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拳合一(四)球勁?你們都相信嗎?
05-08
原文地址:「球勁?你們都相信嗎?」作者:孫偉
球勁?你們都相信嗎?
孫老真的沒說過球勁。讀孫老的書,一定要讀明白了比如這段:因思幼從余師李魁元先生時,先生常雲天地之理,變化無窮。晤對閑談,常提及北京有八卦拳術一門,其技之精,理之細,亦甚奧妙測,余當時存諸心中,總未得門而入.至丁亥年,因事赴京,在白西園先生處遇程廷華先生。白君與余指引相見,雲先生精通八卦拳術。初見先生練時,其意與形意拳大相懸殊。時余練形意拳方三四年功夫,於彼此之勁,不能周知,心雖愛慕,又恐與自己所練之拳氣力不和.後先生見余屢懷疑惑,極力開導拳中之理,余始免去疑心。方入手時,覺與形意拳術氣力相背,至年余功夫,兩拳之勁微覺相合.每日早習形意,晚習八卦,如是十餘年,兩拳之勁,始不分彼此,練習亦不分早晚,兩體亦覺如一。此時始悟十年前,初與先生練時,並非兩拳之勁相背,乃我身中之氣力有虧也。自此以後,每遇同道之人,不分門類,互相研究。又,十餘年,(這裡說的「又」是另一層意思的意思,而且這十年的意思,是轉折)自覺身中兩拳之勁合一,又有各家同道之人,各法相助,以至用時,起落進退剛柔伸縮,無不自如,當此之時,藝貫二家,學業精進,心中愉悅,自以為全體無所不知矣。乃至辛丑年,又遇同道張秀林,楊春甫(原文如此――編者)二君,精於太極拳學。余心又有甚愛之。及與二君互相研究,詢問此拳之勁,心中大相駭異,覺作所練兩拳之勁,又有各家之法相助,然並不能與此技之勁相符合,因此又與彼等加意研究三四月功夫,始略得其當然之理,如是復練習三四年,並不能知其底確詳細之理,後至民國元年,在北京得遇郝為真先生,先生精於太極拳學,初見面時互相愛慕.余因愛慕此技,即將先生請至家中,請先生傳授講習,三四個月功夫,此技之勁,方知其所以然之理。好多人說時間不對
其實孫老說的第一次見到程廷華,是丁亥年(應為乙亥),是1887(1875)年,當時孫老17歲(經李洪鐘先生提醒,發現這個時間搞錯了。這個提醒使我想起當年孫劍雲先生質疑這篇文章,她說,難道你老太爺連自己學拳的時間都能記錯了嗎?看來說的就是這裡的時間錯誤。我仔細查看一下紀年,應該是「乙亥」年,公曆1877年才對,當年孫老先生十五歲,河北一帶虛歲虛兩歲。可能是不是原文是手寫體,在謄清抄寫時誤寫成了「丁亥」。或者是筆誤。)也就是說孫老當年剛學形意拳3年多如是十餘年,兩拳之勁,始不分彼此,練習亦不分早晚,兩體亦覺如一。此時始悟十年前,初與先生練時,並非兩拳之勁相背,乃我身中之氣力有虧也.自此以後,每遇同道之人,不分門類,互相研究。又,十餘年,自覺身中兩拳之勁合一.又有各家同道之人,各法相助,以至用時,起落進退剛柔伸縮,無不自如,當此之時,藝貫二家,學業精進,心中愉悅,自以為全體無所不知矣.如是十餘年,兩拳之勁,始不分彼此,練習亦不分早晚,兩體亦覺如一。這是十年。後來孫老又說道:又十餘年,自覺身中兩拳之勁合一.又有各家同道之人,各法相助,以至用時,起落進退剛柔伸縮,無不自如,這裡的「又十餘年」不是又練了十餘年。這個「又」,是個助詞或者是個什麼詞。就是說還是這個十年意思有點像「而且」而且十餘年,自覺身中兩拳之勁合一.又有各家同道之人,各法相助,以至用時,起落進退剛柔伸縮,無不自如,
就是說這十幾年每日早習形意,晚習八卦,又有各家同道之人,各法相助,所以孫老覺得自己練的形意八卦合為一體也就是說當年孫老27歲左右好像記得是28左右吧大概是28歲左右,辛丑年遇楊澄浦張秀林,這時候是1901年孫老已經41歲民國初年遇到郝為真先生,是1912年孫老已經52歲呵呵,在太極拳上迷惘了十年之多十幾年,碰到郝為真才方知其所以然之理.自此以後晝夜習練,至三年豁然大悟,
