禿鷲,讓你多了一種思考死亡的方式

中文字:1167,建議閱讀時間:2分鐘

未曾經歷死亡,或許大家也見證過死亡。死亡對於我們意味著什麼,可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又或者我們根本還沒有時間來思考死亡這件事,對於死亡,你的態度是怎樣的呢?

宗教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解決了信徒對於死亡的焦慮。對於基督徒來說,人生就是一段通往天堂的征途,而死亡就是這個天堂的入口;

伊斯蘭教認為後世是存在的,那裡有天園和火獄,今世是短暫的且遲早要毀滅的,後世是永存的,是人生最後的歸宿。

佛教講究輪迴之說,認為人死後,會進入來生,即輪迴。

因為信念不同,對於肉身的處理會不同;因為風俗習慣的不同,對於葬禮的儀式要求也會因地制宜;因為時代背景的變更,對於死亡的投入也會滄海桑田。

中世紀的人講究殮、殯、葬這樣一套規範的程序。在葬禮舉辦前,家人會把死者的身體從頭到腳洗乾淨,有時還請來剃鬚匠刮鬍子,修整儀容,並用棉花之類的東西把七竅給堵上,再把他擺成類似於祈禱或者遮羞的身體姿勢。有的人為了靈魂能夠更接近天堂,就會穿上朝聖者的乞丐服;而很多王公貴族更喜歡把自己打扮成修道士或者騎士的模樣,作為守護基督的象徵,以此來得到庇佑。

在一些文明中都有陪葬的記載,他們都相信,肉體的死亡並不是真正的死亡。

直至今天,人們對於死者依舊懷有一種肅然的情愫。喪葬並不是從來就有的,它在我國出現於上古時代,是基於靈魂不滅和原始道德觀念而產生的一種社會習俗。大致可以分為:土葬、火葬、崖洞葬、懸棺葬、樹葬、水葬、天葬、塔葬等幾大類。這期動物君主要來說的是其中的天葬。

因為它跟我們大自然中的一種動物有關——禿鷲,一種大型猛禽。張開兩隻翅膀後大約有2米多長,0.6米寬,飛行能力較弱,通常採用滑翔的飛行方式來節省體力,以腐肉為生。一旦發現目標紋絲不動,它就在空中盤旋,通常持續兩天,如果依舊不動,它就會選擇低空勘察,近距離觀察獵物特徵,比如胸脯、比如眼睛,如果還是表現出一副死樣,它便降落在屍體附近,但同時也張開翅膀,謹防危險,便於隨時撤離。禿鷲食腐的特性,也得益於其得天獨厚的腸胃系統,科學家指出,一方面禿鷲已經進化出了適應腐肉的腸道系統,可以直接消滅大部分治病細菌,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自身的耐菌性,在禿鷲體內存活下來的細菌,對於大多數生命來說是致命性的,但是卻能與禿鷲共生。

正是因為禿鷲食腐這一習性,藏族人會選擇天葬。

所謂天葬,就是指生者將死者的屍體用白色葬被包裹,置於門後右側土台,請喇嘛和覺姆(女尊者)誦經超度,再擇吉日由背屍人背到天葬台。在天葬開始前,會先將圓柏樹的枝葉點燃,散發出柏香,這在當地被稱作「桑煙」,引來禿鷲,現如今禿鷲也已掌握時間和規律,按時聚集過來。

藏傳佛教認為,天葬是此生做地最後一件功德之事,是尊貴的布施,即捨身布施。

拋開宗教,我們直面死亡,人類同樣是自然的產物,並非生物的主宰者,如果我們也能以動物的方式回歸到自然的循環中去,未嘗不是一種對於自然的敬畏。

.

推薦閱讀:

心靈在回蕩中澎湃
記一次封建葬禮
紀念老爸的葬禮
鄭少秋為什麼沒有參加沈殿霞葬禮?

TAG:葬禮 | 死亡 | 猛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