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甲骨文裁員浪潮來襲,想要度過危機,該不該再次學習IBM的模式?

近日,根據裁員信息網站The Layoff以及其他來源非官方資料稱,全球第二大軟體公司甲骨文計劃裁員,預計裁員規模達到2500人。目前,官方還未對此消息置評。

Oracle是神諭的意思,而在中國甲骨文即是指甲骨文卜辭,是對龜甲占卜結果的解釋,同樣是對神意的解讀。或許,這便是埃里森為Oracle的中文名稱命名為甲骨文的原因。

2013年,甲骨文超越IBM成為全球繼微軟之後排名第二的軟體公司,有數據統計,《財富》一百強中有98家公司都採用Oracle技術。曾幾何時,甲骨文聯合創始人埃里森還提出,以IBM為模板,利用太陽微系統的Sparc處理器和伺服器業務打造一家在業界領先一代的軟硬體巨頭。儘管已經超越IBM,但甲骨文依然沒有成為軟體行業的先驅者。

如今,甲骨文作為全球軟體巨擘,卻不止一次面臨裁員帶來的困擾。那麼,甲骨文若想度過此次危機,該不該再次學習IBM的模式呢?

甲骨文裁員是空穴來風還是早有預謀?

甲骨文與IBM的管理模式截然不同,一直被稱為矽谷的「養老公司」,這與其公司發展相對穩定,以及嚴格務實的管理方式,很難造就創新型人才脫不了干係。由於甲骨文公司一直處於盈利的狀態,員工的飯碗相對於其他互聯網公司相對來講穩定一些。

而一直保證員工飯碗穩定的甲骨文,卻被爆出裁員且規模高達2500人,讓不少業界人士質疑,甲骨文在背後究竟策劃一場什麼樣的棋局。那麼,這次的裁員風波是空穴來風還是早有預謀呢?

不久之前,甲骨文發布了2017財年第財四季以及全年財報,其中整個2017年財年,甲骨文總營收為377.28億美元,與2016財年的370.47億美元相比增長2%。甲骨文2017財年凈利潤為93.35億美元,與2016財年的89.01億美元相比增長5%。雖然財報數據仍在增長,但增長幅度並不大。

而且仔細回顧,從2013年甲骨文登上全球第二的寶座之後,財報凈利潤便出現了逐年增長放緩的跡象。而業界分析師似乎早已經預料到甲骨文的未來發展狀況,並不看好甲骨文未來的競爭力。

據稱甲骨文此次裁員主要針對硬體和Solaris操作系統部門的員工,且消息已經得到甲骨文前員工的證實。匯總的非官方數據顯示,甲骨文本次裁員受影響員工主要在加州聖克拉拉、聖迭戈,以及德州奧斯丁,馬薩諸塞州柏林頓和印度地區。

前太陽微系統高管布萊恩·坎特里利,在一篇名為「Solaris的突然死亡和不朽生命」的博文中估計稱,甲骨文此次裁員力度大到致命:Solaris核心工程團隊失去了將近90%的員工,幾乎包括了所有管理層。

事實上,早在2010年、2011年,甲骨文聯合創始人、時任CEO拉里·埃里森就不再支持已經開源的Solaris操作系統。關於將Solaris絕大多數人員裁掉,倒是很符合埃里森不養閑人的性格。埃里森在業界對員工「摳門」已經出名,全美最佳僱主的榮譽甲骨文更是從來沒有得到過。而且去年年底,甲骨文就已經裁減了450名員工,其中被裁員工主要來自於硬體部門。

因此,從甲骨文財報增長放緩的情況,以及埃里森對已經開源的Solaris操作系統的非重視程度,以及甲骨文一向對待員工的態度來看,本次裁員並非空穴來風。那麼這次的裁員危機,會讓埃里森重新考慮甲骨文的模式也說不定。

IBM今非昔比,甲骨文再次學習會如何?

儘管甲骨文是排在微軟之後的全球第二大軟體公司,但其野心絕不止步於此。埃里森立志將甲骨文打造為業界領先的軟硬體巨頭,奈何甲骨文的伺服器銷量從一開始就不景氣。雖然甲骨文一直專註於高端伺服器業務,但硬體營收逐季下滑的現象仍在持續。

而IBM是全球最大的RISC伺服器製造商,又是全球為數不多且成功逃過歷次經濟危機,並且在歷次技術革命中實現成功轉型的公司之一。埃里森一直有個成全球企業級公司龍頭的夢想,如今的發展模式似乎已經跟不上行業發展的腳步,但重新考慮公司發展模式不代表再次學習IBM的發展模式。而且甲骨文若再次學習IBM還將面臨一系列問題。

一方面,甲骨文曾依靠在關係型資料庫方面的突破搶了IBM的先機,並過運用與IBM不同的商業模式,才得以長期快速的發展。如今,重新學習IBM的伺服器模式,難免有些本末倒置。

