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真人秀熱潮褪去,誰在裸泳?

  為什麼中國很難像美國、英國、日本、韓國……等很多國家那樣出現長盛不衰的綜藝節目,總是匆匆播了幾季就消失?

  《我是歌手》導演洪濤的一句話,似乎能回應這個問題:我們親手培養了全世界最苛刻最沒有耐心的觀眾。

  中國電視界一直在疲於奔忙地製作新節目,用新鮮感來刺激觀眾的視聽神經。正因為如此,一旦造出一個能讓人耳目一新的好節目,中國的觀眾們就會毫不猶豫地拋棄曾經喜歡過的節目。

  如今的電視界存在著令人不安的感覺。而這隻有一個原因:電視內容實在太多了。

  真人秀熱潮褪去,誰在裸泳?

  你會發現,中國的綜藝節目總是只指代一個意思,這個意思總是變。曾經綜藝=選秀,後來綜藝=相親,現在當然是綜藝=真人秀。你最近可能已經發現了,選秀、相親起碼能讓你不斷地認識幾張新面孔,但是真人秀看來看去,好像也就是那幾個個熟悉的明星面孔在各個節目里不停串場。

  頻道眾多,競爭激烈,廣告營收的壓力使得電視行業表現出普遍性的急功近利,一味迎合奉承觀眾的策略,一旦某個類型火了,從業者們就會一擁而上。

  大多數電視台的心態是這樣的:跟著風潮走,我可能贏不了,但至少不會輸,蛋糕大了我總能切幾塊。觀眾們也會很配合地一起吃,雖然味道可能不那麼好,但也還行,誰叫我們沒吃過多少好的呢?

  導致的結果就是我們一起上陣齊心協力把蛋糕做得很難吃,大家一起吐了,然後再看看誰會冒出勇氣造出一個可口的新蛋糕,大家再跟著一起上。如此周而復始。

  以明星真人秀為例,起初讓觀眾看到大明星們作為普通人的一面,觀眾覺得新奇有趣。時間久了,這種模式就會膩了,再加上為了博眼球而胡亂剪輯,視覺疲勞的字幕,讓人雞皮疙瘩掉一地的劇本設定,都讓真人秀變成真人作秀。乍一看是不同的節目,看多了就知道是一個套路。

  相比於國外一整套節目研發與製造,節目版權和形式發售的模式,國內的節目只是注重短期的利益,如廣告收入等,沒有對節目的模式進行思考與總結,也沒有對外進行輸出過。每天喊著孵化IP,結果IP在哪呢?

  廣電政策收緊,親子真人秀成強弩之末

  近年來,親子節目成為最火爆的綜藝,捧紅了一批又一批的明星子女,他們的父母也成為娛樂圈的焦點。不過就在各大衛視紛紛上馬明星親子真人秀,欲將此類型做深入窮盡之際,廣電總局的政策利劍出鞘了。近日有消息傳出,今年國家有關部門可能將嚴格控制未成年人參與真人秀節目。多家衛視表示確已收到了相關通知,但正在播出的幾檔親子類真人秀尚未受到影響。

  總局嚴格控制未成年人參與的真人秀節目,已出台調控細則。基於以下三個基本原則:一是嚴格控制未成年人參與真人秀節目;二是不得借真人秀節目炒作包裝明星子女;三是不得在娛樂訪談、娛樂報道等節目中宣傳炒作明星子女,防止包裝造星一夜成名。

  據知情人透露,這一新規將從數量、節目內容、播出時間等嚴格控制未成年人參加真人秀,尤其提到不得借真人秀節目炒作、包裝明星子女,親子節目即將全面撤出晚間檔。單從播出時間的管控來看,若電視台重金打造的真人秀只能在白天檔亮相,似乎也意義不大了。

  據不完全統計,各衛視2016年在播及計劃播出的未成年人參與的真人秀節目約20餘檔。大部分節目均折戟沉沙,損失慘重。

  湖南衛視現象級節目《爸爸去哪兒》以及3月5日計劃播出的新節目《媽媽是超人》均涉及明星子女,不再衛視平台播出。浙江衛視的《爸爸回來了3》《小鬼來當家》《少年小鎮》三檔計劃中的節目,也均終斷拍攝計劃。

  觀眾耐心不夠的時代,電視如何留住觀眾?

  過量供應使得電視節目很難「透過喧囂,創造真正刺激的東西」,因此,找到精彩的原創故事,以及有相應的水準能把這些故事維持下去的人才,就成了電視行業的巨大挑戰。

  如今,電視在觀眾心目中變得不再珍貴,就是因為有太多電視節目了。目前,在電視節目的製作與市場營銷上投入的資金,與其所吸引到的觀眾之間的比例並不協調。

  以電視劇為例,為什麼產量越來越多,但出一部高收視的好劇越來越難?究其原因,最核心的一點就是沒有研究透觀眾心理,沒有講好一個故事。

  社會心理學上的接近性主要指親密關係雙方距離接近、喜歡與自己相關的事物和因熟悉產生喜愛的「曝光效應」。 比如《鄉村愛情》系列都是地域性很強的方言劇,劇中人彷彿觀眾身邊人,於是熟悉產生親近和喜愛,這些劇作因此在當地的收視高且持久,投資方也趁勢持續製作下去了;另一方面,這些劇作題材通俗,關乎人性,具備廣泛的群眾基礎,所以在其他地方的收視也不錯。

  接近性之「曝光效應」證實了另外一種收視現象,即觀眾對其習慣了的電視劇情節套路有偏愛,甚至「上癮」,比如《甄嬛傳》雖然以後清廷為背景,展現的是後宮嬪妃的鬥智斗勇和人生起伏,卻給了觀眾強烈的代入感;當其原班人馬再度推出《羋月傳》時,如期撩動了觀眾的觀看慾望。《亮劍》引發了「匪氣痞氣英雄」題材劇型的高產和旺銷;《潛伏》等劇作將戰爭類諜戰劇推向高潮,經久不衰;兒童對熟悉的動畫片百看不厭等。當然,事無美惡過則為災,會有審美疲勞出現,然而心理學實驗顯示,在沉寂一段時間之後,這種熟悉了的喜愛會捲土重來。

  不吵噱頭,踏實講好故事。在一個缺乏耐心的時代,這已經顯得稀有而可貴。

  結語: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興衰周期,每種節目也有自己的生命起伏,身處其中,電視人還是要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不人云亦云,不追逐隨流,在滿足觀眾的娛樂功能消費之上,做出真正有價值觀,有溫度,能打動人心的內容。

原文鏈接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極限挑戰》第二季第八期【笑容保衛戰】?
《爸爸去哪兒》第四季第一站去哪兒了?
虛擬偶像荷茲參加《明日之子》是否公平?

TAG:真人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