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方說:智能投顧真的會是中國的下一個風口嗎
有些理念不要被他華麗的外表和絢爛的辭彙堆砌所迷惑,揭開複雜的面紗,用常理的思維來理解,往往可以看的事物的本質。
最近很火的一個概念,似乎什麼東西跟互聯網沾上邊就一下子變成了香餑餑了。互聯網理財、網貸,p2p,一夜之間,火遍全城,直到風險事件頻發才有所收斂。
智能投顧一樣,先看智能投顧的概念:(Robo-Advisor),跟很多互聯網+ 一樣,這樣是一個舶來品。
我們先不說智能。單看後半部分。
投顧=投資顧問( Investment Advisor),這裡又可以分開來說了。一邊是投資,一邊是顧問。
準確的說,目前在中國還沒有形成找專業顧問的氣候。國人習慣於免費的東西,問一下八竿子打不著的某個親戚,也遠好於花錢請一個專業的人士幫我解答。這是國人的思維,以前窮怕了,要花錢的東西天然的就會排斥。
中國人開始有錢了,消費升級的大幕拉開,花點小錢買個好的顧問服務應該是個大的趨勢。
那再說投資了。在目前的市場狂歡下,彷彿加上貌似牛博哄哄的機器智能,理財就可以變成一件輕鬆的事,彷彿任何涉足這個領域的人都可以豪擲千金躺著數錢了。
投資的世界,二八定律依舊有效,永遠不存在大多數人賺錢的市場,包括智能投資。一個鮮活的例子是,在以電腦為主導的程序化交易的世界裡,賺錢的依舊是少數公司。亘古不破的真理,全民狂歡的時刻,要麼是市場癲狂了,要麼是世界末日了。
在國外的的投資案例里,多數還是一個類資產管理公司的模式,你的錢拿進來,我們用機器的方法,合理理性的幫你去打理,賺取額外的收益,我收你的管理費用,與國內的私募基金或者公募基金模式類似。
這條路能走嗎?能走?好走嗎?看情況。
國內也不乏百億級別的私募基金公司和千億級別的基金管理公司就是例證。
國內的變身,很多淪落為帶盤的工具了,只不過是打著機器智能的噱頭。
經常身邊的例子,同樣是操作一個股票,有的人看對了不一定賺錢,有人看錯了卻賺了錢。我帶你操作,我走了,告訴了你,你卻手動干預戀戰不撤,帶著帶著就會陷入無序。成功率極低。
同時,在當前國家對於金融市場管制的體制下,資金歸集統一打理就會陷入非法集資的污名,而當前私募基金的運作又會存在許多的約束和限制,大類資產配置的路子很難走。
能走的就是提供建議這一條了,建議你怎麼分配資產,建議你的投資方向,建議你的投資期限,等等,買什麼怎麼賣什麼時候買什麼時候賣等等,只是建議的一方,即使加上機器智能了,你還是一個建議的那一方,你控制不了投資者的操作,他聽不聽你的有沒有嚴格執行都是不確定的,本身就是一個差之毫厘謬以千里的事情,不可控帶來的後果其實最後也是無序了。
理財市場最後的路子大概只有這樣才行得通,要麼我們給你全權打理你只用關注年底是賺了還是虧了,這是基金的模式。要麼我只是給你建議,主意還是的你來拿,能提高你投資時候的愉快體驗,但賺不賺錢還是得你自己來把握。
用給你賺錢的噱頭來給你提建議。成功概率極低的事情,和騙子有什麼區別呢?
推薦閱讀:
※2017.1.9-1.13復盤總結以及1.16-1.20展望
※《百萬美元交易員》觀後感
※《外匯短線交易的24堂精品課》筆記
※2016主流熱點炒作總結篇與思考篇(二)
※在我們的交易生涯中,有哪些自己認為,是走過的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