徙欽州。先天中(712年8曰—713年11曰),賜死於徙所。

【韻腳】

本詩韻腳是平水韻上聲二十二養部。響,上押ǎng韻。

【譯文】

山中空曠寂靜不見一個人,只能聽到有人說話的聲響。

夕陽的餘暉又射進深林中,再次照在幽暗處的青苔上。

【背景】

王維(699-759年),字摩詰(佛教《維摩詰經》),號摩詰居士(維摩詰是早期佛教著名居士,在家菩薩)。開元九年(721)中進士,博學多藝。工草隸、善畫、精通音律。兄弟們都信奉佛教,平時只吃蔬食,不食葷血。得宋之問藍田別墅,在輞口;輞水環繞。與好友裴迪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嘯詠終日。此外在京城中每日奉養僧人十幾個僧人。晚年長齋,齋中只有煮茶搗葯的器物,以及讀經的几案,簡陋的床。退朝之後。焚香誦經。妻子逝去後,不再續娶,三十年一個人獨住。

【賞析】

這首詩描繪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時分的幽靜景色。詩的絕妙處在於以動襯靜,以局部襯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用寥寥幾筆,空山,人語,返景,青苔,構建了一幅幽深的山水圖畫。

首句「空山不見人」,描繪的是山中杳無人跡,通過沒人這一視覺結果來刻畫空山。山空是因為沒有外來的干擾。接著以「但聞」一轉,引出人語響來。不見人,因為樹林茂密,山中幽靜,可以聽到他人語,就是不是死寂,聲音不但沒有破壞景色,反而更突出了幽靜的意境。這兩句用聲音來反襯幽靜,突出了幽中之喧。

接下來又描繪夕陽照進深林。從耳朵聽到聲音轉換到眼睛看到的光線。樹林茂密,少有陽光,所以有青苔。有了夕陽餘暉的映照,幽暗的青苔也沐浴在淡淡的陽光中,深綠綠的青苔,淡紅紅的陽光,交相輝映。突出了幽深的意境。這兩句用陽光來反襯幽深,突出了幽中之色。

描繪空山不是突出無聲無色,而是強調有聲有色,更加刻畫了山之空。用聲音突出寂靜,用陽光突出幽靜。寂靜與幽暗,本是聽到得和看到得結果,但都給人同樣的幽靜。用一抹餘暉來體現幽靜的深林。這種詩畫交融的神韻意境,體現在字句之間,但又遠遠超出字句之外。


推薦閱讀:

《唐詩三百首》學習筆記(9)
因愛寫美人而被diss?溫庭筠表示:不在不聽不知道!
《唐詩三百首》學習筆記 (7)
佛與鬼:王維、李賀寫詩用字分析(唐代詩人寫詩用字分析之二)
杜甫詩都是憂國憂民的沉重調調?

TAG:唐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