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沃興華十年前就說清楚了執筆的方法和緣由 ——視頻演示橫遭詆毀之後

編者按:

在之前一篇中書匯推文中,老師在視頻演示時用了單勾法執筆寫小字,結果橫遭詆毀。我想寫一篇「執筆方法ABC」之類的科普文章來幫我們老師伸冤。

此類文章以前寫過,自覺精彩簡練,但不夠系統。結果發現沃興華先生十年前出版的《書法技法新論》中早就將這個問題的緣由和方法,引經據典,面面俱到地闡述清楚了。

這篇文章的缺點是有點長(那時候沒有移動互聯,人們還是願意深入閱讀的),但頗有參考價值,故引用此文。

雖然其中一些說法我未必贊成,尤其是動輒言「創作」(因為古人沒想著去「創作」,因此,用「書寫」二字代替文中的「創作」似乎更貼合古人實際,而「創作」則是今天書法生態的事情),但不管怎樣,關於執筆,已經說透了。

另外,說到中鋒的時候,原文說要做到筆桿垂直於紙面,我糾正為「筆頭(筆鋒)垂直於紙面,因為筆頭經過按壓常常傾側,此時為了保證中鋒,筆桿往往需要不垂直,甚至夾角很大。


《書法技法新論》第一章「執使」第一節「執筆」

作者|沃興華

漢字書寫是全身運動,肩、臂、肘、腕、指,每個關節的發力相互配合,不可分割。因此,我們將所有這些內容概括起來作為一章,統稱為執使。

執使是書法學習中最基本的問題,常常為一般人所輕視,認為它幼稚和低級,不屑一顧,甚至搬出蘇東坡的名言「執筆無定法」來加以否定。

我覺得這種認識很膚淺,甚至可以說是愚昧的。真正的書法家決不會忽視執使問題,即使個別書法家的執筆很獨特,那也不能說明他們不重視執使,事實恰恰相反,根據各種記載,他們的特別執使都是根據自己的生理特點和風格追求,經過深思熱慮之後的慎重選擇。

上引蘇東坡詩的下一句是「要使虛而寬」,他對執筆還是有要求的。據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記載:「真卿前請曰:『幸榮長史九丈傳授用筆之法,敢問工書之妙,如何得齊於古人?』張公日:『妙在執筆,令其圓暢,勿使拘攣,其次識法,謂口傳手授之訣,勿使無度。其次在於布置,不慢不越,巧使合宜……。』」

張旭認為書法創作要想齊於古人,先決條件是「妙在執筆」,執筆的原則是「令其圓暢,勿使拘攣」。由此可見,執使非常重要,下面我們就來討論怎樣執筆。

元代鄭杓在《衍極》中說:「執筆者,法書之機鍵也…夫善執筆則八體具,不善執筆則八體廢。」執筆正確與否直接關係到創作效果,因此歷代書法家都很重視,有關研究和論述特別多,尤其在字體書風發生重大變化的歷史時期。

東漢後期,分書成熟,執筆用筆的變化,導致點畫的發展,一根等粗的線條滋生出橫豎撇捺等各種形式,可惜這一變化缺少文獻記載,史不足征,只有蔡邕說的「唯筆軟則奇怪生焉」,隱約地透露出一絲信息。

魏晉時期,分書發展為楷書,章草發展為今草,字體書風劇烈變更,各種各樣的實踐產生出各種各樣的執筆方法。

東晉書法家衛鑠在《筆陣圖》中說:「執筆有七種。」但是語焉不詳,沒有具體說明。

唐代開始,桌凳逐漸取代几案,「凳」字從「登」,升也;「桌」字從「卓」,高也。在桌面上寫字坐姿不同,視角不同,書寫方式不同,執筆方法也因此跟著變化。

到晚唐,韓方明在《授筆要說》中總結出六種執筆方法,並且加以具體解說,形成理論,影響後世。

清代,帖學衰退,碑學興起,碑學和帖學的風格面貌大相徑庭,為了寫出蒼茫渾厚的點畫線條,用筆方法必須改變,執筆方法也要調整,因此,怎樣執筆又一次成為當時書法家關注的焦點,出現各種各樣的探索結果,什麼提鬥法、沖禁法、回腕法、捻管法等等,甚至還有一些匪夷所思的「秘法」。

