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葉派和遜尼派到底有什麼深仇大恨?

每次提到伊斯蘭的時候,許多朋友總覺得太神秘,咱不提黑紗下的穆斯林女子,就說遜尼派和什葉派的千年廝殺,對看戲的人來說確實夠驚心動魄。

至於遜尼派和什葉派長久以來的矛盾,雲石君已在之前的文章做了分析,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搜索雲石君相關的文章,這裡做簡要說明:伊斯蘭創教初期的兩大阿拉伯勢力——倭馬亞家族和哈希姆家族為爭奪哈里發位置爆發內訌,進而使伊斯蘭教也分裂為倭馬亞主導的遜尼派和哈希姆主導的什葉派。這便是伊斯蘭兩大教派分裂的起源。

不過,像這種政治上的爭權奪利在哪個國家都有,因利益而引發意識形態衝突也是常態,但多數請先看下,隨著爭鬥結束,獲勝方會以勝利者的姿態憑靠自身的政治權力,來融合這種意識形態分歧。就當時而言,倭馬亞家族戰勝了哈希姆家族,建立了持續百年的倭馬亞王朝,這也符合大家的普遍認知。按理說,什葉派就應該就此消亡才對,畢竟兩大派別沒有什麼根本性的意識形態分歧,只是對外人吹噓時會說哈里發時他家的人而已。而什葉派也就沒啥必要再去和已建立了王朝倭馬亞家族爭鬥。

而越是好看的戲劇,越在人的意料之外,什葉派沒有按照普通的劇本的節奏而消亡。

當然,這也不奇怪,畢竟作為什葉派的哈希姆殘餘勢力仍在,什葉派還有存在的理由。但奇異的是,一百多年之後,當倭馬亞王朝滅亡後,哈希姆家族的旁支捲土重來,建立了阿拉伯帝國的第二王朝——阿拔斯王朝。

風水輪流轉啊,眼看什葉派終於鹹魚翻身,但劇情又反轉得讓人瞠目結舌。沒過多久,什葉派就和這個哈希姆家族的阿拔斯王朝杠上了,而阿拔斯王朝,卻皈依了遜尼派,掉頭來大勢打壓什葉派。

這樣的反轉,真是超越了我等普通人的想像力之內呀!畢竟,什葉派之所以與遜尼派決裂,就是認為出身聖裔哈希姆家族的阿里才是正統哈里發,而哈里發一職也應由哈希姆家族繼承,這與遜尼派的解釋截然相反。現在,哈里發已經回到了哈希姆家族手中,什葉派卻又反過來跟哈希姆作對,這實在是太匪夷所思。

當然,什葉派也有自己合理的解釋:只有阿里的後代才是合法的哈里發繼承人。而阿里是先知穆罕默德的侄兒兼女婿——也就是直系後裔,阿拔斯王室雖出自先知一系(也就是穆罕默德系)的哈希姆家族,但其祖先卻是穆罕默德的叔父;故阿拔斯王室不具備合法的哈里發繼承資格。

看著這些對於國人來說還很繞口的名字和混亂的關係來講,這樣的解釋有點差強人意。畢竟當時離阿里去世已有100多年,更重要的是,由於倭馬亞王朝對哈希姆家族的殘酷打壓,阿里的直系後裔早已在反抗倭馬亞的過程中被斬草除根,絕後了!

暫不論已掌握政治大權的阿拔斯王室業,僅就阿里絕後這點來說,有哈希姆家族的血脈阿拔斯王室繼承哈里發也是完全說的過去了。

可是什葉派就是個「死腦筋」,不認阿拔斯王室。

鑒於阿里一族已無傳人,所以什葉派搬出之前抗爭倭馬亞時期出現的「隱遁伊瑪目」理論,認為當年反抗倭馬亞鬥爭中犧牲的最後一位伊瑪目(阿里系嫡傳領袖),並沒有被倭馬亞勢力殺害,而是被真主置於人所不知的地方,將來會以救世主的身份重現,在人間建立正義和太平盛世。當然,鑒於這位伊瑪目只是隱遁而非死亡,所以哈里發的位置依然是由這位不知道在哪兒的隱者來做。說著說著怎麼感覺在講一個神話故事,不得不感嘆宗教的神秘呀!

