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四海皆以食為天

我的人生格言就是:吃飯那他媽的是人生頭等大事。

難道不應該是這樣嗎?從古到今,世界人民為了這檔子大事可算是盡心儘力沒少忙活了,可見我的背後有很大的事實支持。

首先就是我泱泱大中華,東南西北吃八方,主食上南米北面,口味上南甜北咸東酸西辣,什麼都敢吃,什麼都敢做,簡直超越了任何一個國家人民的想像極限。石器時代前期,我們的老祖宗比較生猛,就愛生吃,估計是比較喜愛刺身生鮮什麼的。可火一鑽出來,立馬就研究出了煲、炮、炒、煮、酒、醢、醯(醋)、酪、酢、醴一水兒的料理手法,花樣從此日日翻新。商周時期弄出了五穀雜糧,費老大勁煉出來的青銅大鼎除了祭祀那就是拿來燒酒煮肉吃。到了漢代,吃肉多了也膩了,整了些瓜果蔬菜,從外地引進了不少,胡X,西X之類的玩意,也算是吃出了進步。就這麼吃吃喝喝混到宋代,簡直不得了,僅僅小吃的名字就夠人把作文紙給寫滿三頁,皇宮裡面的孫子們瘋狂的喜歡吃羊肉,御廚一年消耗「羊肉43萬4463斤4兩」,牛肉行情也差不到哪裡去,獨獨豬肉,賤的不行。後來出了個哥們,被貶窮得沒辦法,買點豬肉,刻苦鑽研出一套獨特的烹調方法,還寫了篇豬肉頌,後來我們就有了東坡肘子吃。都這麼窮了,還是得在吃上下功夫啊。對了,杜甫也是人請他吃牛肉吃太多撐死的。現在人一提起中式大餐就想到滿漢全席,其實唐朝有個燒尾宴,也差不到哪兒去,五光十色的,光是餅的名目,就有「單籠金乳酥」、「貴粉紅」、「見風消」、「雙拌方破餅」、「玉露團」、「八方寒食餅」等七八種之多;餛飩一項,有24種形式和餡料;粽子是內含香料、外淋蜜水,並用紅色飾物包裹的;夾餡烤餅,樣子作成曼陀羅蒴果;用糯米做成的「水晶龍鳳糕」,裡面嵌著棗子,要蒸到糕面開花,棗瀉外露;另一種「金銀夾花平截」是把蟹黃、蟹肉剔出來,夾在蒸卷裡面。食單中的菜肴有32種。從取材看,有北方的熊、鹿,南方的狸、蝦、蟹、青蛙、鱉,還有魚、雞、鴨、鵝、鵪鶉、豬、牛、羊、兔等等,真是山珍海味,水陸雜陳。至於烹調技術的新奇別緻,更難以想像。這些是我書上看來的,反正我吃了這麼多年,有些手法菜名楞是聽都沒聽過,一個賽一個的會吃啊。明清就不提了,民國是文化鼎盛的時代,我最欣賞的那些大家們,不是他們學術多能耐,而是他們非常好吃,且坦坦蕩蕩地正大光明的...四處吃喝。大家們的日記里,常常便是下館子心得體會。黃侃就是典型中的典型,為了吃飯,什麼都好商量,學生請他吃飯,他就考試給滿分,蔡元培質問他,他說學生們會做人,他罵過的人請吃私房菜,菜好得很,他為了能吃到,發誓「一言不發」。真真是有脾氣,又一點脾氣都沒有。

現在倒是有很多傳統菜失傳了, 大概也就是八大菜系殘存的一點碩果,不過在港台地區又融會貫通,台灣四九年以後國民黨遷過去,五湖四海在那裡匯聚,加上當地古早味,其實也是早期的閩南口味,和一些鬼子們的東西,也就是大雜燴,四不像,並不感冒,沒有什麼研究,也就吃點滷肉飯麵線羮之類的小吃,比起台灣,同出一轍的港澳更對我口味,大多都來自廣州潮汕地區,叉燒燒鵝煲仔飯菠蘿包什麼的,小吃也當主食吃了,最愛的是葡式蛋撻,酥皮和蛋芯都比港式蛋撻帶勁。

再往下走就到東南亞了 ,總的來說這地比較中西合璧,口味都挺清爽,喜歡用魚露和各種香料,咖喱也挺多,泰國菜比較酸爽,那蝦子弄得沒得說,咖喱快趕上人印度人了,菠蘿飯也是一絕,新加坡菜就有點大雜燴,叻沙和肉骨茶比較有名,不過肉骨茶和海南雞飯一樣是我大天朝的古早味。再有就是娘惹菜,有點濃油赤醬的感覺。到了這地,海鮮是必須吃的,尤其吃不慣生猛海鮮的人,這裡料理得尚得內地人心意。

