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經驗談11 | 包攬五所常青藤大學,只為圓一個有關建築的白日夢

點擊上方 RAC設計課堂 關注我們

喜歡陸小鳳的瀟洒,也偏愛薩松細嗅薔薇的細膩。

喜歡Zumthor用真實材料去做模型的方式;也在MOMA的展覽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s 中讓我意識到比起上帝視角,由下至上的設計也好建造也好也許更加靈活也更能打動人;Eisenman的圖紙表達 ;羨慕大學裡的Pease老師,總是能與甲方、使用者、施工方保持迷之良好的關係,有著強大的換位思考的能力。

有著多面的性格並隨時有向精分發展的趨勢,一直在尋求一個平衡點。

「有的人求名,有的人求利,我求的是什麼呢?」

林思夢

威廉瑪麗學院 藝術史

GPA 3.73/4.0 GRE 333+4.0

OFFER:

耶魯大學YALE MArch1(最終去向)

賓夕法尼亞大學UPENN MArch1

康奈爾大學CORNELL March1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B MArch 1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WUSTL MArch1

哥倫比亞大學GSAPP MArch1

哈佛大學GSD MArch1 (waitinglist)


天性真的是上天最不可違逆的禮物了,我們活著就是一個不斷的了解自己的過程。我對個人、群體、以及整個大環境各因素之間的關係有興趣,也比較敏感。生活中我搬過很多次家,借住過不少別人家裡,經歷過形形色色的室友,大三第一次有了一個人住的studio,正是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人,讓我對生活和設計有了更多的思考。

對於我來說,是通過建築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來更好地認識自己和這個世界吧,就像Siegfried Sasson在他的「in me, past, present, future meet」里所說,「Since there your elements assemble.」

選擇建築是順其自然,也是性格使然。非要說的話,我是一名白日夢想家,希望能一直不斷地學習與成長,同時享受做白日夢與將概念「變現」 的過程,就像是建築從概念到圖紙的過程。


就我自己的設計過程而言(包括建築設計,物品研究,做飯等等),並不是我帶著一個成型的想法去創造某個作品,而是我問了一個問題,然後根據現有的資源找到了一個暫時性的回答。就像在寫作最後,比起「conclusion,」我更傾向於用「discussion。」並且,整個過程並不是我一個人在單打獨鬥,與導師朋友的討論,看的資料,甚至那段時間的天氣、所處位置等等,都會對最後的成果帶來影響。這也是設計吸引我的地方之一。

有句話說: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在我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驗證。

Pavilion circulaire 大三上半年的時候在巴黎參與策划了一個關於循環利用建築材料的展覽,除了最後的成品,前期的建造過程也是對外開放的。參與一個項目從設計到落地再到被使用的整個過程讓我發現造房子,就算只有二十幾平米,是一件牽涉很廣的事情。雖然之前並沒有想過要讀建築的研究生,但這種複雜性可以說讓我躍躍欲試。


實話說,大四下半學期以前都沒有考慮過把建築當作一個職業方向, 之前的學習大部分是憑著好奇心和直覺在嘗試不同的課題,在各個系裡跳來跳去。大一的時候,上過一節關於紀念性的art history freshman seminar藝術史新人研討會,到課結束還是懵的,但又好像有什麼在心裡埋下了種子。大二開始了第一節architectural studio (還是上到一半給professor寫郵件要求插班進去的),當時只是出於單純對造房子這個過程的好奇(畢竟於自己生活息息相關)。因為不會軟體也沒讀過什麼理論,做項目的時候也是憑著常識在做,最後評圖只交出了一個手繪剖面。大三選擇了去巴黎一年,前半年實習後半年在索邦念書,當時仍然掛著European studies的專業。大三結束時候要統計專業學分,發現自己不知不覺把art history的學分修掉了一大半於是就改了專業。那個暑假本來計劃好的是要去保羅蓋蒂博物館(J. Paul Getty Museum)做research調研,但最後一刻機緣巧合看到了Berkeley的inarch, 就改了計劃。

