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友電訊王學宗:顛覆者不分年齡
(以上照片由榮耀9拍攝)
2018年1月10日,由超聲波主辦的「超聲波第二屆意見領袖生態峰會·顛覆者」在北京海航大廈萬豪酒店召開。聯友電訊董事長、小會APP創始人王學宗出席了峰會,並發表了題為《顛覆者不分年齡》的精彩演講。
以下為王學宗演講內容,經超聲波編輯:
大家好,我是聯友電訊(虛擬電話號碼)和小會APP的創始人王學宗。今天的會議進行到這個時候,大家有點兒困了,所以我爭取講得有意思一點。聽廣告是容易讓人犯困的,所以我不做廣告。我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看法。謝謝會議的主辦者邀請我來分享,給我出的題目是《顛覆者不分年齡》,這是一個硬題目,是一個超級理性的題目,不像前面的花椒直播的聯合創始人于丹女士講的撒幣遊戲那麼好玩。我排在她的後面演講是很吃虧的。請你們多擔待一點。
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三個觀點,講三個故事,提三個建議。
三個觀點。
最近中國的互聯網整個是TMD(是頭條、美團和滴滴,不是罵人),其中有二個現象極為喧囂,極為油膩:
1、消費美色。女神、美女、寶寶,如此的聲音,引來娛樂致死的歡騰。
2、消費年齡。油膩的中年,跪舔90後,跪舔00後。
我認為,今天中國的TMT行業的生意,分為兩種商業模式:
1、讓社會下流化來賺錢,得屌絲者得天下。互聯網界,許多人把它理解成,收購屌絲者的智商稅得天下。互聯網最初的商業模式是3G(game、gamble和girl),使社會下流化,讓大家娛樂致死來付錢,實現巨大的商業利潤。
2、讓社會文明進步來賺錢。通過技術創新,讓中國的產業升級、彎道超車;通過技術創新來提升整個實體產業,提升經濟效率,提升國際競爭力,提升白領階級的幸福指數。
我認為互聯網進入了下半場。互聯網的下半場是什麼呢?不是得屌絲者得天下,而是讓廣大屌絲成為富裕的中產階級。真正互聯網的下半場在2B,在於產業互聯網和價值互聯網。娛樂互聯網只是互聯網的初級階段,是蠻荒時期。
所以,最近關於年齡的標籤,關於男女的標籤,動不動就說美女CEO,其實這是一種美色歧視。CEO就是CEO,與是否美女不美女關係大嗎?都是美女,都是美女CEO,滿大街都是美女的稱呼,滿朋友圈都是美圖出來的美女。這是語言腐敗和心靈腐敗。真正的美女,是心靈美好的女性。
我的三個觀點:
1、創業不分年齡。
2、不能以全概偏,不是以偏概全。
3、反對各種鄙視,提倡人人人格平等。
我認為今天中國整個媒體界和互聯網界已經進入了極為騷動和浮躁和浮淺的時代,這個時代在產業互聯網到來的時候,就會結束了。2018年,一個科技革命的新時代開始了。
首先談到顛覆者的定義。那麼,顛覆者是什麼呢?這個辭彙來自於顛覆創新,如果把殺毒軟體免費了,我覺得那不叫顛覆者,那叫搗亂者,所以真正的顛覆者,我們強調的是來自於顛覆創新。首先需要把顛覆者的概念來一個正本清源。
一、創業不分年齡。
扎克伯格在20歲的時候創立了Facebook,他定義了整個社交互聯網,讓全世界連接起來。1998年,27歲的馬化騰創立了騰訊,定義了中國的社交網路。宗慶後42歲創業,定義了中國的飲料工業。任正非45歲創業,定義了中國的通訊行業,定義了世界的通訊行業,他還會定義手機行業。台積電的創始人和董事長張忠謀,是全世界的半導體製造之父,56歲創業。台積電今天的收入是多少呢?2015年1671億,利潤604億,是阿里巴巴的兩倍。再舉一個例子,全世界的快餐行業的鼻祖是肯德基,其創始人桑德斯上校創立肯德基的時候,他已經65歲了。
我覺得舉這些例子,不用深刻的理論,是說明創業者是不分年齡的,顛覆者也是不分年齡的,創新者也是不分年齡的。