從宗教角度而言,外人無法置評「隱遁伊瑪目」的真偽。但從政治的角度來看,不管什葉派基於什麼目的來否定阿拔斯王室的統治合法性,都觸及了阿拔斯的利益,就怪不得阿拔斯不念舊情了。

就這樣,什葉派又一次悲催的淪為當權者的打壓對象。

只能說人倒霉了喝涼水都塞牙,什葉派的厄運還不止於此。阿拔斯王朝滅亡後,相繼稱雄中東的塞爾柱帝國、伊爾汗國以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遜尼派,而大加打壓什葉派。

什葉派陷入了誰當權便被誰打壓的宿命中,用一個慘字怎能形容?

而讓人驚奇的是,什葉派居然在被這麼多強大帝國打壓下還沒被消滅,它難道是金剛不壞之身?

這要從中西亞的地緣環境來做分析。

在之前的雲石君已對中西亞的地緣結構做了分析:

地緣結構上,中西亞的伊斯蘭核心區分為小亞細亞半島、阿拉伯高原、兩河流域、迦南地區、伊朗高原、圖蘭低地等不同板塊,這些都是實力差距並不明顯的板塊。就會導致一種結果,伊斯蘭世界缺乏強大到足以壓制四方的主體核心地緣板塊。

以兩河流域為例。兩河流域地處伊斯蘭世界的中心位置,也是伊斯蘭世界的最富庶地區,也成為各個伊斯蘭帝國的本部核心區。但兩河流域的體量有限,其地緣影響力不足以輻射中西亞乃至北非。任何一個政權,想單憑此為根基控制整個伊斯蘭世界,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除了兩河流域,其他的板塊更不必說能擔當得起重任。

不過,雖中西亞內部地緣結構四分五裂,但其位於中西亞地處亞歐大陸中心,在東西方交流的起到中心樞紐的地位,這也就決定了中西亞沿線各板塊會憑藉暢通的東西上路而獲益剖大,政治上的統一才能保證商路暢通。所以,為了商業利益,

伊斯蘭將中西亞各地緣板塊整合到了一起。

不過,之前也說了是因商業利益而使得中西亞各地緣板塊之間的主動合作,而非受中央的強力壓制,這不免會有隱患。這種統一是脆弱的,因各邊緣板塊內部,都存在著不小的反中央勢力。

然而商業貿易的收益並非全部,還有以農牧業為生的部族和地區,並不會因為伊斯蘭世界的大一統而分得一杯羹。沒有好處,幹嘛要死乞白賴的去維繫中西亞大一統,並且,這樣的政治統一沒有好處不說,還憑空多出了一個要孝敬的主子,任誰都會心生反感的。

人人都在講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既然所獲得的經濟層面收益,不足以彌補政治上的損失,那麼還要大一統作甚?

當然,如果中央政府夠強夠橫,那麼地方勢力也不得不屈服。但是,兩河流域沒有沒有那麼牛,這也就滋生了反對派。總有一些邊緣的地區和部族,在東西貿易的獲利剖少,心不甘情不願的被兩河流域的伊斯蘭中央政府統治。雖然他們的實力還不足以徹底顛覆中央的統治,但自成一派,自己干自己的,還是有那個本錢的。

