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從溝通開始(十七)
親子關係的溝通技巧
作者 / 張榮豪老師
親密關係的建立,來自有效的溝通,溝通是需要一定的方法、技巧的。畢竟,父母只有不斷的成長、才能和孩子建立高品質的親子關係。
十七、開啟溝通的心門
父母都是愛孩子的,因為愛,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冒險,不要受苦,不要失敗,因為父母比孩子「見多識廣」,所以我們替孩子做決定,越俎代庖,以為這樣才是對孩子好,證明自己是好父母。無一例外,性格依賴,軟弱無能的孩子,或者對立、叛逆、我行我素的個性,基本來自於這樣的家庭,而許多父母可能可能至今都渾然不知。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不聽話,叛逆,還有的父母很苦惱的說:「孩子有什麼話都不願意和我說」。但是極少有父母認為和孩子溝通困難,首先是因為自己的溝通方法有問題。他們沒有意識到,正是因為自己用了錯誤的溝通方式,才把孩子從身邊推開了,導致孩子不聽話,叛逆,有什麼話都不會和父母說。
父母溝通存在的問題的這主要表現以及應對的打開心門的解決方式:
1.家長表現:總帶著情緒和孩子說話,表現的不耐煩。
孩子的感受:我不值得父母花時間和我說話,我是不重要的,父母可能不愛我了。
打開心門:如果此時你心情不好,可以直接或者委婉和孩子說明。當孩子願意和你溝通時,你一定要放鬆心情,用接納尊重的心態傾聽。
2.家長表現:攀比,總是拿別人和孩子比。
孩子的感受:我是不重要的,父母對我不滿意,不喜歡我。寧願別人當自己的孩子,也不要我。
打開心門:要認識到,你的孩子是唯一的,任何天才神通都無法替代。孩子的生命和自尊比任何東西都重要。
3.家長表現:抱怨。
孩子的感受:我又搞砸了,我真差勁。
打開心門:任何抱怨都是徒勞的,只會拉遠你和孩子的距離。因此,處理當下孩子的過錯造成的後果,才是最重要的。
4.家長表現:發脾氣,大吵大鬧。
孩子的感受:我又惹父母生氣了,我總是這麼不爭氣,父母不喜歡我這樣,總是不喜歡我。
打開心門:如果你很容易被孩子激怒,建議你在發脾氣之前,先隔離自己幾分鐘,冷靜後再來處理。
5.家長表現:武斷。
孩子的感受:父母不理解我,不尊重我。我對他們來說不重要。
打開心門:避免責備,沉下心來,抽出時間,邀請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尋找方法。
6.家長表現:理論說教,沒完沒了。
孩子的感受:他們不相信我,我在他眼裡就是個白痴。他總是想灌輸他的哪一套,真煩人。
打開心門:給自己限制時間,比如一分鐘之內結束說教。
7.家長表現:嘮叨、啰嗦、翻來覆去。
孩子的感受:我有那麼壞嗎?那當初為什麼生我?快要煩死了!總是這樣沒完沒了,要到什麼時候,我要趕緊離開他們,過清凈的生活。
打開心門:用最簡潔的語言講述,除非是重要的事情,最多不超過3遍。
8.家長表現:否定孩子,自以為是。
孩子的感受:他們不相信我的能力,我在他們眼裡是個笨蛋。他們真笨,不知道除了那樣,還能這樣嗎。看來以後不能跟他商量了,他永遠只會一種方法。
打開心門:先認可孩子的可取之處,再謙和的提出自己的觀點和主張。
9.家長表現:意思模糊,表達不明確。
孩子的感受:他們不相信我,看來我真的是他們認為的那樣。
打開心門:用直接、清晰的句子表達具體的要求和希望,不翻舊賬,做評判。
10.家長表現:以偏概全式的責備。
孩子的感受:他們不了解我,不相信我,不關心我,愛我都是假的。
打開心門:就事論事,直接描述具體事情。
11.家長表現:諷刺、嘲笑孩子。
孩子的感受:他們不喜歡我,對我失望,不相信我會做好。可能我就是差勁的人,不討人喜歡。
打開心門:直接、誠懇、明確的說出自己的擔憂或者疑惑。
12.家長表現:漫不經心缺少回應。
孩子的感受:他們不尊重我,我是不重要的。
打開心門:聽孩子說話時候要適當做出回應。
13.家長表現:盛氣凌人,自以為高明。
孩子的感受:他們不相信我的能力,不尊重我的感受。
打開心門: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長處,用平等姿態和孩子交流、分享,才能贏得孩子的尊重。
14.家長表現:經常打斷別人的話,讓孩子無法說完。
孩子的感受:他們不尊重我,很自以為是。
打開心門:等孩子把自己的話說完,你在發言。
15.家長表現:找借口,狡辯,死不承認。
孩子的感受:他們不值得我信任,因為他們不講道理。
打開心門:勇於認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16.家長表現:威脅、恐嚇。
孩子的感受:害怕、恐懼。
打開心門:把精力集中於當下發生的事情,跟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尋求解決方法。
17.家長表現:主題不確定,頻頻換話題,或同時說多個話題。
孩子的感受:茫然不知所云。
打開心門:一次只探討一個問題,或者當一個問題討論結束清楚後在換另一個。
18.家長表現:一邊說話,一邊做別的事。
孩子的感受:他們不在乎我,不關心我的感受。
打開心門:停下手中的事,認真和孩子交流,關注孩子的情緒。
19.家長表現:一直不斷的自己講,不給孩子說話的機會。
孩子的感受:他們的意見最重要,我是怎麼想的一點不重要,我的意見和感受不值一提,不配發表意見和自己的想法。
打開心門:控制自己的表達慾望,適當的引導孩子來講。
20.家長表現:自己的語言語調和孩子的語言語調不同。
孩子的感受:他們在敷衍我,並不理解我的感受,他們也不熱衷和我分享,我也不願和他們分享。
打開心門:進入孩子的頻道:孩子說話快,你也快;孩子聲音高,你也高;總之,就是用心體驗孩子的感受,和孩子分享快樂,分擔困擾。
當這些打開心門的技巧運用一段時間後,如果家庭成員間對這些比較滿意就可以訂立家規,來約束和糾正各自的行為。家規——作為一種約束機制,幾千年來它被證明是極其有效的,尤其在塑造人格,習慣養成等方面有巨大的作用。
家長讀後思考:
思考1:孩子在跟你說話,可是你的心情又不好,你如何與孩子溝通?
思考2:看到孩子成績沒考好,你會如何去處理?
上一篇:教育孩子從溝通開始(十六)
下一篇:教育孩子從溝通開始(十八)
作者介紹
張榮豪老師:中國學習能力研究院金牌顧問,專註於親子關係調解,全國家庭教育先進個人,參與並輔助與注意力,記憶力學習能力等青少年素質課程的開辦教學,為上萬的學生家長解決親子,家庭素質教育的難題。
喜歡本篇文章,請隨手點贊,歡迎分享到朋友圈,讓更多人幫助更多人!
手機訂閱號太多,想第一時間看我們更新怎麼辦?置頂「芒果三冥治」,一鍵輕鬆搞定!
推薦閱讀:
※【薦書】陪孩子長大
※「這個東西是我的!」,關於 孩子的物權敏感期
※孩子爬虎山,如何把到嘴的批評轉化為表揚?
※養育小棉襖,你有多淡定,她有多自信
※為什麼一些人總是穿得很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