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曼蒂克消亡史》觀後

2016年個人看過的電影不多,要從中選一部最佳,非程耳的《羅曼蒂克消亡史》莫屬。這是一部帶有濃郁個人色彩的作品。從劇情上看,它像民國版的《教父》,戰爭版的《花樣年華》,上海版的《美國往事》,夠血腥,夠浪漫,夠沉重。從敘事風格上看,剋制和細膩兼具,頗有《色戒》的神韻,尤其是故意隱藏的細節和幾場露骨鏡頭。

印象最深的是電影中有三場拍電影的戲,雖是戲中戲,但都成了戲中的事實。

第一場,章子怡試鏡,演一個死掉的人。她問導演,「我是怎麼死的呀,是自殺呢,還是它殺?」這似乎是在問程耳,應該怎麼處理這個角色,在經歷長達三年多的囚禁和蹂躪之後,是要繼續活著,還是讓日本妹夫掐死。章子怡在隨後的一場飯局戲上當著全家人的面說出了她的結局,在經歷萬千磨難之後活了下來,「雖然不知道為什麼,但她還是選擇活下去」。支持她走下去的,可以理解為求生的本能。

第二場電影戲是章子怡在見韓庚之前的一段獨白,大意是說「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躲在博愛的名義之下,缺乏面對自己真實情感的勇氣」之類。這段話就是她的內心獨白,說給陸先生聽的。在車上,她對陸先生說,「你帶我跑了吧,就我們倆個。」很明顯,她對陸先生的念念之心不言而喻。陸先生怎麼回的,他說,「我要照顧的人太多,我沒這個命。」這就是章子怡所埋怨的「以博愛的名義」,他似乎要照顧身邊的所有人。而陸先生這邊,並不是我不想,而是我不能,我沒這個命。為什麼,因為陸先生是一個體面人。為此,導演在第一場解決工人綁架的戲中有所強調,解決問題的思路是曉之以情動之以禮,吃飯喝茶加點心,不失體面,不亂分寸。很明顯,章子怡也能感覺到陸先生對她的情意,所以她才能無所顧忌一再出軌,所以她才能在事發後對他說,「你會替我想辦法,因為你捨不得殺我。」 當然,她們倆內心也都非常清楚,她們不可能,因為在規矩上,他得稱她一聲「大嫂」。這種郎有情妾有意的朦朧之意,最後都藏在了一句陸先生的台詞里:「有時候我會想起你,你大概是在北方。」

日本妹夫送章子怡去蘇州的路上,是一場非常重要的戲,也是整個故事的轉折點。如何刻畫出人物內心世界的波動最為關鍵。章子怡表現出的是百無聊賴的內心卻有依依不捨之情。她知道自己以後再也不能回上海,可能再也無法和這邊的人見面,內心悵然若失,這其中還包括對未來未知的迷茫。此時除了通過章子怡的眼神,表情和小動作傳遞情緒之外,導演還通過一曲《Take Me to ShangHai》的英文背景音樂加強了表達。她的內心是不想離開,想繼續留在上海。這也能解釋為什麼在日本妹夫施暴之後她放棄殺他的原因。一是因為他是陸先生的妹夫,也算是一家人,雖有恨意但不至死;二是還寄希望於他能夠帶她回上海。可是她不知道她面前的這個人並非一個單純的妹夫,他是把她帶回上海了,但是他不可能讓她和陸先生見面。

在去蘇州的路上,日本妹夫的情緒波動和心理變化是這場戲的核心。章子怡在百無聊賴的舉手投足之間引起了同坐在後排的日本妹夫的注意。他為什麼會突然色心大起,冒著暴露身份的危險進行施暴。導演用兩個特寫的鏡頭給出了答案。一個是章子怡的耳環,鏡頭持續提示,日本妹夫一直在注視,最後鏡頭給了耳環一個大特寫才看出來,耳環上鑲著一朵櫻花。櫻花是日本的象徵,它喚醒了他的思鄉之情。這也是為什麼他在車停之後先把耳環扯了下來,還放在手裡看了一陣。如果僅僅只是思鄉之情,還不足於讓他甘冒暴露身份的危險。第二個刺激他的便是路上偶遇的軍隊車輛。軍隊駛入上海,意味著戰爭即將爆發。在上海潛伏多年,為的就是這麼一天。他似乎聞到了戰火的硝煙,潛伏的日子快到頭了。也正是這樣一個念頭,讓他有了施暴的底氣。而實際上,淞滬會戰是三年後的事情了。這種前後的心理變化日本妹夫拿捏得非常到位。導演的剪輯也非常成功,多個片段相互穿插,貫穿始終。

