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3D列印歷史大事件
1984至1989年的五年時間裡,3D列印最核心的4個專利技術SLA、SLS、FDM、3DP 相繼問世,專利技術數量較1984年以前大幅增加,行業由此步入了初始發展期。3D Systems、Stratasys、EOS等企業成立,開啟了3D列印商業化時代。同一時期的中國,以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為代表的研究團隊開始研究3D列印,並研製出少量快速成型的樣機。這些最早接觸3D列印的高校研究力量形成了如今國內3D列印的「五大流派」。
1986年,許小曙博士遠赴美國求學,先後加入美國海軍焊接研究所和全球最大的3D列印公司3D Systems,擔任技術總監,領銜研發了對製造業有革命性影響的SLS技術。
1988年,清華大學顏永年教授在美國UCLA訪問期間首次接觸3D列印,回國後開始專攻3D列印,他帶領的團隊在快速成形領域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
1992年,西安交通大學盧秉恆教授在美國密歇根大學訪問期間發現3D列印在汽車製造業中的應用。隨後盧秉恆團隊在國內開拓光固化快速成形製造系統研究,開發出國際首創的紫外光快速成型設備。
1995年,西北工業大學大黃衛東團隊開始金屬3D列印研究。黃衛東教授在中國首先提出金屬高性能增材製造的技術構思,授權首批專利,出版國內本領域唯一專著《激光立體成形》。
1997年,盧秉恆團隊研製出國內首台光固化快速成型機
1998年,華中科技大學史玉升團隊開始了「粉末材料快速成形技術與設備」的研發。團隊建立了選擇性激光燒結快速成形技術的成套學術體系與系統,得到廣泛應用,並取得了顯著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2012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王華明教授主持的「飛機鈦合金大型複雜整體構件激光成形技術」項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3D列印文化,請關注【創克加科技】
推薦閱讀:
※[中國電子學會]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白皮書(2017)第一、二章
※《機器智能的未來》系列二:Yoshua Bengio--會做夢的機器 | 將門推薦
※通用智能系統框架討論-人工智慧、神經網路與腦科學
※想輕鬆復現深度強化學習論文?看這篇經驗之談
※利用AWS學習深度學習 For Udacity P5(第二篇:AWS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