所以,現在某一個階層的投資界和媒體界,跪舔90和00後,是一種商業陰謀,跪舔屌絲也是一種商業陰謀。以年齡來貼標籤,過度商業化,這是不對的。
二、不能以全概偏,對所有普通人來統計創業者特徵是不對的。
清華1981級的微信群里,一批五十多歲的大叔在討論,說人到中年體力不行了什麼的,說咱們確實不適合創業,創業還得靠90後和00後。有的投資人甚至說只投90後,不投60後和70後,這都是油膩,這才叫真正的油膩。什麼叫油膩的中年?油膩是脂肪嗎?小胖子少嗎?油膩是不分年齡的,思想的油膩、心靈的油膩,才是真正的油膩。油膩的核心是懶和貪。
以年齡給創業者的成功概率貼標籤是不對的。這是一種思想的懶惰。這是一種戰略上的懶惰和油膩。真正的創新者和顛覆者,是人群之中極為少數的人,是一個小眾優秀基因群體。技術文明社會;創新文明社會。所以,此中年非彼中年,此少年非彼少年。你說少年不行,少年有行的,但是大部分少年沒有經驗,肯定不適合創業。你說中年不行,老年不行,我可以給你列舉出一堆中年和老年創業極為成功的故事。
所以,創業者尤其是企業的創始人和行業的顛覆者,這是人群之中非常少的個體,可以說他們是行業的先知和精英,不能以大部分中年人、90後或者是某一個年齡階層的狀態來描述他是否適合創業。這是一種思維的懶惰。
同樣油膩的,是有一個普遍的說法。說一個創業項目,你不能在8分鐘之內把我說明白,就不是好項目。我那天把一個主動來找我的著名投資機構的投資人, 當面給懟回去了。他說,你講了15分鐘你的雲電話系統和小會APP,我沒有聽明白。他說,我們公司聽項目都是聽8分鐘的,如果8分鐘說不明白,就不是好項目。他不謙虛傾聽,是慕名來找我的,而且很犀利懟我。我當然也不客氣,也懟他。我說,我說明白了,是你缺乏知識和判斷能力,你沒有聽明白。你還是博士呢,15分鐘你沒聽懂,不是我的錯,是你的錯。隔行如隔山,你對自己不熟悉的就不願意聽,我給你講15分鐘,相當於講一個博士論文,等你都一下子聽懂了,那我這個行業已經不新了,我還創什麼新?我還顛覆什麼?
所以,不能以全概偏。創業者是少數的群體,不是一個以年齡來統計的大數據里的樣本。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1990年代和2000年代, 參與過一個關於創業者特徵分析的論文,中國的、外國的都做過。創業最後的成功者之中,中年創業的居於多數,是把整個成功者都統計分析的,這才是正確的分析方法。
第三、反對各種鄙視。
現在我們對很多問題,都貼上很多標籤,90後、80後、美女,形成一級一級的鄙視鏈。這個不對,這不是一個正常社會的創業氣氛。年齡歧視,文化歧視,階層歧視,地域歧視,針對個體都是不對的,這是典型的政治不正確。美國是政治正確到荒唐的程度,上男女廁所都可以自己認為自己是男是女,就可以,以討好變性者。我們是政治正確不夠。
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三個關於我自己的故事:
一、求學的故事。
二、做官的故事。
三、創業的故事。
求學的故事,是我在15歲那年,在四川的仁壽一中讀中學。懵懵懂懂的一高考完,就問老師填哪個大學啊。我們校長說,你隨便填,想上哪個大學上就上哪個大學,想上哪個專業上就上哪個專業。我說我的理想,就只有一點點,有碗乾飯吃,脫離農村苦力生涯的命運。然後我們校長拍著我的肩膀說,小子,你有乾飯吃的夢想早就實現了,去自由飛翔吧。
所以我就填了一個清華,我很喜歡物理和數學,不是那麼喜歡化學,15歲懵懵懂懂進了清華。因為我的家境不行,出身也不是太好,小的時候也沒有太多的課外書,所以我覺得我在清華裡面一定很糟糕, 那麼多地區狀元,有種恐懼,極為自卑。於是乎,拚命學習,拚命鍛煉,拚命參加各種社會講座和活動。到了18歲的時候,我一看我的考試成績還行,全班學習成績排名不在前3名,至少基於前3名到前10名之間,由此在清華的時候奠定了我學習的信心。吃苦吃虧,咋們都不怕。我說學習這件事兒對於我來說,眼見之功。於是信心開始膨脹,要改變社會。
