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專業的局限

一個稱職的幹部應當善於遠遠地就能發現可能存在的危機,不僅在還沒有形成威脅之前就預先化解,而且還要轉化為可以利用的發展機會。輕敵和遲鈍是商家的墳墓。

——豆豆(作家)

知乎上有很多專業都覺得前路茫茫,考慮到外語行業自身面臨的諸多挑戰,有時不禁有一種英雄相惜的喟嘆。也有人試圖探究外語專業的缺陷和不足,希望尋求破解之道。有位知友系統總結了勸退專業的特點 @張竣譽,我並非理科生,可能不適合評價所謂的四大專業,但倘若拿這幾條來對照一下外語專業,竟然也有可借鑒之處。張同學所列具體標準如下:

①行業發展停滯、緩慢、不著邊際或者壓根就是一個偽命題。

②在教育過程中不需要很高的智商情商,或者長期大量的腦力投入。

③本科課程記背為主。

④實際操作中技術較容易掌握,操作失誤不會帶來毀滅性結果,可以重做。

⑤研究工作屬於勞動密集型,幾乎可以不帶腦子。

⑥生產資料不在自己手中(腦中),而是許多個人根本負擔不起的設備。

⑦供過於求,行業飽和。

(參見:勸退與轉行:沒有什麼是普適的)

不幸的是,外語專業符合其中大部分標準。第一,行業發展緩慢,語言雖然一直都在演化,但也不至於有很大的區別。現代人雖然很少寫文言文,但閱讀簡單的文章也不存在很大障礙。雖然不至於是偽命題,發展和一日千里的行業也是比不了的。

第二條和第三條可以合在一起討論,外語專業課程以記背為主,腦力要求顯然不算特別高,但是畢竟是以交流為主,情商還是不可或缺。不過,情商難以在課堂上傳授,主要還是需要實踐。因此,外語專業學生如果情商較高,多半並非學校的功勞,可能還是源於專業特性,需要和老外打交道,長此以往鍛鍊出了溝通能力;反之,如果每日枯坐於課堂之中,溝通技巧不可能從天而降,這個領域不可避免地有所欠缺。腦力投入較多,又和外語相關的行業,主要就數口譯了,包括同傳和交傳。口譯需要思維敏捷,學習能力強,語言基本功過硬,心理素質好,承壓能力上佳,也因此有一定的准入門檻,在人工智慧出現以前是不錯的行業選擇。因此針對大部分外語專業畢業生而言,在畢業時這兩條也是符合的。

第四條,要看是什麼技術。一般的筆譯技術還是相對容易,主要還是依葫蘆畫瓢;口譯由於需要上述素質,並非對所有人都一樣容易,有一定稀缺性。但大多數情況下,口譯翻錯一句話,都不會帶來毀滅性結果。如果句句翻錯,自然是要下崗,如果偶爾濫竽充數,除了行內人士,其他人也難辨端倪,甚至不用重做,這條完美符合。第五條,且不說某些研究工作對實踐是否存在指導意義,在很多情況下外語相關的研究成果很難提高實際工作中的生產力,也是客觀事實。第六條,翻譯不能自己創造口筆譯活動,雖然生產資料也許只有紙筆或電腦,但也談不上可以自主進行生產活動,起到的還是輔助作用。第七條,這條不管是針對一般外語畢業生,還是針對口筆譯人才,都是成立的。只需看看目前的翻譯市場,自可得出這樣的結論。這幾條標準基本也是符合的。

這樣一分析,外語專業的局限也呼之欲出了。與人工智慧這種大熱相比,外語難逃工具屬性,在今天肯定也不算風口。記憶性的內容居多,腦力沒有得到有效訓練,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欠缺,沒有市場接受的硬技能,所謂溝通和情商等軟技能也不局限於這個專業本身,而且完全可以在實踐中成長鍛煉,有的剛畢業的學生溝通技能還未必比其他專業強。實際操作中簡單的溝通其他專業也很快就能上手;遇到複雜的情景,外語專業由於欠缺專業知識,也無法勝任。糟糕的交流能力和邏輯思維顯然是無法讓外語專業人脫穎而出的。這些都屬於外語專業的內生缺陷,只要過去這種學習方式和行業本身都沒有改變,這些問題恐怕會一直存在。

缺陷和不足已經很明確了,那麼,要怎麼辦?

徐小平老師說,倘若你還沒有新觀念的鐵鍬,可以給自己挖掘一條出路,別人挖出來的土就會把你埋掉。有的學校已經意識到了這樣的局限,開設了很多通識教育和演講辯論的課程,這確實能從一定程度上改善外語專業學生腦力訓練欠缺和分析能力匱乏的問題。問題在於,課程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何況有的學校並未開設這樣的課,那麼,作為外語專業的學生,要怎麼克服自身的局限,彌補自己的不足呢?

豆豆的《遙遠的救世主》中,有這樣的說法:一個稱職的幹部應當善於遠遠地就能發現可能存在的危機,不僅在還沒有形成威脅之前就預先化解,而且還要轉化為可以利用的發展機會。輕敵和遲鈍是商家的墳墓。對於外語專業也同樣如此,如果有的人面對這種漸漸出現的危機,仍然固守過去的觀念,而沒有及時適應最新的變化,輕敵和遲鈍也將成為他們的墳墓。

續集:

素問:外語專業如何與眾不同?

zhuanlan.zhihu.com圖標

註:由於各人天賦興趣不一,可能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還有學習或路徑規劃等其他問題想尋找答案,歡迎在值乎向我提問。

zhihu.com/zhi/people/86 (二維碼自動識別)

素問:人工智慧的陰影?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翻譯質檢書:葉渭渠譯《雪國》(155)
譯海點滴-什麼是正確的翻譯理念?
雅詩蘭黛的本地化:比國貨更懂中國消費者
《思想者》(查爾斯·漢迪自傳)的再版後記

TAG:外語 | 職業發展 | 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