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的古往今來--通俗西藏史25

吐蕃吞併吐谷渾後,青藏高原盡在吐蕃版圖之內,吐谷渾的牧場、屬民皆歸吐蕃所有,在之後的唐蕃戰爭中,吐蕃軍隊可以就近在吐谷渾故地得到充足的補給,這也是唐朝多次進攻吐蕃終無功而返的重要原因之一。

吐谷渾滅亡後的幾年間,祿東贊為了儘快在吐谷渾領地建立吐蕃統治體系,一直留在青海地區,為此他採取了保留吐谷渾王室體系,扶植傀儡政權的方案,並與之進行姻親聯盟。同時在吐谷渾推行東岱(千戶)制,並將部分吐谷渾貴族遷移到吐蕃境內,隨著祿東贊政令的推行,青海地區的局勢漸漸平靜,幾年後當唐朝出兵幫助吐谷渾可汗復國時,青海地區盡為敵國領土,唐軍在此處已是寸步難行。

祿東贊在吞併吐谷渾的同時,他還敏銳的發現了唐朝在西域的另一個致命弱點,這就是唐朝府兵制的推行,導致其在西域能用於機動作戰軍隊偏少,歷次征伐西域軍隊均以少量唐軍為骨幹,再配以當地部族軍隊為主力組成。所以離間唐朝和西域各部族的關係,爭奪各部族的支持,是吐蕃和唐朝誰能在西域站穩腳跟的根本。篤定了這條釜底抽薪的計策後,祿東贊又開始了新的布局。

公元662(唐龍朔二年)年,吐蕃和吐谷渾的血戰尚未分出勝負,祿東贊命其子帶兵潛入安西四鎮,策動疏勒、弓月、龜茲等地的部落,秘密進行反唐聯絡。此時吐蕃到達西域的道路皆在唐朝控制之下,為了達到滲入西域的目的,吐蕃需要繞道印度河谷,出大小勃律,翻越坦駒嶺(今興都庫什山),此路可謂千難萬險,即便如此祿東贊仍毅然決定實施這個計劃,由此可見他對西域地區重要性的敏銳的判斷。

祿東贊的戰略達到了他預期的效果,西域中不滿唐朝統治的氏族紛紛作亂,唐朝一度失去了對安西四鎮治所龜茲的控制。安西四鎮的亂局再次牽扯了唐朝的注意力,這也策應了吐蕃在吐谷渾的軍事行動。

公元662年十二月,唐命蘇海政為日海道總管討伐龜茲,同時命令蘇定方滅西突厥後,唐朝分封的「興昔亡」、「繼往絕」兩位可汗協助作戰。「興昔亡」、「繼往絕」兩位可汗本有舊仇,在西域又互不隸屬,一直明爭暗鬥,此次出兵協助蘇海政更是面和心不合。當蘇海政率軍行至「興昔亡」可汗境內時,「續往絕」可汗密報蘇海政「興昔亡」可汗意欲謀反,在手下將領的攛掇下,蘇海政聽信讒言,假稱唐朝皇帝有禮物送給「興昔亡」可汗,將其誆騙到唐軍大營,連同一起到來的其他部落首領盡數斬殺。「興昔亡」可汗被殺後,其屬部鼠尼施、拔塞干兩部遠逃,被蘇海政和繼往絕可汗率兵追擊,征服了這兩個部落。

「興昔亡」可汗的被殺,震動了西域的其他部族,再加上吐蕃勢力趁機大肆宣揚「興昔亡冤案」,導致蘇海政率領的唐軍被極度孤立,周邊部落人人自危,放眼望去蘇海政身邊除了「續往絕」可汗之外竟無可調之兵,唐軍的後勤補給也成了空中樓閣。本來高宗皇帝分封「興昔亡」和「續往絕」兩個可汗在西域駐紮,且不互相隸屬,是為了讓二者互相牽制,避免一家獨大,結果蘇海政殺死「興昔亡」可汗的做法不但打破了西域突厥力量的平衡,還給了吐蕃挑撥唐朝與西域民族之間關係的口實,這導致吐蕃勢力成功的楔入西域,並漸漸扶植起了西域親吐蕃的勢力,可謂貽害無窮。

推薦閱讀:

走西藏阿里線應該做哪些準備?
你所不知道的藏族—世界之初苯教人
回憶在西藏生活的一個月(下)
如何看待2016年西藏人均GDP超越山西?
你所不知道的藏族-各地的男式耳環

TAG:歷史 | 中國歷史 | 西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