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設計之抽象思維(下)

前陣子,一直想寫需求分析的文章,就是平時收集到的小場景業務的那種。這種需求最多,也瑣碎。正好抽象思維在需求分析應用得的多,就結合一起講了。

看個例子。

小明在京東網領了一張滿100減10塊的優惠券,然後買了價值400元的移動硬碟,用掉了那張優惠券,並收到了新訂單通知。

流程不複雜,路徑清晰。按照一般的方法來做需求分析,先一步步分解業務操作,理清主幹,再畫出流程圖。

上面的流程儘可能照顧了每一個業務細節,這也符合完整流程設計要求,看起來讓人放心,沒有遺漏。現在要隱藏業務細節,僅保留關鍵業務對象信息,將上面的流程簡化成下面的模型:

這個流程模型看上起來粗糙,沒有安全感,不能幫助正常的流程梳理。實際,上面的流程圖並不是對第一次的隨意簡化,而是作了刻意處理:

  1. 隱藏業務操作細節,保留業務對象。比如登錄網站,準備結算。
  2. 將提取的業務對象抽象化。比如把優惠券抽象為卡券。

同上個流程相比,這個模型簡單,不能直接輔助產品人做流程設計,但給了產品設計者絕佳視角。因為只有關鍵的業務對象和業務操作,我們可以把注意力放在產品結構上,來簡化流程設計。

上面模型里,有4個清晰的業務對象:用戶,卡券,商品,賣場(網站)。這個流程圖反映的是不同業務對象之間的事件流轉,正是因為不同的對象之間的業務關聯操作形成了事件流,然後就有了流程。想像下面場景,一個叫小明的顧客走進了賣場,進門時領了優惠券,然後使用了優惠券買到了個想要的東西。在這一刻,小明是個具體的普通顧客角色,但來賣場買東西不一定都普通顧客,還有大買家。設計角色的時候自然要考慮這種情況,跳出具體對象。

先以用戶對象為例分析,上述兩種不同角色的屬性和業務操作不一樣,普通顧客只會發生一般性購買業務,價格是固定的。而大買家是批量採購,他會希望以優惠的價格購買某一商品,另外要享受企業級的售後服務。基於這兩種角色來抽象設計業務對象時,要模糊兩者之間差異細節,讓這個對象具有更強適用性,既能代表小明那樣的普通客戶群,也能代表大買家的客戶群。

對優惠券來說是一樣。在上面的流程里,優惠券被抽象為卡券。為什麼啊,現在是一張明確的滿100-10的優惠券,但以後有活動推廣需要,還會做2折折扣券,代金券等等。但系統不可能為每一種券都重新設計一次程序。就像富士康,它的生產線,肯定不會是只能加工生產iPhone外殼,而生產不了其它電子設備外殼。不然的話,你需要為一種外殼做特定的生產設備,顯然是巨大的浪費。所以在做產品時,設計好合適的業務對象,能節省成本。出於產品結構設計考慮,你還需要將這些需求告訴研發團隊,不然等到後期需要快速迭代時,你可能會被告知『你以為直接拿過來就可以我復用啊,前期也沒需求說要考慮這些東西』。

再複雜的業務流程,分離業務對象之後,再根據事件把業務對象連接起來,業務操作作按業務對象作好相應的歸屬,整個流程看起來就清晰得多。不是像剛入行做流程設計,僅僅把實際操作步驟以流程的形式畫出來,業務操作與業務對象混在一起,沒有做任何的解構和分享,業務流程圖看起來跟實際操作流程圖好像沒有任何區別。

這樣設計的好處是,前期,產品可以做得足夠簡單,也能滿足用戶需求。後期呢,產品保持足夠穩定性,還能適應產品快速迭代需要。

2B的產品工作中,一般接到的需求和業務場景都是明確的,需求方甚至會說,我需要你如何如何做,來幫我達到怎樣的目的。我的做法是:

  1. 從業務流程出發,提取主要業務對象,再對其進行抽象化。
  2. 將抽象化的業務對象代入到產品結構中。
  3. 然後再從業務對象出發,看業務對象的變化在系統中會引起哪些影響,需要考慮哪些內容。
  4. 將業務對象重新代入業務流程中,將流程轉化為不同業務對象之間的數值傳遞。

知乎上,看有人說抽象是不斷去除不重要的東西,提取本質,去偽存真的過程。這個觀點,我不認同。抽象化是為了獲取主幹信息,降低複雜度。抽象過程好比爬梯子,一端指向抽象化,另一端指向具象化,我們總是需要在梯子反覆地爬上爬下,就像PS畫圖,有時要縮小,俯瞰全貌看看整體效果是不是在控制之中。有時要放大,深入局部看細節有沒有畫到位。幫我們實現:站在高處,把控和規劃好產品的發展。落在實處,能夠設計易用的功能和優秀的交互體驗。

推薦閱讀:

智能家居行業有哪些典型公司、典型方案和典型產品?
產品推廣規劃【職場教育產品訓練其五】
大家都做直播,直播還能火多久?
為產品引流,你需掌握流量推廣的三個「相對真理」
精華類產品的最佳使用方法和正確的使用順序;蘭蔻,雅詩蘭黛,POLA,黛珂,資生堂,城野醫生,嬌韻詩科顏氏

TAG:產品經理 | 思維與產品設計 | 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