不同歷史時期,不同的創作狀態,不同的字體書風導致了不同的執筆方法,它們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怎樣看待這些區別,前人的做法常常是各執一端,相互排斥。

這樣不好,會妨礙各種形式和各種風格的創作,正確的態度應當是分析它們的產生原因,在知道所以然的基礎上,讓它們各有各的用武之地,各有各的特長發揮。

本書限於篇幅,就幾種最常見最重要的執筆法作一番尋本探源的研究,其餘的讀者可以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1

幾種常見的執筆方法

有關執筆方法的理論,最著名的是唐代韓方明的《授筆要說》。沈尹默先生整理歷代重要書論,撰著《歷代名家學書經驗談輯要釋義》,第一篇就選擇了它,認為「他從書法傳授源流和執筆使用方法說起,最為切要,而且明辨是非,是使人可以置信的」。

《授筆要說》總結了六種執筆方法,下面我們介紹常見的五種。

a. 雙指苞管法

韓方明認為這是最重要的執筆方法,稱為「第一執筆」。

這種方法用「雙指苞管,亦當五指共執,其要實指虛掌,鉤擫訐送」。雙指苞管法就是今天最流行的五指執筆法,沈尹默先生為此疏證說:「雙苞就是雙鉤,是說食指和中指兩個包在管外而向內鉤著,『共執「是說大指向外擫著,食、中兩指向內鉤著,無名指向外揭著或者說格著,小指貼住無名指下面,幫同送著,五個手指都派上了用場。

潘伯鷹先生在《中國書法簡論》中進一步解釋說:

右手大指內端扣住筆管,有如擫笛之形,食指與大指相對扣住筆管,為 『押』。

中指靠在食指之下扣住筆管,以增其力,為『鉤』。

無名指爪甲從下邊的對面擋住筆管,其方向與大指路同而傷佛是大指與食指之間的所成角度的對角線,這叫做『格』,『格』者擋住之意,擋住筆管不至因食指與中指的力量而偏側向右邊也。

小指靠在無名指下,以同一方向,擋住筆管,增強其力,這叫做『抵』」。

根據沈、潘兩位生生的闡述,我覺得從追求穩實的原則出發,五指執筆最理想的狀態應當是把五個手指頭的力量並成三股,等分地作用於筆管的四周,具體來說,拇指為一股,食指與中指並列為一股,無名指與小指重疊為一股,俯視這三股力量對筆桿的作用狀況,就像車床上的三星夾頭一樣。

用這種方法執筆,手指的分布十分自然,每一方向的作用力都有另外方向的反作用力來平衡,筆桿穩實,要行就行,要止即止,一點也不生硬和勉強。

b.單苞法

▲單苞坐姿

▲單苞站姿

《授筆要說》認為單苞法寫字「力不足而無神氣」,這是錯誤的,因此沒有單獨列出來加以介紹,只是將它附於雙苞法的敘述之中。

然而,單苞法在當時很流行,「世俗即以單指苞之」,即使在今天,也仍然比較流行,連一些著名書法家都是這樣執筆的,因此有提示出來加以專門介紹的必要。

沈尹默先生認為:「單苞就是單鉤,是用大、食,中三指執管,食指從管外鉤向內,中指用甲肉之際往外抵著,其餘二指襯貼在中指下面。」

單指苞管法類似於現在的鋼筆執法,它與雙苞法相比,區別在於將中指從筆管的外側移到筆管的內側,力量由從外向內壓變成從內向外頂,結果,使垂直的筆桿變得向外傾斜起來。

C.撮管法

《授筆要說》云:「第三撮管,謂以五指搓其管末,惟大草書或書圖障用之,亦與軸管同也。」

這種執筆方法是五個手指合圍在筆管頂部,將筆管末端包裹在掌心之中。這種執筆法的腕特別松特別活,因此適合寫草書。「大草書」可能指狂草,唐代狂草一般都寫於門障、屏風的粉牆,書寫面是垂直的,因此筆桿是水平的。

d,握管法

《授筆要說》雲;「第四握管。謂捻拳握管於掌中,懸腕以肘助力書之。或雲起自諸葛誕,倚柱書時,雷霹柱裂,書亦不輟。當用壯氣,率以此握管書之,非書家者流所用也。後王僧虔用此法,蓋以異於人故,非本為也。近有張從申郎中拙然而為,實為世笑也。」