轉頭就是日本鬼子們,這幫傢伙比較矯情,弄吃的跟玩藝術一樣,能跟他們比的大概也就只有騷包的法國人了,所以這也是為啥米其林星星在日本最多,也就他們能入人家法眼。提起日本菜大概就想起和牛與魚生,再有一杯清酒和大和撫子,哎呀,人生美滿。次一點就想起壽司拉麵炸蝦天婦羅關東煮什麼的, 也不錯。大概是國土資源太貧瘠,和牛好是好,就是他媽的貴,鬼子們只好下海撈魚吃,以至於他們在海鮮料理上超過了任何一個國家,簡直是美到極致,生如夏花,當然,也很好吃。看過一個紀錄片《壽司之神》就可以感受得到日本人對於料理的精細與偏執。不得不說,刺身這玩意確實好吃。在日本還有一個和和牛一樣挺貴的東西,就是松茸,堪稱美味之至,而且齁逼貴,貴到吃松茸同等於吃茶葉蛋般榮耀的地步。這時就笑了,松茸在中國也貴,但云南那邊產量挺多的,屬於小康食品,我大天朝果然地大物博,說到這,突然想起以前看汪曾祺還是誰的文章,寫菌子的,說完松茸最後提了個「黑乎乎連蘑菇形狀都沒有了的,但切片炒肉挺好吃」,這樣的任性的把松露當做黑乎乎不知名蘑菇暴殄天物地料理掉的事情,果真是地大物博....

從日本往上面拐是棒子,沒啥好說的,以後腦殘少女們去看韓國娘炮的時候記得嘗一嘗辣白菜辛拉麵烤肉拌飯朝鮮冷麵什麼的就好,呵呵。再有他們特別喜歡吃「拉麵」,但其實他們的拉麵是速食麵。再過去就是戰鬥民族俄羅斯,老毛子們確實比較粗獷,就著伏特加吃的是啥無所謂了,我也沒怎麼吃過,曾經看見過一個作家寫的俄羅斯傳統食物,那一水兒的各種神奇的餡料的包子,看得我那叫個心驚膽戰。不過俄羅斯人喜歡吃魚,鮭魚、鯡魚、鱘魚、鱒魚,天寒地凍的,這些冷水魚類的肉那叫個結實。最後一定要吃的是黑魚子和紅湯,但也別忘了兩口伏特加。魚子流行配點法棍,但其實直接吃最為佳,不能用金屬勺子,會敗壞口味,得用木頭的,貝殼勺子最好,直接舀著吃,感受一顆顆魚子在舌頭上綻放,那鮮爽,實在是難以言狀的美。

然後過了太平洋就到美帝了,這裡是真真正正的大熔爐,而且..改變了最初的模樣,比如說披薩, 感覺是義大利的,但其實人義大利根本不樂意這麼加一水兒的餡料,吃得毫無品味。還有中國菜,餃子,左公雞之類的,的確挺讓人神傷的...而且美國佬有個叫加州卷的日本壽司,說是日本壽司,但你若到東京哪個傳統壽司店是估計沒有師傅樂意給你做的,就好比你在中國吃不到左公雞,其實這是美國佬自己發明的,出生地就是洛杉磯,原因是美國人吃不慣紫菜,於是把紫菜包飯裡面,加上牛油果美乃滋蟹肉酸黃瓜,外面還灑芝麻....這能叫壽司嘛。硬要說美國有什麼本土特色,大概除了火雞就是漢堡炸雞冰淇淋吧...還有...肯德基麥當勞。不過美帝的龍蝦還是很不錯的,個人覺得勝過澳龍。下面的南美洲的各國人民吃得比較有意思,可惜我並不是太了解,大概就是玉米和烤肉吧。巴西人特愛亂燉,叫做「腓讓」,來自葡萄牙語,就是除了大豆黑豆以外所有的豆子,做在飯裡面,或者同雞肉豬肉牛肉一塊燉,燉得爛爛的,一勺子澆飯上。小時候,我特別喜歡吃豆子燒肉,用那種干黃豆泡水後燒,拌在飯裡面吃,所以第一次見到這玩意時,讓我不得已想到了媽媽的味道,不由得感嘆有時候就是這麼神奇,在地球的另一半,另一個民族的人民和另一個半球的我通過一種食物找到了同一種歸根溯源的感覺。秘魯菜比較混搭,他們有個玩意叫做大地之鍋,就是挖個坑以大地為鍋,一堆蔬菜肉類混著香料在坑裡烤,確實還挺香,味道挺原生態的。墨西哥人的飲食受西化影響較多,但是玉米少不了,畢竟是發源地,各種吃法,都離不開玉米。阿根廷牛多,烤肉也就多,bbq愛好者們應該挺喜歡,人家那烤牛肉叫個壯觀,一眼望去地上全是烤肉架,上面都叉一頭牛,讓人聯想到了德古拉伯爵的人肉串沙場。

