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必要那麼焦慮------如何正確看待代際矛盾②
接上文:
為什麼我們父母會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這類的話是對的呢?他們為什麼無法去反思呢?難道僅僅是因為沒有看過電視嗎?他們沒有獨立思考的腦子嗎?
當然不僅僅是因為電視,生產力的發展只是一方面,更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的父母長期處於封建社會下的生產關係中。
什麼叫封建社會下的生產關係呢?
就是適應封建社會的生產力所產生的生產關係結構。
這個東西我們聽了幾十年了,但書上講得很晦澀,這裡我可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在知乎上也經常舉這些例子,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翻翻我的答案。
我們傳統的封建社會是小農經濟,什麼叫小農呢?就是各自種各自的地,男耕女織,自給自足,靠天吃飯,稍微有一點災害今年可能就要餓肚子,之後交不上稅可能就得被逼得造反,長此以往,大家就會對這個規律習以為常。
(劃重點)
小農經濟為主,其他類型的經濟有嗎?也有,但發展極為緩慢,這和我國長期的封建統治思想有關,比如「士農工商」,只要從商就低人一等,這種思想到現在還有,沒有了物品交換,又如何發展經濟呢?幾乎是發展不了的,所以其實我國基本長期以來都是計劃經濟,通過中央財政撥款,利用白手套進行權力套利,實現滴漏效應。
於是乎我國長期以來就是只有農民+官僚兩個主要的社會角色。
要麼當官,要麼當民。
那麼既然農民這個社會角色存在,那麼就有一系列配套的生產關係出現,比如既然是農業經濟為主,那麼自然財政稅收上就會出現農業稅這個稅種。
(那麼會不會出現銀行呢?答案是幾乎不可能……為啥要出現銀行呢?農業經濟用不到他呀,難道往存種子嗎?錢?存起來幹啥?沒什麼用。還不如趕緊把化肥發明出來。)
而且,只要是農業就必須利用土地才能進行生產,所以在土地上也得有個說法,所以才有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確立。
封建土地所有制怎麼來的呢? 這不是皇帝平白無故想出來整人的辦法,是因為農業為主經濟只能通過這個制度作為一種生產力的分配和調節方式。
因為當這個世界都是農民為主的時候,你發明出一個資本主義,根本沒有任何控制力,大家可能慢慢的會把你的「金圓券」排擠出流通領域,反而用紅薯交易,甚至根本不交易,就直接金子埋在地下。
從這個角度我們也可以把中國傳統的生產角色分成「地主「和「非地主」兩個角色,或者叫有地階級與沒地階級。
這只是一個方面,在經濟基礎打好之後,上層建築也只能圍繞小農經濟展開,比如我們今天談論的什麼自由、民主,是根本不可能出現的。
如果你在農業經濟為主的情況下,談自由,那麼你逃出這個村子,就立馬會被狼吃掉,你還自由啥呢?…… 所以你根本不會談自由,你只談糧食,只談聽話,只談服從,只談權威,因為這個世界就適合這樣做。
於是才發明了周禮、儒家學說、孝道、三綱五常這些工具。
有些人說儒家學說是愚民用的,沒任何其他的意義。
我想問問你們,孔子得有多神?當個魯國的圖書管理員就能愚弄全中國的人了?他的智慧難道是穿越來的嗎?就算有智慧,也不能是萬能的吧?
意識形態上的問題,如果不符合生產關係的要求,就算是神仙下凡發明的愚民思想,也行不通。
意識形態這個東西,是民眾承認它,它才奏效, 你不認,立馬就失效。
所以不存在愚不愚民,只是因為儒家學說符合我們千年來的生產關係而已。
因為不符合生產關係的意識形態都被自然而然的淘汰了,所以才留下了它。
談到了意識形態,我們這個時候就可以回來看「棍棒底下出孝子」了。
為什麼棍棒底下出孝子呢?也就是說為什麼打就可以出孝子了呢?
接下來上乾貨邏輯:
按理說,無論是人還是動物被打一定想著逃啊,怎麼會更孝順呢?
這就是我們看起來最違和的地方,也就是說按照我們現在任何一個正常邏輯來看,都是「棍棒底下出逃子」。
而不是孝子。
如果我們再深入往下思考,只要父母還願意養著孩子,但是還用棍棒的話……那麼等孩子到了14-17歲,那就不是棍棒底下出孝子-------------------------------------------而是」棍棒底下出逆子」了。
當你爹打你的時候,你一伸手就把棍子搶了下來,暴力是權力的最後保障,當你熱血沸騰的看著曾經欺凌你的父母,怎麼可能會出現什麼親情?
面對打了你十幾年的父母,你想到的不是報復還能是什麼?
所有新聞中出現的被家暴對象留下的都是懦弱的眼淚。
哪會是什麼親情!