握管法將筆管一把抓在掌中,以肘運筆,特別有助於「發力」、「壯氣」,一般都用於寫大字。這是一種特別的執筆方法。

2

雙指苞管法是最實用的執筆方法

上面介紹了五種常見的執筆方法,韓方明只承認雙指苞管法,認為「妙無所加也」,對其他各種執筆法一概否定,指出種種不足,或者「力不足而無神氣」,或者「全無筋骨」,或者「實為世所笑」,總之,皆「流俗用之」,「非書家者流所用也」。

對韓方明的這些觀點,我認為雙指苞管法確實是唐以來最實用的執筆法,但因此說其他執筆法都不正確,那就缺乏分析,值得商榷了,因為它們之所以產生並且能夠流行,都與特定歷史時期特定的書寫工具和書寫方式有關。

蘇軾說:「執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他不承認有一種固定的執筆方法,認為只要堅持一個原則,保證書寫動作的虛和寬,什麼樣的執筆方法都是可以的。

我覺得從原則出發來討論執筆問題是一種正確的思維方式,尤其在被多種執筆法攪得一頭霧水的情況下,更是一種抓住要害,直接切人問題本質的研究方法。下面,我就按照這種方法,來探討上述執筆法的對錯問題。

要想寫好字,執筆必須滿足兩個要求,第一是保證運筆靈活,手腕手指運動自如,在提按頓挫和圓轉方折時都能隨心所欲,不受牽掣。

而要做到這一點,前提是掌虛,手指與掌心之間要有空距,這個空距是手指的迴環餘地,同時也是手腕運轉的前提,如果沒有它,手指貼著掌心,也許握筆更加穩實了,但手指卻因此而靠死,手腕也隨之僵硬,指僵腕鎖,就不可能做到用筆靈活,因此古人說:「執筆貴掌虛。」

為達到這個要求,有人主張在練習時掌心裡放個雞蛋,其實不必如此麻煩,只要用第一個指節去執握筆桿,掌心自然會虛。

張懷瓘《六體書論》說:「筆在指端則掌虛,運動適意,騰躍頓挫,生氣在焉;筆居半(即用第二個指節去執筆)則掌實,如樞不轉,掣豈自由,轉運旋迴,乃成稜角。筆既死矣,寧望字之生動。」

張懷瓘的話很有道理,為保證掌虛,五個手指都應該用第一個指節去握執筆管。而且,食指與中指不要分得太開,盡量併攏,與拇指相對,使握筆的力量凝聚在一個點上,這在傳統書論中叫做「指實」或「指齊」。

歐陽詢《八訣》說:「指齊掌虛。」虞世南《筆髓論》說:「指實掌虛。」目的都是為了保證手指手腕的靈活。

寫好字對執筆的第二個要求是保證中鋒。

中鋒有兩個好處,一是筆鋒走在筆畫中間,墨水通過筆心流注到紙面,會自然地向線條的兩邊滲開,中間墨色略濃於兩邊,出現如錐畫沙那樣的立體感。

二是筆鋒走在筆畫中間,能夠在點畫的起訖之處,上下左右,八面出鋒,帶出細挺圓勁的牽絲,產生各種微妙的變化。

中鋒運筆是寫好字的關鍵,而要做到中鋒,執筆應當盡量使筆桿垂直於書寫面。否則的話,筆管與書寫面傾斜,一用力按頓,筆鋒就偃卧了,無法保證在筆畫中間運行,因此笪重光《書筏》說:「卧腕側管,有礙中鋒。」

