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營銷理論的應用實踐與展望——寫在現貨市場到來前
文章來源:電+網(http://www.365power.cn) 作者: 售電行業資深從業者——鵬哥
現階段,推進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完善電力交易機制已成為行業的普遍共識。對於發電企業來說,過去的理論和經驗對我們下階段的工作開展具有什麼意義就成為必須思考的問題。
廠網分家以後,雖然市場的買方只有電網公司,但在形式上已經是競價上網。雖然交易方法上與現在有出入,但對營銷工作的思路仍然有很大的相同之處,特別是發電企業對於系統負荷預測的一整套方法理論,對將來以日或小時為單位的現貨市場交易將產生深遠影響。
過去的規則可以指導未來的工作,一個生動的例子就是已實行多年的《兩個細則》,它可以被看作是未來輔助服務市場的雛形,特別是在有償深度調峰的地區,對於深度調峰已經開展競價交易,電網優先調用報價低的輔助服務,這就對負荷預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對競爭對手的報價心理進行分析,也要考慮到自身調峰能力和需求端實際情況。
這進一步挖掘了發電機組的調峰能力,同時也帶來了火電機組靈活性改造的出現。從經濟學的角度,這也可以理解為價格信號刺激發電企業充分釋放其現有的全部調節能力,提供更多更快速的系統調節資源的表現。
對於市場營銷,發電企業其實也並不陌生。早在廠網分家伊始,發電企業就需要面對諸多不同的對象開展營銷工作:
需要面向發改委或經信委開展營銷,在規則確定的條件下,通過比較機組能效水平、可靠性、污染物排放、扶貧貢獻等數據,儘可能多的爭取基數電量指標;需要面向環保及物價部門開展營銷,在排放達標的情況下,儘可能快的爭取到環保設施驗收及環保電價批複;還需時刻關注競爭對手的生產情況,了解它們的啟停機、檢修、出力、非計停、消缺等情況,儘可能利用競爭對手的失誤多發電量;當然,重點還是對電網公司的營銷工作。有人會說,電量計劃都已經定好了,調度都會讓你發完,有什麼好營銷的?這個看法就過於膚淺了,因為現實中有太多的不可控的因素——比如因機組自身原因電量發不完,某些月份負荷安排太高機組頂不住,《兩個細則》罰得多補得少,多發電的那幾個月煤價處於階段性高點越發越虧,年度完成率兩個百分點的高低造成幾億千瓦時電量的差距。綜上,精準營銷就成為考驗發電企業管理優劣的重要度量衡。
要做到精準營銷前提是信息掌握真實全面。具體說就是要用調度的思維思考問題,做好負荷預測分析:先預測某日的全網用電負荷,再根據地理聯絡線和檢修、區域來水和其他電源情況、變電站容量和線路、動力煤走勢預測等計算出大致的機組負荷份額,再根據發電機組的開機方式和其他電廠的計劃完成進度,劃分到每一台發電機組,這就是形成了發電企業的日前計劃。又因為掌握了充足的信息,與調度的溝通將更加順暢,這就使得電量營銷不再是完全是被動接受,而是基於系統與自身實際情況的最優選擇。
與之類似,在未來的現貨市場中,電力用戶和發電企業在電力現貨市場時序電價信號這個指揮棒下,改「調度要我做」為「我要調度做」,達到增強企業對市場需求變化的反應和調整能力的效果。比如次日頂峰時段的價格信號,將引導發電企業加強設備監控維護,準備充足燃料,保證高峰時段的設備的可靠運行。同時,也將引導電力用戶主動減少次日尖峰時段的用電行為,從而更好的保障整個電力系統的平衡。
電力系統負荷預測的內容可分為電量預測(如全社會用電量、網供電量、各行業電量等)和電力預測(最大負荷、最小負荷、峰谷差、負荷曲線等)兩大類。在實際運行中,調度部門會提前一天完成次日的短期負荷預測,給出一組確定的負荷預測序列,暨日發電計劃。但實際上,由於電力系統中蘊含了各種不確定因素——電力彈性係數、產值能耗、氣溫、降水量、線路阻塞等等,使得決策工作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只要一個因素偏離,系統平衡就會受影響,調度就需要調整部分計劃來重新實現系統平衡,也稱之為滾動發電計劃。也因為有這樣的不確定性存在,所以重視精準營銷的發電企業會盯緊日內實時計劃。比如天氣預報預測次日有雨,實際次日非但沒下雨氣溫甚至再創新高,那麼昨天編製的發電計劃就過於保守了,為了支撐系統運行,調度必須給發電企業增加負荷,此時如能提前一些時間向調度申請開機或加負荷就屬於精準營銷。另一個常見的例子是,發電企業充分利用節假日、降溫、夜間等負荷低谷期進行設備消缺作業,
既提高了設備頂峰時的穩定性與可靠性,又沒有影響到機組電量目標的實現,這也屬於精準營銷的範疇。
每日的負荷曲線由24、48、96或288點組成,如何在基於電力系統自身特點的前提下,合理運用非線性規劃、遺傳演算法、概率分布、神經網路模型等數學工具,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來爭取更高的電價和更多的電量是我們未來必須面對的命題。當然,對於海量用戶的用電量負荷預測是比較困難的,一方面要按不同的負荷類型及用電習慣對用戶進行細分及需求側管理。另一方面則要通過對用戶用電數據進行實時採集分析,積累大數據資源,為以後的精準預測奠定基礎。
原標題:精準營銷理論的應用實踐與展望 ——寫在現貨市場到來前
原創聲明:本文由恆華科技電+團隊獨家編寫,若轉載,請務必表明以下內容
歡迎投稿售電相關原創文章,和我們分享您的售電觀點&見解。
投稿郵箱:support@ieforever.com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