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聊 | 德味兒是什麼味兒?
是誰偷走了這部 Leica 的小紅點!
好吧,這個笑話已經不好笑了,畢竟現在已經有了徠卡M10,讓這部曾經站在相機界最巔峰的M-P都無奈被淹沒了,哦不!這隻能算是一次小小的衝擊,畢竟人家兩兄弟的知名度,都是很高的;有人喜歡老大的『『瘦弱』』,也有人喜歡M-P的質感;玩徠卡不論新舊品,要講每部相機的特點,各具的特色 那個最符合你的口味,最終的奧義就是:中意的就是最滿意的,也就是最好的;
還記得一位攝友閑暇時偷偷告訴我說,他們當時很多人都是抱著感興趣的心理,或者是好奇的態度,第一次也可能是很漫不經心的一次,去看待徠卡;結果...被毒德大學,刀銳奶化,抹殺到無法自拔。一時間飛沙走石,風起雲湧,猶如千軍萬馬呼嘯而過,在光影的世界裡徹底失去自我,彷彿痴迷到上癮般的著魔,更能激發人對攝影的歇斯底里;
千萬不要以為我是在開玩笑
毒德大學,刀銳奶化。
這八字何解?
「毒」即「中毒」,「德」即「德味」
「大」即「大師」,「學」即「學習了」
「刀銳」乃內行黑話「焦內如刀割般銳利」
「奶化」則可解譯為「焦外如奶油般化開」
那究竟是什麼味兒? 我們不妨聊聊看
德味兒?我覺得應該發自鏡頭
總所周知的德產讓人記憶尤新
德制的鏡頭才能作為日耳曼的驕傲
主要有:徠卡、蔡司、祿來、施耐德
當然其中以徠卡最為突出
德味兒?我覺得應該來源手工
純手工打磨、調試、組合
每一規格無不代表嚴謹、標準
德頭的做工一向不節約成本
但是除去成本、人工等消耗
光學的性能絕對不會低於售價
複雜、耗時、精緻、手感...
技術之手,締造完美
德頭也伴隨者德味兒降生
徠卡鏡片的製作
德味兒?我覺得應該是鏡頭的畫味兒
如詩如畫
詩不是中國的七言詩
是中世紀異教神話、英雄史詩
畫不是水墨山水畫兒
是文藝復興時濃厚憂鬱的油畫
徠卡M10+90/2.2 柔焦鏡頭
德味兒?我覺得應該是鏡頭的色彩味兒
德味兒的片子亮部偏暖,暗部偏冷
徠卡M9+50/2
德味兒?我覺得應該是偏暖時整體濃烈、泛黃
卻不是明澄澄的亮黃,像是陳年發酵的老黃
徠卡M9-P+50/0.95
德味兒?我覺得應該是偏冷時光澤潤雅,質感強烈
雖泛冷,卻又不寒
明暗過渡,對比適中
壓制,內斂,細緻,火候剛剛好
徠卡M262+50/2
德味兒?我覺得應該是鏡頭的油潤味兒
最玄的莫過於「油潤味兒」
什麼是「油」?
滑而細膩,影調均勻
什麼是「潤」?
色澤通透,過渡綿密
徠卡S006+70/2.5
德味兒?聽起來理解卻又說不出來
不可意會,但其實這種油潤得益於
嚴謹的光學做工與精湛的鍍膜技術
反感「德味兒」?
常有各路法師喜歡用「德味兒」跟個風
攝影論壇上儘是毫無營養的「八字箴言」
「德味兒」一詞淪為各路法師的標準技能
「毒德」也就成了一種敷衍、戲謔和諷刺
說到最後
究竟有沒有德味兒
趕緊上手試兩張就知道了
它一直都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