通過指實掌虛來保持運筆的靈活,通過筆桿與書寫面的垂直來保持中鋒,這是書寫對執筆的兩大要求,唐太宗《筆法訣》將這兩大要求概括得非常全面,他說:「大抵腕豎則鋒正(即垂直於書寫面),鋒正則四面勢全,次指實,指實則節力均平。次虛掌,掌虛則運用便易。」

在這兩大要求中,垂直於書寫面的問題比較複雜,因為書寫面是個變數,不同時代,採用不同的書寫材料,寫在紙上,寫在簡上,寫在牆上,書寫面有水平的、斜的和豎的各種變化,筆桿為了保持與它們的垂直,空間角度也必須跟著變化為垂直的、傾斜的和水平的。

然而,筆桿空間角度的變化又會造成手指向外側抬頂或者向內側回鉤,影響到掌心的虛實,影響到手指與手腕的靈活程度,結果,影響到握執形式,導致各種不同的執筆方法。

a.斜面的。

秦漢魏晉時代,書寫的主要材料是簡牘,它由竹木刮削而成,可以握執,書寫時胸部挺直,頭微俯視,為了看得更清楚,簡牘最好是斜握的,頂部向上抬起,與視線大體保持垂直。

20世紀60年代,江西南昌出土的西晉永寧二年(302年)對坐書寫青釉瓷俑就是這種姿勢(圖1-7),在斜面上書寫,為了保證筆鋒的垂直,同時保證手腕的靈活,最好的執筆方法就是韓方明在《授筆要說》中所說的單指苞管法,這種執筆法的筆桿往外傾斜,其傾斜角度正好與傾斜的書寫面垂直,而且,由於中指、無名指和小指向外抬頂,手掌自然空虛,使手指和手腕運動自如。

b.水平面的。

戰國和秦漢時代,書寫材料除了簡牘之外,還有繒帛,漢代又出現了紙張,東晉以後,紙張成為唯一的書寫材料。

繒帛和紙張都是軟性材料,書寫時不能手執,必須放在案上。書寫面是水平的,為了保證筆鋒的垂直和指腕的靈活,最好的執筆方法就是雙指苞管法。

雙苞法與單苞法相比,區別在於將中指從筆管的內側轉移到筆管的外側,由從內向外抬頂變為從外向內鉤壓,結果就使筆桿變得垂直起來,與水平的書寫面成垂直狀態。

c.豎面的。

漢末魏晉時代有一種題壁書,唐代的狂草也是寫在粉壁、門障和屏風上的,它們都是豎式的立面。

站著書寫,如果用雙指苞管法或單指苞管法,要想筆桿垂直於牆面,手掌必須豎直,而這非常困難,勉強做到也會指腕僵硬,無法運轉。站著在豎面上寫字,最好的執筆法是撮管法。

韓方明《授筆要說》介紹說:「謂以五指撮其管末,惟大草或圖障用之。」米芾《書史》錄張伯高帖語云:「往往興來,五指包管,此為題署及顛草而言。」(引自豐坊《書訣》)

五指撮管與五指包管的意思相同,都是用五個手指四面包圍著合撮筆管,這種執筆法既保證了站著書寫時筆桿垂直於書寫面,又保證了手指和手腕都非常靈活,尤其是手腕的靈活,特別適宜寫大字和狂草。

綜上所述,不同的書寫面決定不同的執筆法,單苞法、雙苞法、撮管法都是歷史上某種書寫方式的遺留,都是正確的,都可以作為我們在不同書寫面上創作時的執筆方法。

然而,古往今來,許多書家不了解執筆方法與書寫面之間的關係,不敢理直氣壯地強調雙苞法是桌平面書寫時最正確的執筆法,或者不加分析地全盤否定單苞法和撮管法,結果都妨礙了在不同書寫面上的自由創作。

更有甚者,現在有很多人包括著名書法家看到出土文物上古人執簡而書的情況,就盲目地奉單苞法為古法,不顧書寫面的歷史變化,照搬照套,用來作為桌平面上書寫的執筆方法,結果因為單苞法的筆管向外傾斜,與水平的書寫面不是垂直的,運筆的提按動作稍微大一些,筆鋒就會偃卧,造成三種毛病。