最後來到和中國一樣源遠流長的歐羅巴,在這之前還是得說一說愛恨情仇扯不清的亞細亞。土耳其菜作為和法國菜中國菜齊名的世界三大菜系自然有他的道理,很多中亞地區的飲食來自於他的影響,感覺新疆菜也是。土耳其菜的特色之一是,糊糊。作俑者包括土耳其酸奶,鹹鹹的,奶味很濃。還有茄子,在土耳其菜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烤熟後打成蓉。他們偏愛用奶製品調味,再者就是烤肉,土耳其旋轉烤肉的威名想必赫赫,有人把Kebab就稱為土耳其烤肉,其實Kebab是土耳其語里肉類料理的總稱,烹飪的方法包括烤、清燉、窯燒等。把羊肉或雞肉切成小塊小塊,加蕃茄與青椒用鐵串串起來在炭火上烤,就是著名的「什什Kebab」 (Shish Kebap)。土耳其菜里有許多不同的Kebab,比如窯燒Kebab以科尼亞地區的最有名。還有「伊斯坎達爾 Kebab」相傳這一種是亞歷山大發明的,做法並不複雜,只要在薄餅上澆上含蕃茄汁的嫩肉與特製酸奶,再澆上吱吱有聲的熱奶油。其他中亞地區的口味也大概如出一轍,不得不提的是阿拉伯,貝都因人有一個傳統美食,叫做烤駱駝..以前見過最大的陣仗也就牛,這駱駝還不一般,駱駝肚子裡面有一隻羊,羊肚子裡面有一隻雞,雞肚子裡面有一隻鵪鶉,鵪鶉裡面還有一顆蛋...實在是嘆為觀止。

然後是義大利,一提起義大利菜很多人都想起披薩通心粉什麼的, 其實義大利菜要博大精深去了,法國菜的前身就是義大利菜,當年義大利菜傳入法國的時候,法國人還沒學會用餐具呢。義大利菜講究原味,喜歡用芝士、橄欖油、黑橄欖、干白酪、西紅柿、蒜、香料和Marsala酒調味,羅勒迷迭香和鼠尾草也是他們的,義大利菜不管是海鮮還是肉類都挺不錯,濃濃的地中海風味。比較牛的菜大概就是佛羅倫薩牛排、羅馬魔鬼雞、那不勒斯烤龍蝦、巴里甲魚、奧斯勃克牛肘肉、扎馬格龍沙拉之類的,可惜在外地除了一些米其林餐館,尋常地方就只能吃到披薩意麵沙拉一類的,想吃義大利菜還得親自跑一趟。冰激凌也是他們發明的,順帶一提,法國牛的不行的葡萄酒也是他們先釀出來的,說義大利菜是西餐之母確實名副其實。可惜因為窮,筆者我現在能和義大利菜沾邊的只有馬蘇里拉,真是悲傷啊。法國菜就是重頭戲了,他們的葡萄酒香檳白蘭地叫的響噹噹的,我一直以來覺得,法國菜吃的不是食物,是藝術,文藻飾太盛則矯,其他也一樣,過了就不好玩了,一大盤裡面就點那麼一小塊吃的,偶爾這麼高級一下還行,過日子的話,飯可不能這樣吃。畢竟人法國人平日里也不吃法式大餐。但是也確實玩得轉,和魚子齊名的鵝肝松露都歸屬於他們,我覺得這吃的是金子,沒什麼意思,可存在即合理,吃過之後我覺得確實有他的道理,但是太貴,作為窮狗的我是不常吃得起的,只好奢望。另外比較感興趣的是蝸牛,嫩的,沒的說,最好配上切片的法棍,上面灑了蒜末烤了,香的上天入地的。甜品也溜,什麼千層蛋糕馬卡龍西多士的,小時候吃西餐挺愛吃西多士,外面裹著蛋液烤後淋上煉乳,滋味哎。另外法國人用紅酒燒的肉類挺好,應該合很多吃不慣西餐的人的胃口。

至於德國,德國人跟老毛子們差不多,在吃上面不大矯情,他們只要有香腸和啤酒就好。但是他們的香腸和啤酒確實能為他們撐起門面,那種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豪爽感覺,實在是令人難以忘懷。當面前有一紮啤酒時,總讓人想來一根慕尼黑烤白腸。跨過英吉利海峽,就是最後一站大日不落帝國,他們的飲食,實在是令人髮指..且不論熱量竟然高於美帝的早餐 ,第一次看見英國人的傳統早餐時食量大如豬的我都自愧不如了,除此之外他們有的就是紅茶和薯條...還有就是黑暗料理...巧克力茄子,仰望星空派,雜碎腸,驚喜腸什麼的....有好事者可以自行百度,簡直不知道怎麼說...所以說,貝爺出生在英國絕不是偶然。

繞了一大圈,這地球上大概各國人民都在吃上忙活了不少,走到哪裡都有好吃的,所以我說,吃飯是很重要的,大家都這麼覺得。

當然,英國菜除外。

熊不才

推薦閱讀:

少開火,30分鐘搞定4道菜,夏天晚餐就要這麼吃!
大閘蟹鄙視鏈的頂端,現在還是陽澄湖嗎?
[i·寧德] 假期餘額不足,去吃點街頭巷尾的美食回回魂!
義大利有哪些米其林餐廳推薦?
焯水的正確姿勢,你GET了嗎?【烹飪技巧】

TAG: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