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家都愛「喪文化」?
2017年在不知不覺中已經過去一半,上半年,如果你稍微關注一下廣告營銷圈的新聞,就能察覺到一股趨勢——「喪文化」越來越流行,「喪營銷」越來越受到歡迎。尤其是在4月底,隨著餓了么聯合網易新聞推出的為期4天的喪茶快閃店,這股「喪營銷」的「泥石流」似乎達到高潮。置身並引領這股「泥石流」的除了餓了么、網易新聞,還有來自台灣的奶茶店「Moonleaf月葉」、 「沒希望」酸奶、日本咖啡品牌UCC,以及電商里的網易考拉海購等等。
喪文化為什麼突然流行起來了?它代表的是一種什麼樣的社會心理?企業又該如何借勢做「喪營銷」?
「葛優癱」和四大代表表情包
說起喪文化為何流行,就繞不開火爆社交網路的「葛優癱」。2016年夏天,一張來自90年代情景喜劇《我愛我家》的劇照突然在網路上流行,照片中葛大爺瘦削的身體套著肥大的T恤衫,滿臉胡茬地攤在在沙發上,一副百無聊賴、生無可戀的表情。也許是這張圖幫網友釋放了內心深處的某種情緒,迅速在社交網路上傳播走紅,以此製作出的表情包也頻頻刷屏。
以葛大爺的「葛優癱」為起點,馬男波傑克、悲傷蛙Pepe、懶蛋蛋、有四肢的鹹魚等表情包也在各個社交網路上傳播流行起來。一副副無辜、憂傷、頹廢、消極的表情似乎正好訴說著人們心中的苦悶和失意,給廣大網友自身生活中的不如意一個出口,讓網友有了宣洩的空間。一時間,與傳統價值觀大相徑庭的流行語爆炸式地在網上流行開來,「我差不多是個廢人了」「感覺身體被掏空」等,這些帶有自我戲謔的語言也成為了年輕人標榜個性的工具。
喝膩了雞湯,「反雞湯」「毒雞湯」也許更合胃口
前兩年特別流行「雞湯文」,雞湯文總是鼓勵人們,尤其是年輕人要樂觀、要努力,對未來要有信心,未來的生活總會更美好,這非常符合主流價值觀。在現實中碰壁的人們喝了一碗碗雞湯之後,似乎又找到了面對生活的勇氣。可現實真的是越變越好嗎?現代都市中年輕人面對高漲的房價和生活成本,面對職場壓力和情感困惑,越來越多的人感受不到成功的快樂,無論如何努力,還是買不起房、升不了職、脫不了單。既然努力和堅持如此難,那不努力不堅持總歸很舒服吧?!
「喪」是年輕人自嘲和戲謔的表達方式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明天後天大後天的苟且啊,不難發現,這是典型的年輕人在互聯網上的表達方式——吐槽與自嘲。一群人圍著熱門電影、電視或者遊戲角色吐槽一番再自嘲一番。甚至更多品牌為了滿足年輕人的吐槽欲而主動製造槽點。
「喪營銷」看TA們
可見,「喪」已經成為當下年輕人的一種群體性情緒,有著很深的社會基礎。而以年輕人為目標用戶的企業,自然也敏銳地意識到這個營銷的好機會。順應這股潮流,借產品說出用戶的心聲,拉近與用戶的心理距離,加之幽默風趣貼合實際的語言,自然容易引起年輕用戶的關注。
喪茶太火了,寫喪茶的文字估計大家也都看了很多了,在這主要分享下日本UCC咖啡和沒希望酸奶的「喪文案」。說實話,這些喪文案真的挺好玩有趣,看到別人那麼喪,我真的感覺開心一些了呢。
日本UCC咖啡
UCC咖啡是日本品牌,2016年10月下旬,為了宣傳一款UCCBLACK的無糖純黑咖啡,UCC和網紅林育聖合作,號召大家分享負能量,抒發煩惱。林育聖提供的定製文案在Facebook上獲得了巨大的點贊量,並且從Facebook傳播到了朋友圈。
這些文案與人們的工作生活密切相關,有點黑色幽默,卻句句扎心,每句文案都像道出了一個生活真相,說了一個大實話,又像是人們自己吐了一個狠狠的槽,讓消費者產生強烈的認同感,無形中增進了與消費者的心理距離。估計沖著這些文字去買咖啡的消費者也不在少數。
沒希望酸奶
今年4月中下旬,成都一個叫試物所的團隊,給國內知名乳業品牌某希望策劃的一款「沒希望」酸奶,也在喪的路上一去不復返。
「喝了那麼多年的某希望酸奶,
你真的覺得生活是有希望的嗎?」
——來自試物所的靈魂拷問
「不熟」酸奶系列——看了這些喪喪的文案,你是不是也覺得它戳中了你內心的某種隱藏的小情緒?正是因為品牌看穿了人們在生活中的種種失意,再用一針見血的語言將之描述表達出來,才受到用戶的關注,藉助社交網路形成廣泛傳播。
企業該如何進行「喪營銷」?
話說最近海爾為了進行618促銷,也在超市裡刷了一次扎心文案。將文案包裝在一個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情景中,讓用戶彷彿看到了生活中的自己。看來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漸漸流行起來的「喪營銷」還是要再火上一陣。
為何企業非常青睞「喪營銷」?「喪營銷」適合哪些類型的企業?進行「喪營銷」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以下是我自己的一點看法:
關於第一個問題,喪文案一般從普通人最熟悉的生活、工作、情感作為切入點,用幽默詼諧、調侃戲謔的語言表達出來,首先在語言風格上會受到年輕用戶的喜歡,熟悉的生活化場景也容易被用戶接受,看上去就像品牌和用戶之間的一次交心溝通,很容易拉近兩者之間的心理距離。其次,利用年輕用戶愛社交、愛分享的天性,藉助發達的社交網路,這些文案很容易引起傳播和熱議,而這些品牌自然也容易引起關注。
關於第二個問題,從上文提到的幾個案例來看,用喪營銷的企業涉及奶茶、酸奶、家電、電商等,大都可以歸類為適合普通大眾消費的快消類產品。所以,企業在刷喪文案之前,一定要考慮自己的品牌調性是不是適合喪營銷。因為喪文化在年輕用戶中更流行,所以面向普羅大眾、尤其是目標用戶是年輕人的品牌更適合進行喪營銷。飲品、家電適合喪營銷,但如果是面向高端用戶的奢飾品、豪車品牌,喪營銷貌似就不怎麼合適。
關於第三點,喪文案更像是品牌與用戶之間一次精神上的溝通,讓用戶為自身的負能量提供一個出口。所以企業在進行喪營銷時,要把握好尺度,不要為了喪而真的「喪」,要找到喪之外的價值。喪文化營銷最大的價值不是讓人對生活是去信心,而是讓人直面生活的不如意,勇於面對現實,在喪中尋找生活的價值和意義。此外,在語言風格上,在一針見血的同時,要兼顧幽默和戲謔,而這也是隱藏在喪文化中的正能量。
推薦閱讀:
※一年逛兩次海瀾之家,為什麼不是10次、20次?
※想從傳統文案轉為社交文案,要做什麼準備?
※【下半場】2017那些死貴還賣成爆款的產品,推廣文案到底寫了什麼?
※文案設計這件「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