當時在學習到18歲的時候,我看了一個馬克思的故事。馬克思在18歲的時候規划了他的一生,他說我這一生要做哲學家,馬克思的一生要改變人類社會。我想我要幹嘛呢,我估計我沒有改變人類社會的那個本事,這樣吧,去改變我們的那個丘陵縣吧吧。所以,我就想從政,我們仁壽縣最優秀的大學生都出來了,沒有人去建設家鄉,我想我這一輩子能夠把仁壽縣改變了,150萬人口,那我也對得起家鄉父老,所以我就想從政。
我在福特班研究生畢業之後,就到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軟科學處工作,後來在不到30歲的時候,到了四川第二大城市,中國最重要的軍事工業城市,出任綿陽市政府副秘書長兼招商局局長,推動軍轉民技術創新。二年以後,我做綿陽國家高新區的常務副主任,主持整個行政管理工作。我做的那三年,在全國的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裡面,我的工作成績是全中國52個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工業產值排名第三。最後我想,我能改變我們仁壽縣嗎?我搖頭,我改變不了。
那我就想做第三件事兒,用科技來改變社會,我發揮我學習能力強和數學物理功底好的優勢,改變社會的某一個角落也行。這樣就使我辭官做科技創新。我是科技改變社會的堅定信仰者,我是堅信,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現在我做的是雲通訊和雲手機,我用了十年的功夫把自己變成雲通訊專家。我認為我是中國的虛擬電話號碼之父,嘻嘻,我覺得這個頭銜,我當仁不讓。我是雲通訊戰略家和技術發明專家。可能5年之後,你們用的手機就是一個完整的虛擬軟體,都在雲端。我的基本理念和願景是,今後的電話如影隨形,像影子也像風,一切都在雲端,我的產業和技術,最大的核心人群是商務人群。一切數據,永不丟失;隨需隨取。用區塊連技術來做,手機上的微信對話和工作經驗,都永遠記錄,都是數字財富。
我認為,我做的是具有顛覆性的一種技術和商業創新。要不然,我今天在這裡與估值上百億的花椒直播創始人于丹女士同台演講,就不夠資格了。
剛才我提到雲手機,也許3年之後我用區塊鏈就做出來了。前排的北大的胡泳教授,您今後在手機上碎片化寫出來的東西, 寫作的編輯軟體全部是配好的,你不用擔心你寫作的手機丟了。丟了沒關係,在雲端都有。你換一個手機,一鍵遷移,所有的歷史數據都同步呈現。我今天沒有帶手機,我把別人的聯網裝置拿來借用了,所有我原來手機的設備上的數據全部恢復出來。如果我一到汽車上,汽車的中控,我說一個密碼,說一聲芝麻開門,汽車的中控,就能完整呈現我手機裡面的所有文檔和APP。這個整個理念,就叫雲電話系統,區塊鏈的電話系統。我的發明和商業,已經完成了百分之六十的工作了。
2017年8月之後,沿著我這個雲電話理論去發明新產品,最近我的大客戶基本上忙不過來了,我都是服務於B端的客戶。
最後,按照我做事兒的途徑選擇,我給大家分享三個建議,也提醒我自己,一起共勉吧。到底如何才能做到顛覆式創新,如何才能成為一個顛覆者?顛覆者和年齡沒關係,但是一定和經驗有關係,一定和公司團隊和組織能力有關係。我們說扎克伯格成立Facebook的時候,有什麼經驗呢?你們去網上查一查,扎克伯格在創立facebook之前,做產品和寫代碼的經驗有多少年?他從初中就開始了,一直到大二,他在創立facebook之前,大概有10年的寫代碼或者做成功產品的經驗。
建議一:學習
