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科普」熱愛起名徐悲鴻
徐悲鴻(1895-1953年),漢族,原名徐壽康,江蘇宜興市屺亭鎮人。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曾留學法國學西畫,歸國後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先後任教於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和北平藝專。1949年後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擅長人物、走獸、花鳥,主張現實主義,於傳統尤推崇任伯年,強調國畫改革融入西畫技法,作畫主張光線、造型,講求對象的解剖結構、骨骼的準確把握,並強調作品的思想內涵,對當時中國畫壇影響甚大,與張書旗、柳子谷三人被稱為畫壇的「金陵三傑」。所作國畫彩墨渾成,尤以奔馬享名於世。
被稱為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奠基者,主張發展「傳統中國畫」的改良,立足中國現代寫實主義美術,提出了近代國畫之頹廢背景下的《中國畫改良論》。1953年9月26日,徐悲鴻因腦溢血病逝,享年58歲。按照徐悲鴻的願望,夫人廖靜文女士將他的作品1200餘件,他一生節衣縮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書畫家的作品1200餘件,圖書、畫冊、碑帖等1萬餘件, 全部捐獻給國家。
——摘自《百度百科》
大家好,今天是本專欄「玩科普」系列一的最後一篇文章,我們今天的主角是徐悲鴻先生,也是本專欄繼齊白石齊老爺子之後的第二個中國近現代藝術家。
眾所周知,徐悲鴻先生最為拿手的是畫馬兒,一幅《八駿圖》更是震爍中外,分分鐘打臉外國人說「中國沒有出色的畫家」這一觀點。
今天,我們除了聊聊他的馬,也聊聊他的八卦吧。
1895年,徐悲鴻出生於宜興縣一個窮教書的人家。父親徐章達,是個半耕半讀的村塾老師,也是個畫師。徐悲鴻原名徐壽康,由於家中窮困,遭受了許多白眼,深感深感世態之炎涼,隨改名「悲鴻」。
悲鴻六歲開始跟父親讀書,七歲時因常常看見父親畫畫,就想學,可父親認為他年紀太小,不肯教,但他念書念到卞莊子刺虎的故事時,就偷偷求人畫一隻老虎,自己依著樣子描繪。父親知道兒子實在喜歡畫,在九歲時,就讓他每天摹一幅當時流行的《吳友如畫本》,這就是徐悲鴻學畫的開始。
徐悲鴻是新中國第一批到蘇聯列賓美院學習的畫家,集國畫的寫意風格與西畫的嚴謹結構於一身,畫出的馬不但有中國畫的意境,也有西畫的嚴謹結構關係。代表作八駿圖便是如此。
徐悲鴻對馬十分喜愛,他曾下苦功細緻研究馬,觀察馬的習性,了解馬的品性,將馬的性格與脾氣瞭然於心,甚至於對馬的骨骼、肌肉、組織等身體各部分的解剖也不放過研究。也正是這種對馬的痴迷才使得《八駿圖》展示出了不同類型的八類馬在奔跑時的形態和力量美,將馬的形象生動地躍然於紙上。
《八駿圖》所畫之馬分屬於八個不同的品種:蒙古馬、哈薩克馬、河曲馬、雲南馬、三河馬、伊犁馬、汗血寶馬。八匹馬也分別擁有其響亮的名字:絕地、奔菁、翻羽、超影、逾輝、超光、騰霧、挾翼。馬如其名,不同的名字詮釋著八匹馬各自的基本個性與特徵。而徐悲鴻將這些個性與特徵融匯到《八駿圖》這幅畫作中,使得八匹馬展現出各具特色的飛奔姿態。
絕地:足不踐土,腳不落地,可以騰空而飛;
翻羽:可以跑得比飛鳥還快;奔菁:夜行萬里;超影:可以追著太陽飛奔;逾輝:馬毛的色彩燦爛無比,光芒四射;超光:一個馬身十個影子;
騰霧:駕著雲霧而飛奔;挾翼:身上長有翅膀,象大鵬一樣展翅翱翔九萬里;
