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分析心理學(一)我們的思維機制

一、關於思考的思考

認知心理學有一個基本的發現,人們對於大部分的思維活動都毫無覺察。與認知、記憶、信息處理相關的功能並不受意識的控制,而且是先於人有意控制之前就已經完成。出現在意識中的只是思考的結果,而非思考的過程。但是我們任然有一些方法可以展現人類思考過程中固有的弱點和偏見。

1.1思考的局限

赫伯特西蒙最先提出了「有界限的」或者說有限的理性這一概念。人類思維本身的局限性,決定著思維本身並不能直接面對複雜的世界,因此我們會建立一個關於世界的簡化思維模型,然後思考。在這個框架模型裡面我們的表現都是理性的。但是這個模型並不能完全的應對現實的世界。每個人都是一個世界的觀察者,我們用自己感受到的信息,構建出一個自己所認為的「現實」。這些感官輸入的信息要經過複雜的思維過程,這些思維過程決定了哪些信息得到了處理,信息如何組織,信息又被賦予什麼意義,這些都是受觀察者的經驗、教育背景等影響。我們看到的景象可能都是已經扭曲變形的,怎麼能夠拋開固有的模式進行觀察判斷處理是一個未解難題。

1.2思維模式

在對外部世界進行觀察分析之前,需要我們對自身有一個理解。如果說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麼一千個人也就有一千種思維模式。思維模式的最大害處就是它能夠很大程度上影響和控制著我們對於某一事件的看法;但同時它又有一些優勢,可以讓我們以最短的時間根據自身經驗形成結論。面對思維模式最大的挑戰就是以最開放的心態接受外部的信息。

二、認知:我們為什麼看不到應該看到的東西

人們經常將認知看作是一個被動的過程,以為是通過視覺、味覺等感受外界的刺激,我們以為能夠客觀的記錄世界。但是認知其實是一個主動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我們自己在構建,飽含著對事物的理解。我們是在構建自己版本的現實。

2.1認知的規律

  1. 我們傾向於認知自己期望認知的東西。

  2. 思維模式形成很快,卻很難改變。

印象拒絕改變。這組圖是逐步的改變的,畫像逐步由一個男人變為女人。如果直接看右上的圖片,認為是男人的概率是50%,而如果是從左上第一幅看到右上第五幅時,大部分人仍會認為右上為男人。當一個人對於觀察到的現象形成了預期之後,就會限制對未來的認知。及新信息會被已有意象同化。即使在獲得更多更好的信息之後,最初來自模糊或者模稜兩可的信息的刺激仍然會干擾認知的準確性。形成新的認知或者想法並不一定困難,但是改變已經建立起來的認知相當的困難。

三、記憶:我們怎樣記住已經知道的事情

情報分析能力的強弱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分析人員在長時記憶中對數據和經驗進行組織。記憶可以分為三種:感覺信息存儲、短時記憶、長時記憶。將短時記憶存儲為長時記憶的關鍵取決於兩個變數:要了解的信息與已有圖式之間的關聯程度;二是對新信息的處理程度。

敬請期待情報分析心理學(一)思維工具

推薦閱讀:

如何讓你的知乎內容更受歡迎?——圖片與粉絲的作用分析
情報分析心理學(二)思維定式的魔咒誰能打破?

TAG:認知心理學 | 情報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