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學習「溝通」?
95後們會吐槽父母,「跟爸媽沒什麼可說的,說了也白搭,不如保持沉默。」
朋友吐槽上司的理由一大堆,其中也有一條「明明自己看問題不夠長遠,我們提了建議還偏偏不採納。」
溝通障礙如此普遍地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但大部分人卻是不知道的。更普遍的情況是,即使意識到與某個人之間存在長期的溝通障礙,卻以為無能為力,漸漸習以為常,最後導致人際關係惡性循環。
我也曾以為有的溝通問題是無法解決的,直到看了《非暴力溝通》這本書。非暴力按我的理解即是拋棄所有情緒和成見,只表達最貼近內心的想法。因為人是善於掩飾,容易被情緒左右的,真實地表達自己並不容易。
這不是一本心靈雞湯,而是一本可以實際操作的工具書。你是不是會想,在開口說話之前難道我還要先背誦一段溝通方法嗎?太可笑了吧。事實是,若能做到有意識的訓練,效果是明明白白看得見的。
該書中有一段與此相關的有趣文字:
我的朋友薩姆?威廉斯把非暴力溝通的表達形式寫在了一張卡片上。每一次老闆批他的時候,他就把卡片掏了出來,提醒自己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來表達。我問他,老看著卡片並花時間組織句子,他的同事是否覺得很奇怪。他回答說:「我並不需要很長時間來想清楚怎麼樣,而且,即使時間長了點,我認為也是值得的。對我來說,重要的是,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與人聯繫。」
在家裡時,他更經常地使用卡片。他向太太和孩子們解釋為什麼他要花時間看卡片。只要一有爭論,他就拿出卡片,認真考慮如何以非暴力溝通的方式作出回應。一個月以後,他就不需要再用卡片來提醒自己了。後來,有一天 晚上,他和他四歲的孩子在看電視時發生了爭執,他的兒子著急了,大聲喊道:「爸,快拿卡片!」
讀後真是忍俊不禁,尤其兒子的回答讓我覺得這家人好可愛(●?●) 。而且自己也忍不住想要試試這個方法了。
我也的確嘗試過,那是在讀完書1個月之後的某天與家人吵過架之後,煩躁不已,忽然想起來,為何不學以致用呢?按照書中思路梳理一番,果然發現踩中雷區。此後,非暴力溝通的方法便已融入我的生活之中了。
「非暴力溝通」這種思路的要義在於:如何更好地表達自己,以及如何更好地傾聽對方,從而使雙方情意相通,樂於互助,提高溝通效率,避免無謂的爭執。這種方式可以廣泛應用於家人相處,改進工作,改善人際關係等等。
先說如何更好地表達自己。
舉個例子便很容易理解:
一位母親走進處於青春期的兒子的房間里,看到裡面亂糟糟,對兒子說,「看到書桌下的兩隻臟襪子,我不太高興,因為我看重整潔。你是否願意將襪子放進洗衣機?」
這種情況下,兒子多半會積極響應。假如母親怒氣沖沖地說:「你房間怎麼這麼亂?你真是太懶了!」兒子大概只會覺得母親太嘮叨太容易抱怨。
第一種情況正是清楚地說出了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看到書桌下的兩隻臟襪子」是觀察, 「我不太高興」是感受,「我看重整潔」是需要,「你是否願意將襪子放進洗衣機」是具體的請求。相比之下,站在兒子的角度,肯定會對第一種的表達方式更有好感,更願意主動配合。第二種情況是典型的反例,一開口便是指責和評論。
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即:
- 觀察
- 感受
- 需要
- 請求
為什麼要先觀察?作者提出不先觀察就評論,對方會認為聽到的是批評,從而予以反擊。我的觀點是,觀察是為了客觀。
什麼是觀察?例如:「我看到你把吃午飯的錢都給了別人,你真是太大方了。」