根據資料顯示,在甲骨文上市十年的時間裡年複合增長率高達59%左右,而在上市後的10年之間,年複合增長率高達50%左右。到了1995年,營業額高達30億美元是微軟同期的一半,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獨立軟體公司。甲骨文的資料庫產品也從早期為小型機開發擴展到服務於大型機和各種伺服器,與IBM展開全方位的競爭,並不斷獲得市場份額。

目前,雲數據中心發展蓬勃,雲計算虛擬化正在降低企業對伺服器的需求。從甲骨文裁員分配來看,似乎是要重整雲服務,在逐季下滑的伺服器方面學習IBM模式。但甲骨文曾經靠與IBM截然不同的商業模式取得長期發展,如果現在反過來學習IBM的伺服器模式,可能會呈現反差效果。

另一方面,學習IBM模式意味著甲骨文將競爭矛頭指向別處,如此一來,IBM可能會趁機鑽空,重新上演當年反超越的戲碼。

一直以來,甲骨文與IBM都是明確的競爭關係,甲骨文曾不止一次鑽了IBM的空子,趁機在資料庫管理軟體市場打下一片天地,以及在關係型資料庫搶的IBM的先機,為甲骨文以後的長期穩定奠定了基礎。但由於近幾年雲服務發展較快,而甲骨文在此方面遠遠落後於亞馬遜、微軟和IBM。儘管在2017財年雲計算業務營收增長已經高達59%,但公司總零售同比下滑1.7%,不及預期。

若甲骨文要再次學習在雲服務方面發展較好的IBM,則須將矛頭轉向別處,而IBM趁機奪回全球老二的位置也說不準。

由此可見,甲骨文若向IBM模式學習,只有在伺服器方面還有值得學習的地方。但學習IBM又將面臨一系列的問題,很容易賠了夫人又折兵,甚至都來不及回防高地。

重回追隨者身份,並不是明智的決策

在互聯網行業 一直有一個奇怪的現象,甲骨文命名是全球第二大軟體公司,但知名度卻遠不如微軟和IBM。曾經甲骨文學習IBM模式加以創新之後,代替它成為軟體巨擘。但現在IBM已經連續五年出現營收下滑的現象,傳統IT巨頭也在逐漸衰落。若甲骨文再次學習IBM,對當前現狀來說似乎並沒有幫助。

目前,甲骨文專註於高端伺服器業務,雖下滑但仍在持續。根據IDC調查數據顯示全球伺服器市場在2016年營收連續四個季度持續下滑,其中三季度下跌幅度達到7%,今年行業繼續低迷,2017年第一季度市場規模再降4.6%。而與之相反的是雲數據中心蓬勃發展,雲計算虛擬化正在降低企業對伺服器的需求。

甲骨文在雲軟體和平台業務方面都表現不俗,根據甲骨文6月份公布的2017財年第四財季顯示:其公司雲軟體營收為9.64億美元,雲平台和基礎設施營收為3.97億美元,同比增速分別達到67%和40%。

相比硬體部門的表現,甲骨文的雲業務表現的確更為突出。硬體部門裁員的程度也相當於變相的砍掉了甲骨文的硬體部門,雲業務成為其公司未來的核心業務也就理所當然。不過,由於甲骨文一向慢節奏的企業文化,至今仍運營著20年前的EBS平台,導致在雲服務的布局中慢了一節拍。

而IBM的發展雖然一直較為保守,但從未放棄過創新,還獲得了 「保守的創新者」的稱號。因此在伺服器方面一直發展較好,出現了不少追隨者,甲骨文也曾是其追隨者。儘管甲骨文的伺服器業務稍顯弱勢,但是讓其重新學習IBM模式並不現實。畢竟,甲骨文已經登上了軟體巨頭的位置,在未來的發展中扮演引路者的角色似乎比跟隨者更有說服力。

正如吳軍曾在《浪潮之巔》所說:甲骨文的興起,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它最早看到關係型資料庫的市場前景,並且在商業模式上優於IBM。如今,已經超越IBM的甲骨文,即使多次陷入裁員危機,重新學習IBM模式的可能性都是微乎其微。況且2015年時,甲骨文便表示,不在關注IBM。

而現在,甲骨文似乎更應該關心如何處理本次裁員風波。

本文作者銳智家,專註互聯網商業觀察,歡迎關注同名公眾號:銳智家(ruismart_com)。如需轉載請保留此信息。


推薦閱讀:

甲骨文中有關於夏朝的記載嗎?
甲骨文這一特定階段及載體下的文字面貌為什麼失傳?
重釋甲骨文「王」金文「士」,揭秘政府的書契起源和書契本質
在甲骨文公司 (Oracle) 工作是怎樣一番體驗?

TAG:甲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