從此建築激活了我的靈感,從前埋下的種子也逐漸壯大。第一次接觸到正兒八經的architectural studio, 覺得迷之享受。大四回到學校時還是更偏嚮往art history research的方向發展,卻在寫我的honor thesis(榮譽論文)時發現自己對材料根本不了解—簡而言之research一直停留在visual culture(視覺文化)上,無法往material fabrication上推進。想了一想就決定放棄寫到一半的honor thesis。正好這時認識的小夥伴給推薦了rac, 報著試一試的心態發給了多多一些之前畫的圖,做的模型,於是和rac結下了緣分。


決定要申請後仔細翻了翻所有學校的官網,主要是看上面展示出來的作品,整個界面的感覺,以及學校對自己的定位,翻到yale作品的時候心中一動,莫名產生了一種déjà vu的感覺, 加上它「grounded visionary」的標語,較小的師生比,還有研一春季那個建造的項目,差不多心裡就這麼定了。再加上改作品集時多多幫我聯繫的笑迪也是yale畢業的外加art history的背景,跟她學習的過程中再次肯定了一把自己的選擇。


第二和第三個項目是參加gsapp intro to architecture時候做的。

開始做的時候critique並沒有說最後要做的項目,只給了場地的信息(在紐約133 St. and Broadway的鐵軌間選一個50ft的正方體),讓每個人自己設計一套測量工具+測量方式,畫出新的場地圖。據critique說,這個命題是受Marcel Duchamp的Three Standard Stoppages的啟發。

最後我的測量體系:1)相同時間內不同方向、時刻的聲音曲線像素化以後形成三個不同的尺子;2)畫板從50ft的正方形變成了不同的聲音曲線。

from Simeng Lin

from Simeng Lin

from Simeng Lin

在這個項目完成之後critique才告訴們需要根據自己出的新的場地圖設計一個sound pavilion。用途大小不限。在功能上,鋸齒形讓我想到消音房的那些凹凸不平的牆體。空間和形體上,我希望通過外部和內部節奏上的對比增強體驗的戲劇性。

from Simeng Lin

from Simeng Lin

from Simeng Lin

from Simeng Lin

這個項目是我在威廉瑪麗參加我的第一節studio時候做的,是我第一個做的跟建築有關的項目。(wm並沒有建築系,我也不是藝術系的學生,加上我的老師也比較laid-back,所以在課的性質與一般建院里的專業studio不太一樣,對完成度要求也不高。)

教授P給的命題是meditation pavilion,場地是我們學校的matoaka lake旁。項目里並沒有對功能空間形式做出任何限制(記得有同學的作品是一個巨大的露天澡堂lol)。這位教授一直喜歡讓學生在開始設計之前寫一段文字(可以是關於任何東西的)。當時我就想了想什麼樣場景會讓我感覺到最舒服,答案是置身於人群當中,但是又有自己的角落。

from Simeng Lin

設計的過程是從section開始的, 當時應該就是希望在整個pavilion中有很多相互聯通的角落。課程結束的時候我也只進行到這一步,最後的整個設計是在做作品集的時候完成的(就是根據自己之前畫的section推導出一個pavilion)。

from Simeng Lin

from Simeng Lin

如果非要給自己的學習過程按一個邏輯的話,只能說唯一不變的是想了解自己了解周圍世界的願望。往前走的時候並沒有一個確定的終點,只有回頭看的時候,才發現所有做過的事情都串在了一起,把我指向現在的努力方向。

只有一往無前的人才能堅定地前進。


歡迎關注我們的RAC官方公眾號(racstudio),關於作品集、留學、專業知識方面的問題,可私信我們的主頁菌~

weixin.qq.com/r/1ilZQWH (二維碼自動識別)

更多信息盡在RAC官方網站:www.racstudio.cn


推薦閱讀:

退歐後的英國護照,你喜歡嗎?
【經典設計】Harri Koskinen 冰塊燈
出國留學的必備物品清單
妮可萊塔·切科利設計的插畫藝術

TAG:留學申請 | 藝術設計 | 作品集portfol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