除了《八駿圖》外,徐悲鴻一生畫過無數奔馬圖,以下舉一幅最為著名的《奔馬圖》,作於1941年秋季第二次長沙會戰期間。此時,抗日戰爭正處於敵我力量相持階段,日軍想在發動太平洋戰爭之前徹底打敗中國,使國民黨政府俯首稱臣,故而他們傾盡全力屢次發動長沙會戰,企圖打通南北交通之咽喉重慶。二次會戰中我方一度失利,長沙為日寇所佔,正在馬來西亞檳榔嶼辦藝展募捐的徐悲鴻聽聞國難當頭,心急如焚。他連夜畫出《奔馬圖》以抒發自己的憂急之情。
說完了馬,再說說串聯了徐悲鴻一生的三位奇女子——蔣碧薇(又名蔣棠珍)、孫多慈(又名孫韻君)、廖靜文。
1917年5月,蘇州一戶姓查的大戶人家一片喜慶,正緊鑼密鼓地為二兒子準備婚禮,誰知就在結婚前幾天,竟收到了新娘子暴斃的消息,婚禮隨之變成了葬禮。
然而,一年後,死去的新娘子居然活生生出現了,身邊還跟著一位陌生的男人,兩人一副新婚燕爾的模樣。原來,因為對這門婚事不太滿意,新娘子在成親前偷偷和情郎私奔到了日本。她的家人無計可施,為了維護雙方家族的臉面,不得不傳出了新娘子的死訊,並為她舉辦了葬禮。
這位私奔的新娘子,就是民國時期著名的奇女子——蔣碧微(又作碧薇),帶她私奔的情郎,就是我們今天文章的主角——徐悲鴻。
但是無論愛情和私奔多麼轟轟烈烈,藝術家卻總是多情的。一如前幾期的畢加索有著數百位情人,半數都比自己的孫女兒都小,齊白石家中也有孫女兒一樣的嬌妻。徐悲鴻最後也沒能免俗,與蔣碧薇二十多年的婚姻,早在1930年時,便漸漸邁向了名存實亡之路。他二人的愛情,在困厄時甜蜜濃厚,在富足時反而疏離冷淡。也許,和太有藝術才華的人在一起,就得承受說變就變的愛情。
徐悲鴻愛上了十八歲的孫韻君。
他為她改名孫多慈,為她雕刻了兩枚鑲了紅豆的黃金戒指,一枚「大慈」、一枚「大悲」。多熟悉的愛情故事,當年,十七歲的蔣棠珍遇上徐悲鴻,他也為她改名「蔣碧薇」,雕刻了兩枚水晶戒指,一枚「碧薇」、一枚「悲鴻」,他日日將戒指戴在手上,逢人問起,便說:「這是我未來太太的名字。」
和蔣碧薇分居兩地後,徐悲鴻曾多次在報紙上發表告示,澄清自己與蔣碧薇的關係,但是這樣做,並沒有使他和孫多慈順利的在一起,在孫多慈父母的阻礙下,孫多慈下嫁給當時國民黨浙江省教育廳廳長許紹棣。
孫多慈離他而去了,徐悲鴻也想過與蔣碧薇求和,但是蔣碧薇並沒有原諒他。1945年,徐悲鴻再次登報,與蔣碧微劃清界限,他在《貴陽日報》上發表聲明:悲鴻與蔣碧微女士,因意志不合斷絕同居關係,已歷八年,中經親友調解,蔣女士堅持己見,破鏡已難重圓,此後悲鴻一切與蔣女士毫無干涉。茲恐社會未盡深知,特此聲明。
這份聲明發表的背後,是徐悲鴻為了追求由他的一個女學生,那個女生小他28歲,是由他親自改名的廖靜文。
蔣碧微知曉實情後,當即給廖靜文的父母寫了信,指責廖靜文的不是,並把這份啟事鑲在玻璃鏡框里,赫然放在客廳迎門的書架上,命名為「碧微座右銘」。
廖靜文的父母自然不同意徐悲鴻這門親事。徐悲鴻再次登報,宣布與蔣碧微離婚。她徹底怒了,向法院控訴徐悲鴻,控訴他一次又一次侵犯她在社會上獨立生存的自由,一次又一次在報紙上羞辱她。
最後,兩人達成調解,與1945年12月31日簽字離婚,徐悲鴻支付一百萬、由她親自挑選他的一百幅畫和四十幅古畫。不久,他就和廖靜文結婚了。
從徐悲鴻本人的角度來看,說起來是有過三個女人,可稱不上是艷福。和蔣碧薇的二十多年婚姻,前半程沒錢,後半程沒感情。和孫多慈,忙活了半天是為人作嫁。只有第二任妻子廖靜文,雖然一起生活只得七年,對他卻是莫大的安慰。廖靜文不但是賢妻良母,而且對徐悲鴻非常崇拜。
後徐悲鴻於1954年因為腦溢血去世,那以後廖靜文就以宣傳徐悲鴻為自己的畢生事業。
看到最後,除了對徐悲鴻的畫技表達敬仰之外,餘下便只有——他是真的很喜歡給別人起名字啊。
推薦閱讀:
TAG:徐悲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