所以這時候孫老覺得三拳是三元之理,三元即——地、天、人,「至三年豁然大悟,能將三家之勁合為一體,心中方無形意,八卦,太極之意。又始知三家皆三元之理,夫八卦天也,形意地也,太極人也,三家合一理也。練習之法,形意以經之,八卦以緯之,太極以和之,即聖人云: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也.余嘗自揣三元性質;形意譬如鋼球鐵球,內外誠實如一;八卦譬如絨球與鐵絲盤球,周圍玲瓏透體;太極如皮球,內外虛靈,有有若無,實若虛之理。此是三元之性質也.形象雖分三元,要不出人丹田之氣也。天地人三才,亦即太極一氣之流行也,故三家合為一體.以後好武諸君,務去彼此之見。」就是孫老比喻三拳是天地人,形意是地,內實,八卦像天,玲瓏剔透,太極像人,心中虛靈,空而不空也就是說,形意拳,表現出來本來的性質,就是誠中形外,實打實,如同鋼球鐵球說的是形意拳基本的表現的內在與形式,所以它的三元性質屬於地,實誠。八卦拳,八卦譬如絨球與鐵絲盤球,周圍玲瓏透體,說的是八卦拳像耍獅子的絨球與鐵絲盤球,圍繞著中間軸心轉動,周圍空而有物,但又玲瓏剔透,像星空圍繞北斗。所以它的三元性質像天。空兒不空玲瓏剔透,圍繞中心萬變歸一。太極拳,就像皮球,內空兒不空,內外虛靈,有有若無,實若虛之理。內有心意,外殼有棚勁不丟,
但是在不棚的基礎上,你使勁按,我有形外圈吃進去,吞,但是一棚,內中無形之實力,也就是無形之實圈發你。這就是「有若無,實若虛」。所以形意拳實中,八卦拳變中,太極拳空中,這個中不是中間的意思,大概是指真意,是一點子之三種表現變化。孫老在沒有完全理解太極拳的時候,還沒有體會到天地人三元在拳中的道理,是精練了太極拳之後,「至三年豁然大悟,能將三家之勁合為一體,心中方無形意,八卦,太極之意。又始知三家皆三元之理,夫八卦天也,形意地也,太極人也,三家合一理也。練習之法,形意以經之,八卦以緯之,太極以和之」孫老之所以出類拔萃成為一代大師,就是他把這三種拳的形質爐火純青的熔結為隨心所欲運用。變成「心中方無形意,八卦,太極之意」的出神入化,
全在於心的「一點子」運用。但要說明的是,三拳還是有各自的形式,合一是合於一身是隨心所用。三拳合一,就是指的這個,三家之理合於一理,天地人的拳理,在人也能合於一身。即都是一氣之流行「此是三元之性質也,形象雖分三元,要不出人丹田之氣也。天地人三才,亦即太極一氣之流行也,故三家合為一體」從別方面的解釋三拳合一,解釋不通的,生搬硬套什麼球勁,也是解釋不了三拳合一。孫老沒遇到郝為真,已經是形意八卦大家但是為什麼就沒有球勁?按照球勁的道理,孫老只要一接觸太極就應該明白,但為什麼困惑十幾年「此是三元之性質也,形象雖分三元,要不出人丹田之氣也」。
也就是說,孫老當年還是沒有認識到當中一點子也就是這個「一點子」才是孫老的最終認識丹田之氣我們現在的人就是太聰明了 。三體還沒站好,就知道了太多的道理,以為自己都明白。孫老說:以後好武諸君,務去彼此之見。諺云:一處不到一處迷。此言良非虛謬。吾人練藝,總要與同道中人互相研究,始能有益。」推薦閱讀:
※你不知內家拳松腰落胯,對散打摔跤的實戰幫助
※試論太極拳的技擊原理
※楊氏二十四式太極拳記憶口訣(4句28字)
※楊式太極拳的風格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