所以問題根本不在於打,而在於,打完之後你是被如何控制的。
傳統的封建社會,假設你第一次跑了,沒過3天你就會自動回來。
曾經我父親也對我說過「你看他挑食,餓他兩天就吃了」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分配食物的權力在父母手中。
你只能服從。
沒有商業發展,你不可能出去打工,你無法獲得工資,就算你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到吃的,你唯一獲得生活資料的方式就服從於你的父母,他們允許你使用他們的地,他們允許你學習種植,他們允許你種地,所以你才能吃飯,於是乎你只能變得孝順。
如果你想跑呢?那隻能餓死呀……
所以我們修改一下即可。
不是棍棒底下出孝子,而是「鉗制底下出孝子」
有人說這樣太冷血啦……
其實這樣一點也不冷血,因為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並不以我們任何一個人的意志為轉移和調整,我們才可以心平氣和的接受這個結果,而不是懷著戾氣去忍受和妥協。
所以孝順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我們的父母也不可能憑空想像出一個新的「意識形態」。
但隨著天朝大門被轟開,世界多元文化開始融合,我們才接連通過新文化運動和文化革命開始睜眼看世界。
所以到我們這一代人再面對」孝順」的這類意識形態時,才會覺得那麼不合時宜,歸根結底,是因為」孝」這個意識形態,落後了。
它不再適應我們的生產關係。
如果父母還想打孩子,那麼孩子就會跑,跑到哪裡?有法律制止這些父母,有孤兒院(雖然現在還比較落後),但這些孩子不會平白無故的餓死了,那麼如果真的選擇無底線的打孩子,他們未來一定會報復。
而如果現在的父母還試圖把20歲左右的孩子以同樣的方式禁錮在身邊,那麼直接出去工作,拉黑父母手機號就可以了。
這在之前是不可想像的,因為生產力沒有發達到那個份上。
你沒辦法租房,你沒辦法被人僱傭,你沒辦法交社保養老,你沒辦法找人接生,甚至沒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根本無法結婚。
所以其實整個代際矛盾的核心問題是生產力的發展導致的意識形態的不適應。
接下來我們來論證其他的一些不適應現代生產關係的思想。
比如催你結婚,早生孩子。
實際上我們大家的父母根本不明白為什麼要早生孩子,只是因為大家都這樣而已!
因為他們從來沒經歷過資本密集和技術密集的知識經濟時代,更別說信息時代了,傳統的農業經濟剛剛轉到二元,那麼對一個家庭經濟結構來講,權重最大的當然是勞動者的體力本身。
體力靠什麼獲得?當然是人多力量大。
怎麼才能人多?多生孩子嘛!
那麼什麼孩子體力好呢?
當然是男孩子!
順道解決了重男輕女這個問題…
總而言之,說這些父母沒有邏輯,其實還是有的,只不過這些人的邏輯不是他們本身的邏輯,而是社會遺留下一些落後的過時的邏輯,由於不符合現在社會的需要,而他們又沒什麼獨立思考的能力,只能引經據典,你說有啥道理呢?他只能說」怎麼就你特殊!」。
顯而易見,「怎麼就你特殊」,「怎麼你不反思自己?」,「你不知道養你多辛苦?」,「都是為你好!」,「你怎麼這麼嬌氣!」
這些話沒有任何說服力,所以你不可能會聽的進去。
學哲學,最講究問一個為什麼:
1, 為什麼我特殊?別人難道不特殊嗎?特殊的定義是什麼?如果我真的特殊,那麼特殊又怎麼了?
2, 你怎麼不反思自己?為什麼我要反思自己?說讓別人反思自己的人你怎麼不反思一下自己?吾日三省吾身,三思之後我發現-----------還是你的錯,不行嗎?
3, 是我讓你生我的?你自己控制不住的交配慾望把我生下來,然後還怪我沒出息?殊不知我的教育環境、生活環境、家庭背景全都是你們給的,即使怪我笨也是因為你們的基因不好才導致的,有什麼可怪我的?結果你說養我辛苦?我讓你辛苦了?即使真的很辛苦,那麼我用我自己的方式回報給你們,把貼現率算好不就行了?
4, 都是為我好?你來說說怎麼為我好了?先給我一個「好」的定義,讓我更健康是為我好,這點我認,如果你希望你的兒子是一名醫生,而我根本不喜歡學醫,那麼這叫為我好嗎?是為你自己心裡的幻想好吧?
5, 我怎麼嬌氣了?氣道高反應和哮喘你不明白就算了,還偷偷給我食物里塞入全麥麵包,你這怕不是謀殺?我不嬌氣,我忍著繼續幹活,橫紋肌溶解了你不帶我去醫院,等我開始腎衰竭了你現在開始找醫生鬧,最後你把醫生砍死了還怪人家不救我,是不是有病?
恐怕父母根本不知道如何回答這些問題,當然你可能也不會知道該這樣去問父母……
最後,希望大家可以理性的看待你和父母之間所謂的「代溝」,實際上他們都是沒文化的可憐人,因為這個世界上有那麼一批父母是不會把關係搞成這樣的。
想了解更多的社會政治經濟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XPhouyuan。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國的教育大多提及孔子卻很少提倡老子?
※為什麼寒門再難出貴子1?
※西南交大電子信息工程畢業後去電氣化局如何?
※中國從小教育不守規則
※讀過三本《日常經濟學》的人,日子都過得更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