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生長
本義: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通述:
天道可生化萬物,德行可養育生長萬物,萬物在天為氣,在地成形,生而長之,長而成之,成而收之,於是有了生長收藏之勢。因此,萬物莫不以遵從天道而推崇德行。天道受人遵從,德行受人推崇,就是因為他們順應自然之道。其德行可生養他物,萬物經歷了生而長之,長而成之,成而收之的整個過程。
幫助他們生育長成,卻不剝奪他們的權利,將那些權利佔為已有,有所作為,卻又不強加自己的意志,引領民眾,而不替它們做決定。這便是遵叢生長收藏變化之理,就是孕化萬物的行為。
釋義:
物形之:指萬物在地成形。
勢成之:指萬物順應生長收藏之勢,這種形勢是自然之道的一部分,不可逆轉。
尊:遵從
貴:推崇
養:愛養、護養。
覆:維護、保護。
圖引:
在《道經》第二章、第十章、第二十八章中,作者都在講解「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這一道德經的核心思想,在《德經》中,本章也再次重申了相應的行為,所不同的,《道經》中重點講解要遵從「生長收藏」之道,而《德經》中,重點強調要有推崇按「生長收藏」之理做事的行為。而這個行為的重點,是在生和長,也就是生而畜(育)之。
同時,作者調了,就算一個君王或是聖人,為天下人做了生而畜之的貢獻,也沒有權利剝奪民眾自生自長的權利,更沒有權利強加自己的意志給民眾,來引領民眾,替它們做決定。否則,便如上一章所言,子欲生生之厚,反促死之。
註:本文轉自 nanshankongtong 微信公眾號
推薦閱讀:
※老子的「無為而無所不為」和「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其間的邏輯是什麼?
※《道德經》翻譯最好的書是什麼?
※宗教妄以人道代行天道,這是好是壞?
※老子是不是僅靠心境就飛升成仙?
※如何理解老子與莊子提出的絕聖棄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