在電影中,吳媽這個角色值得一提,她似乎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在一場麻將戲中,陸先生告誡其它人,「不要招惹吳媽,要不然沒有好下場。」看似調侃,實則話中有話。吳媽對其他人的態度也並非一般下人應有的態度。電影中的諸多細節都在向觀眾透露,吳媽是一個有特殊身份的人。到底是一個什麼身份?在吳小姐和王媽的對手戲中可以得出。她見吳小姐是為了替戴先生傳話。但戴先生要娶吳小姐,為何要讓陸先生的管家出面。而且聽說上去,她已經和戴先生見過面。戒指是戴先生交給她的,吳小姐丈夫工作的事也是戴先生親口告訴她的。所以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吳媽是戴先生的人。她是戴先生安插在陸先生身邊的眼線。戴先生,也就是戴笠,代表著國民黨。時局不明朗,國民黨安排一個線人在黑幫教父家裡監視一二也是情理之中。那陸先生是否知情。很明顯,他是清楚的,要不然他也不會打趣說「不要招惹吳媽,要不然沒有好下場」。這樣一來,經吳媽介紹的車夫,後來成為陸先生的貼身保鏢,同樣是國民黨的人。

和《美國往事》一樣,電影的高潮在於故事的結尾。當日本妹夫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孩子被殺時,一種對戰爭機器下的悲劇命運烘托達到最高點。八年前你殺了我的孩子,八年後我殺了你的孩子,雖然你是我孩子的姑父,我是你孩子的舅舅。值得一提的是,兩個孩子死亡時的背景音樂都是《Where are you, Father》,童聲吟唱,純吉他伴奏,悲傷而嘹亮。歌詞由程耳自己創作:where are you father, youre the world life I know; where are you father, the day has given away the darkness; where are you father, I』m burried in your love sealed with blood. 孩子是無辜的,家人是無辜的,在戰爭機器的碾壓下,所有人都是無辜的。在最後的菲律賓戰場上,日本宣布投降後,日本妹夫對於戰爭的信仰一下子轟塌了,他說,「我似乎從來沒有想過戰爭有結束的一天」,而這一天的到來,讓他覺得他想活,因為他心中還有牽掛,他還有兩個在中國生活的兒子。只是當他們再相見時已是生離死別。

整部電影架構豐滿,除去主幹情節,其它枝幹故事都是為了烘托主題而存在。如果把枝幹拿掉,對電影的整體品質影響並不大。比如吳媽的戲,童子雞的戲,甚至吳小姐的戲。雖然形散而神不散,但其組合的效果並非最佳,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導演剪輯和觀眾觀影的難度。對這種多線敘事的結構,如何才能做到渾然一體,行雲流水,也是對導演能力的極大挑戰。像這樣略顯累贅的設計電影中有好幾處,比如吳媽被槍殺之前的非正常反應就略顯多餘。

程耳的上一步作品是《邊境風雲》,講述了一個警匪毒三者鬥智斗勇的故事,情節絲絲入扣,張弛有致。在故事的陳述上,是非常到位的。把故事講好,是一個導演的基本功,畢竟大部分的導演並不能講好一個故事。但從《羅曼蒂克消亡史》中可以看出,程耳並不滿足於講好一個故事,而是想要表現出更宏大的主題,即時代和命運的關係。電影最早的片名叫《舊社會》。程耳想要通過電影表現出整箇舊社會的百態,但這絕非三四對愛情故事所能涵蓋。故事的組合和敘事的方式就決定了其心有餘而力不足,最後更名為《羅曼蒂克消亡史》也是一種妥協的表現。可以想像程耳在創作《羅曼蒂克消亡史》的迭代過程。先有核心的故事主線,再結合舊上海的人物實例,杜月笙,黃金榮,再加上明國時期的真實故事,即國民黨特務總領戴笠強佔電影皇后蝴蝶的史實,讓大家一下對劇中的人物有了代入感,回到了舊社會。這種人物關係的映射加上故事情節上的改編,起到了一定的融合作用,但這還不夠,仍然略顯破碎。但作品本身,已經非常出色了,這點瑕疵也並不影響它成為我心中的2016年度的華語最佳。
推薦閱讀:

有哪些可以推薦給美食愛好者的經典美食電影?
說出你看到的印象最深的10部電影?
《屏住呼吸》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豆瓣9.3,這部劇版《活著》沒被禁也是個奇蹟!
將軍在上影評怎麼樣?

TAG:電影 | 電影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