第一,力學原理告訴我們,作用力如果垂直於作用面,那麼它就會全部體現在作用面上,做到力透紙背,人木三分,如果作用力與作用面成45「角,那麼它就有一半被浪費了。也就是說,筆桿與書寫面的偏側越大,筆鋒對紙面的作用力就越小,點畫的力感就越差。

第二,偃卧的用筆靠筆肚與紙面接觸,墨色是擦出來的,色薄而浮,沒有注入感,沒有厚度。

第三,筆鋒偃卧,運筆就無法提按頓挫,更不能逆折絞轉,寫不出豐富多變的點畫形式和強烈鮮明的節奏感覺。

3

執筆的高低與緊松

執筆的目的是為了運筆,運筆的要求一是活,縱橫揮灑,無所拘束,二是穩,沉著凝重,不偏不倚。活和穩是一對矛盾,往往是活了就不夠穩,穩了就不夠活,怎樣處理好兩者的關係,反映在執筆上就是高和低,緊和松。

a. 高與低。

執筆的高與低,其實是運筆半徑的大與小。同樣一個手腕的運筆動作,如果執筆高,筆端向四周的運動幅度大,筆也就活。

相反,執筆低,筆端向四周的運動幅度小,筆也就穩。執高執低究竟哪一個好?這與書寫的字體及追求的風格相關。

一般來說,寫楷書、分書和篆書等正體字,或者追求端莊凝重的風格,沉穩是主要的,因此筆要執得低些,低了才能穩;寫行書、草書或流暢奔放的書體,靈活是主要的,因此筆要執得高些,高了才能活。

衛鑠《筆陣圖》說:「若真書,去筆頭二寸一分,若行草書,去筆頭三寸一分。」虞世南《筆髓論》說:「筆長不過六寸,提管不過三寸,真一,行二,草三。」蔣和《書法正宗》說:「真書執筆宜近頭,行書稍遠,草書更遠。」這些說法都是經驗之談,非常正確。當然,一寸二寸之說也許太刻板了,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加以調整。

b. 緊與松。

說起執筆的緊與松,人們馬上會想起王獻之學書的故事。

據說他小時候在練字時,父親王羲之忽然從背後抽他的筆,沒有抽掉,就笑著說:「我兒子的書法,今後一定會成大名。」

由此推斷,執筆以緊為好。其實這種說法太片面,唐代張敬玄就提出異議說,握筆「不可太緊,緊則腕不能轉,腕既不轉,則字體或粗或細,上下不均,雖多用力,元來不當」。

宋代蘇東坡諷刺說,如果緊握能成大名,那麼「天下有力者莫不能書也」,他認為「知書不在於筆牢,浩然聽筆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為得之」。

明代的徐渭也認為:「須執之使寬急得宜,不可一味緊執,蓋執之愈緊則愈滯於用耳。」

他們都強調執筆要寬緊得宜,寬了筆就活,緊了筆就穩,活者適宜寫行書草書或流暢奔放的風格,穩者適宜寫楷書、分書、篆書或凝重端莊的風格。執筆的緊和松也與書寫的字體和風格有關。

而且,緊與松都不能走向極端,過猶不及,活到極端便會失去控制而「逾法度」,穩到極端便會生硬僵化而「滯於用」,執筆的緊松得以「自然」和「聽筆之所之而不逾法度」為上乘。

總而言之,執筆的緊松與高低都是一個變數,初學者不可膠執,應當根據不同字體和不同風格,選擇一個自己感到最適宜的執筆高度和鬆緊程度。

歡迎大家添加小編QQ探討更多書法話題:3074570144

推薦閱讀:

段金祥《水墨丹青名家名作》優秀作品欣賞
文俊、字俊!
我的書法選—嚴師,海濤(021)
【幹掉常用字】(第三十四期)「其」
字帖推薦 | 虞世南-孔子廟堂碑

TAG: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