很多人不願意學習,包括我們許多投資界的朋友,都不願意學習新知識。他們說,你能不能8分鐘把問題說清楚。如果我8分鐘把問題說清楚了,你都聽懂了,那我就不是顛覆者,這件事兒證明,知識已經很普遍了。比如問,你做的什麼商業模式?答覆說,我做中國的facebook。請問,你了解什麼是facebook?你用了多少時間,你可能用了2年、3年時間來了解美國有一個Facebook。如此,你也談不上顛覆式創新。
學習是永遠的,最關鍵的不是學知識,而是學思維方法。所謂的認知體系,知識已經變得非常廉價,簡單的技術也變得非常廉價,技術本身不會成為壁壘,技術通過法制變成專利。法律是壁壘,品牌是壁壘,所以說在現在的一個後工業社會,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如果你不堅持學習的話,你肯定成不了顛覆者。
建議二:跨界
真正的顛覆在於跨界融合,這是一個巨大的創新藍海的區域。跨界的問題在於有多門專業的知識。我算了一下,我大概平均每5年會非常專業的掌握一門學科的思維方法和認知思維模式。我五年清華本科,學習力學和物理數學, 80門課程平均88分,4年清華的三好學生,我可以說今天隨時把力學專業揀起來是分分鐘的事兒,數理科學這是我的第一門專業。
關於公共政治和公共管理學, 我把美國政治學博士一年級的經典課本,老老實實的連概念基礎都念完了。我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裡面,摸爬滾打,本身就介入了中國的政治,中國政治的元素我也有所了解,再加上古代的歷史和政治的碎片化學習。所以這也是我的一門專業。
我的研究生是管理科學和現代市場經濟學,我的老師是世界一流的經濟學學家,當時學不一定學得特懂,但考的分挺高,隨著時間的延續,經濟學的知識越來越豐厚,越來越接地氣。我認為,我談經濟學宏觀政策是一流的。
我做通訊行業的顧問和天使投資,至少15年了。我是一位通訊技術專家。
互聯網技術我介入,從剛開始不會發郵件,到會發郵件,到成為微博大V,怎麼玩傳播和現代傳播學。我對互聯網的視頻和語音技術原理也是很了解的。我在微博舌戰微博女王姚晨,我玩傳播也是很轟動的。
我覺得跨界融合是知識體系的融合,是認知體系的融合。創始人、創業者,要具有顛覆性,沒有跨界很難具有顛覆性。簡單的商業成功賺錢,我認為那不是顛覆者。
建議三:謙卑
謙卑這件事兒是人格裡面最重要的,沒有人格的成功救贖,不會成為一個對社會進步有貢獻的成功者。我認為,中國最謙卑的企業家是任正非。70多歲了,沒有任何油膩,與小清新的年輕人一樣,具有很敏銳的思維能力。有的人看著很憨厚,為人處事非常周到,其實骨子裡面並不謙卑。我記得多年前,我看到一篇報道,當時是中國40多位企業家集體去朝拜李嘉誠,說李嘉誠多麼謙虛。我不認為李嘉誠是個謙卑的人,李嘉誠把香港人最豐厚的利潤都賺到自己口袋裡,談不上謙卑。真正謙卑的人有三原則:
1、對權威質疑,不跪拜權威。
2、對同輩尊重,人格平等。
3、對底層悲憫,富有同情心。
在創新的過程中,如果沒有敬畏精神和謙卑精神,創新是不可能的。
哈哈,我講的還是很燒腦,講的不輕鬆,讓你們打瞌睡了。對不起,下次彌補。
最後,送大家一句話,一起共勉。人生的任何時候都是學習的起點,人生的任何時候都是創新的起點,顛覆者絕對沒有年齡之分。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回聲網路:上海網站製作優質營銷型網站是什麼樣的
※如何成為互聯網上最稀缺的運營?
※高調押寶屏下指紋的vivo,準備好應對即將到來的輿論漩渦了嗎?
※網貸備案延期,投資者該如何應對?
※短視頻的基礎錄音設備和技巧
TAG: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