政治上,反對派抗拒中央,相對應的,在意識形態領域,他們也會與巴格達形成對立。

倭馬亞王朝時期,鑒於其是遜尼派,這些邊緣勢力自然是願意納入與其為敵的什葉派。而基於反對倭馬亞王朝的共同政治訴求,哈希姆與這些割據勢力走到了一起。

但隨著倭馬亞王朝滅了亡,哈希姆家族上了位,情況又生了變。因哈希姆與邊緣勢力的利益出發點完全不一樣。

哈希姆家族反對的,僅僅是倭馬亞王朝本身,是想倭馬亞家族取而代之,成為伊斯蘭世界的統治者。而邊緣勢力他們不想被阿拉伯帝國統治,是想獲得政治獨立。

此一時,當倭馬亞王朝是伊斯蘭世界的統治者時,哈希姆家族與邊緣勢力的利益是一致的:反對倭馬亞王朝,就是反對當時的阿拉伯帝國,二者的目的相同。

彼一時,當哈希姆的阿拔斯王朝取代倭馬亞王朝時,它與邊緣勢力自然不是一路人:成為阿拉伯帝國的統治者的阿拔斯王朝,其立場自然是為維護伊斯蘭世界的政治統一;而邊緣勢力的初衷未改,依舊是要擺脫帝國控制,實現政治獨立。如此一來,曾經的朋友也變成了敵人,當下的帝國中央政府阿拔斯王朝與邊緣勢力的衝突就此而生。

這就是屁股決定腦袋!哈希姆家族成為統治者後繼承了倭馬亞王朝的政治遺產,致力於維護阿拉伯帝國的統一,而一直致力於獨立的邊緣勢力自然還是在為了自由而戰,曾經的夥伴分道揚鑣在所難免。如此一來,便不難解釋為何邊緣勢力會重提隱遁伊瑪目,否認阿拔斯王朝的統治合法性;而阿拔斯王朝則皈依受絕大部分穆斯林尊奉的遜尼派,轉而對什葉派和邊緣勢力大勢打壓。

所以,什葉派與遜尼派的對立,絕不是表面上的關於創教初期合法哈里發的爭議,其本質是主張統一的伊斯蘭中央政府與尋求獨立的邊緣勢力之間的矛盾。深究其中,則反映出了在宗教文化層面上,中西亞各地緣勢力間的地緣政治博弈。

遜尼派嘛,人多的那一幫人,絕大部分穆斯林認可的主流教派啊,傻子都知道,任何有可能一統伊斯蘭的政治勢力首選支持者當然是遜尼派。伊斯蘭隨後的歷史便是很好的說明,不僅僅是出身什葉派的阿拔斯王朝,突厥系的塞爾柱帝國、奧斯曼帝國和蒙古系的伊爾汗國同樣都選擇了遜尼派,原因很簡單,獲得巨大部分伊斯蘭民眾認同的政治統治維護起來才省事。

這裡就不得不為歷史上的什葉派叫聲委屈呀!連連被打壓,雖不至於滅跡,但規模實在是有限了,影響力也很微弱了。

不過,時間才是最好的編劇。

16世紀時,形勢大轉——伊朗的薩法維帝國將什葉派奉為國教!

花了都要謝了,還好等到你出頭那一天。什葉派普天同慶,這是歷史性突破!薩法維帝國的選擇,什葉派獲發展空間也水漲船高。從此什葉派終於可以昂首挺胸抬頭做人了,雖還不能壓制遜尼,但也是風生水起,成為了遜尼派的勁敵。

不過,薩法維帝國實力也強,也有志於成為一統伊斯蘭的強勢政治勢力。那為什麼它會走一條不同於阿拔斯、塞爾柱、伊爾,奉遜尼的路呢?甚至,在薩法維帝國滅亡後,伊朗歷經阿夫沙爾、愷加、巴列維和現在的伊斯蘭共和國共四個朝代,依然尊奉什葉派,這又是為何?

其實這與伊朗的特殊國情密切相關。地緣格局決定了,伊朗要想突出重圍,稱霸中東,就只能死死扛住什葉派的大旗。為什麼這麼說?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下一節中繼續解讀。為你解讀更多的地緣政治與國際關係。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54章。喜歡地緣政治與國際關係的讀者,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收看雲石全部系列原創文章


推薦閱讀:

在這一刻,猶太人和穆斯林站在一起
漢人能去「清真食堂」嗎?
《中國民族報》精品文章閱讀——「反宗教褻瀆法」究竟在保護什麼?
穆斯林、回族、伊斯蘭、清真的關係是怎樣的?

TAG:伊斯蘭教 | 中東 | 中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