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勸你努力,今天我勸你去發現「美」
這篇文章的開始
要從我看的一張照片說起
施勇,規則之下-C
我是在一次非常偶然的情況下發現了這件作品,可以說是一~見~鍾~情~,經過了各種搜索,終於找到了展覽所在。藝術家施勇最新個展「規則之下」現於北京798香格納畫廊西岸空間二樓展出中,此次展覽呈現了其於今年新創作的11組作品,延續了2015年個展的創作脈絡。施勇以「暴力+修飾的組合性辭彙」(拆解,切割,焊接,整形,表皮上色等)為動作和姿態消解實物本來的面目,通過現場的強制性干預和絕對性的控制來重構一種語法:一種暗含著現實維度的權力美學的形式。在這裡,物件碎片作為身體的隱喻以及現場作為控制的容器對施勇而言重要而且必須,它們是另一種現實的轉譯也是身體被消失被抽象的無可挽回的佐證。展覽現場放置的近乎於抽象的碎片式的物件,正是一個關於「藝術家施勇」這個身份的存在的隱喻。
施勇,規則之下
中國有句俗語——削尖了腦袋也要想做什麼,一方面形容了人行為的機巧、玲瓏,另一方面也反應了人的不擇手段甚至殘忍,可以說施勇早期的大量創作都在描繪這樣一個群體
施勇「規則之下」 香格納畫廊(西岸)展覽現場
在施勇的世界裡,金髮可以配中山裝,幸福可以倒置,文獻展可以暫停,人的不同感官可以混淆,人也可以用手來走路,身體可以半身鑽進飛碟里與旋轉的機器合為一體,工業邊角料可以成為抽象作品,汽車的零部件可以成為包漿裝置,所有的荒誕不是藝術家意圖為之而是現實已然成形的結果,這部荒誕的小說一章接著一章,一個景接著一個景,是集體創造的現代啟示錄,也是規則之下人的搖擺舞。
除了施勇先生的規則之下以外,再給大家推薦幾個展~
恩里科·巴赫「如果·但是」
恩里科·巴赫個展「如果·但是」偏鋒新藝術空間展覽現場
談論恩里科·巴赫的創作我需要從多個不同的角度來看,一是在現代化進程中的巴洛克傳統的顫變,其中涉及到尼德蘭地區對信仰的變動和科學地位的變化;第二是克里恩·巴赫本身所在地萊比錫畫派一直以來的繪畫傳統,這種偏重寫實和表現於一體,之後不斷綜合其他藝術的大薈萃與巴赫創作之間的關係;第三是19世紀抽象表現主義出現的變化,特別是在強調秩序的冷抽象和強調錶現的熱抽象之間一些辯證關係。
恩里科·巴赫創作里的硬邊材料雖然經過激光般精準的修飾,但彼此卻扭曲地拼合在一起,這種矛盾給予其藝術悲劇性張力,一種新即是舊,表層的掩蓋既是現在也是歷史背景的,分裂既是組合的邏輯隱射出前人對現代性烏托邦的想像的荒謬,這與未來主義和極簡主義對未來張望形成時空的對話。
王海龍「慾望的風景」
王海龍個展「慾望的風景」ISGO畫廊展覽現場
近日在ISGO畫廊舉辦的王海龍個展「慾望的風景」展現了藝術家從畢業之後到近期的新作,其中包括《低俗小說的零件》、《九溪煙樹-再入深處》、《一噸風景》等多個系列作品,展現了藝術家對於人與自然關係,人的存在,以及虛擬與現實關係等問題的思考。
《一噸風景-虛擬3》 布面油畫 80×60cm 2017年
此次展覽展出了王海龍的最新系列《一噸風景-虛擬》。乍一看,這一系列作品共有的特徵在於將一張「風景照」貼在大背景的色彩畫面之上,這張「照片」來源於生活中的某個場景或是網上的圖片素材,背後的畫面則是照片中風景的局部放大,藝術家將日常生活中的圖式與個人獨有的藝術語言並置,構建出最終的畫面。
這一系列的創作契機,源於藝術家對繪畫過程的思考。王海龍常常以拍照的方式記錄一件作品的創作過程。翻閱相機的時候,眼前出現的是不斷變化的畫面,以及在不同的位置出現的同一張照片。它提示了畫畫的經驗:以某個圖像為參照,通過顏色、圖式的變形,達到最終的結果。當作品完成摘下照片的一刻,在短暫的欣喜之後,心頭湧起了更多的悵然若失。對於藝術家來說,創作的過程往往比結果更令人沉醉,這促使他試圖將過程以結果的方式呈現在畫面之中。
《一噸風景-虛擬16》 布面油畫 50×40cm 2017年
然而如何呈現則彰顯了藝術家的用心。仔細觀察畫面,會發現那張看似貼上去的「照片」同樣是以繪畫語言表現的。藝術家甚至細心地畫了邊框和膠帶,這些帶著肌理感的修飾物,足以讓「照片」以假亂真。藝術家略帶幽默的故意隱藏,以及人們的觀看習慣,很容易讓人下意識地將照片作為與畫面呼應的真實存在。當觀者發現被欺騙之後,則走向了對「何為真實,何為虛擬」,以及二者關係的思考。
與此同時,照片和畫面的關係同樣充滿哲思。《一噸風景-虛擬16》中,小取景框呈現了流星划過夜空的景象,背景則留下了不同顏色的顏料撞擊畫布的視覺衝擊感。風景照和背景在色彩上相互呼應,而流星划過的瞬間和砸落在地的結果,以及給人帶來的視覺體驗以奇異的方式融為一體。
王海龍個展「慾望的風景」ISGO畫廊展覽現場
《一噸風景-虛擬13》 布面油畫 80×60cm 2017年
《一噸風景-虛擬13》、《一噸風景-虛擬15》中小取景框中呈現了晚霞映照天空、秋天湖邊倒影的景象。畫面則是以相應的顏色大面積平塗而成。畫面的背景不僅從視覺上與風景照相互呼應,而且色彩柔和的過渡,時間停滯的畫面感,也道出了藝術家面對美景時寧靜美好的感受。因此,如果說小取景框呈現的「風景照」更偏向於客觀與寫實,是對現實風景的「再現」,那麼作為背景的畫面則離真實更遠,與內心的感受,與藝術家的思考更近。二者的並置讓內外得以合一,奏響了情景與心境和諧交融的藝術世界。
所有事物都是從簡單開始
說了這麼多,其實只是在北京藝術展的九牛一毛,每個展都獨具特色,每一個展都有不一樣美的表達。
生活中有太多人勸你努力,勸你奮鬥,勸你學習,勸你升值,勸你升職......
可是你回想一下有多久已經沒有體驗過「美」的感受了,日常忙於工作、忙於學習,最大的消遣可能只是看一集《爸爸去哪兒》,跟著一群小孩看一看遠方......
可可·香奈兒小姐說:「我崇拜美,但是討厭所有僅僅是漂亮的東西。」而所有的一切,和這個社會信奉的某些價值觀息息相關。
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還有離你不遠的藝術展~
推薦閱讀:
※誰來推介青年藝術家?
※@雕塑藝術家,這個展覽你們有必要知道!
TAG:藝術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