這句話前半句是觀察,後半句則是評論。很多人會將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這很可能導致談話氣氛的緊張。
Tips:避免使用「愚蠢」「自私」等形容詞,以及「總是」「從不」等誇大其詞的字眼。二、感受
只有更清楚地表達了感受,才能使溝通更順暢。
舉個例子:一位妻子對丈夫說,「我就像嫁給了一堵牆!」
她試圖表達她在婚姻中感受到的孤單,但想她這樣的言辭,其實很難提醒到她的丈夫去留意到她渴望交流的願望,因為對方很可能由此認為受到了指責,從而感到委屈和沮喪。結果,雙方的關係甚至更加疏遠。
假如她直接表達感受「我感到很孤單,我希望你多體貼我」,效果是不是好得多呢?Tips:表達感受時示弱有助於解決衝突。三、需要
需要是感受的根源。把願望說的越清楚,他人也越有可能做出積極的回應。
仍用上述例子,妻子的需要是讓丈夫多陪陪她,而丈夫並沒有滿足她的需要,因此她才產生了丈夫像一堵牆的感受。如果只提感受,不提感受的根源,也許並不能解決問題。
Tips:1、可以通過「我感到……因為我……」這樣的句式來表達感受與自身的關係。2、聽到不中聽的話時,我們有四種選擇:a、責備自己;b、自責他人;c、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d、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很明顯c和d應該是我們的優先選擇。四、請求
溝通中把想要的回應講的越清楚,就越有可能得到理想的回應。
例如:一位女士談到,「我請我先生少花一些時間在工作上。三個星期後,他和我說,他已經報名參加高爾夫球比賽。」這位女士說明了她不想要什麼,但沒有說清楚她想要什麼。於是我們鼓勵她直接說出自己的願望,她想了想,說道「我希望他每周至少有一個晚上在家陪我和孩子。」
Tips:
1、提出要求時要具體,而非抽象。例如,說「我希望你進門時先敲一下門」,而不說「我希望你尊重我的隱私。」2、區分請求與命令。暗含威脅的請求其實也是命令,例如「不寫完作業就不能看電視。」
再說說如何更好地傾聽他人。
其實仍然是圍繞著上述四個基本要素,只不過角色換成對方。試著努力去觀察對方經歷了什麼,體會對方的感受和需要,了解對方想要提出什麼請求。在此不再贅述。
以上例子在現實中的情況是,也許第一輪溝通後並沒有立刻解決問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時需要等到雙方冷靜之後再次溝通,如此反覆。必要時可以尋求身邊人的幫助。這正是書中提到的另一點:傾聽親人並與親人溝通也許極為困難。
但是為了愛,所以要學習科學的溝通方式啊。
除了以上內容,書中還提到「非暴力溝通」方式的其他應用:1、如何愛護自己;2、如何充分表達憤怒;3、如何運用強制力避免傷害;4、如何重獲生活的熱情;5、如何表達感激。
最後附上一首詩:
語言是窗戶(否則,它們是牆)
聽了你的話,我彷彿受了審判,無比委屈,又無從分辨,在離開前,我想問,
那真的是你的意思嗎? 在自我辯護前,在帶著痛苦或恐懼質問前,在我用言語築起心靈之牆前,告訴我,我聽明白了嗎? 語言是窗戶,或者是牆,它們審判我們,或者讓我們自由。在我說與聽的時候,請讓愛的光芒照耀我。我心裡有話要說,
那些話對我如此重要,如果言語無法傳達我的心聲,請你幫我獲得自由好嗎? 如果你以為我想羞辱你,如果你認定我不在乎你,請透過我的言語,傾聽我們共有的情感。——魯思·貝本梅爾(Ruth Bebermeyer)
推薦閱讀:
※《紅拂夜奔》王小波
※我認為的好書—系列4《怎樣解題》《大學之路》上下《精進》《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跟任何人都聊得來》
※一個粗略人的閱讀(我們在追尋什麼)
※盤點繪本界大獎,你都知道嗎?
※寫給母親——賈平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