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馭自己的情緒,才能過你想要過的生活,聰明、智慧與自信之間的關係

在過去這幾年裡,我在各地的演講接觸了上千人次的聽眾,有次講座結束後,我收到一位聽眾來信詢問我:「我並不是個聰明的人,這樣的我也能擁有自信,去過我想要過的生活嗎?」

在閱讀信內文字的當下,老實說我是有點難過的,因為這並不是一個事實,然而他之所以會擁有這樣的想法,一定是在他生命中曾經發生過什麼,讓他會如此去思考,進而這麼說,最後全然的相信自己是不聰明的。

在進入這篇文章的正題之前,我想先問問你,你覺得一般人所認知的聰明是什麼?智慧又是什麼?這兩者之間有區別嗎?

若你對這些名詞也感覺模模糊糊、懵懵懂懂,不妨先聽聽我的故事吧。

在我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台灣掀起了一股圍棋風,許多人打著,學圍棋可以讓孩子獨立思考的名號大肆招生,而那時候我的父母剛好也看到了那則廣告,於是我順理成章的開始了圍棋之路。

在整整四年紮實的圍棋訓練之下,我很快就達到了段位,成為了全國最年輕的初段棋手,在國際賽場上聲名大起......很抱歉讓你失望了,故事並不是這樣發展的。對於圍棋,我是一點天份也沒有,即使回家試圖揣摩棋譜,或是在網路上跟來自世界各地的高手廝殺,棋藝也完全沒有長進,始終停留在比沒學過的人稍微強一點的程度而已。戰略思考、洞見思維、運籌帷幄,這些當初說學圍棋可能帶來的好處,至少在國高中時,在我身上完全看不到。

當然,也不僅止於圍棋,像是大老二、麻將、五子棋、魔術方塊等等需要計算、腦內推演的技藝,我都不甚拿手,也因此以前很多長輩喜歡找我打牌,因為我總是能帶給他們不少成就(笑)。

然而這樣的我,在接觸到戰略遊戲的時候卻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不論是三對三、五對五的即時戰略遊戲,我幾乎樣樣都很拿手,也時常擔任團隊中發號司令的腳色,這並不是我的操作特別靈活,而只是因為我很懂得人性,知所進退。也許是從小就寡言的關係,我的生活方式大多都在觀察,所以能很快地辨別出每個敵手的脾氣、特質、習慣,進而做出最正確的決斷,決定何時該要集結破城、何時要打閃電快攻、何時該據城堅守。

那試問,我是聰明,還是不聰明呢?我的智慧是高還是低呢?

其實都不是,這些技藝跟智慧聰明一點關係也沒有,在傳統的觀念裡面以為,智商意味著讀寫、計算,長於考試、背誦。但現實是,高學歷的人裡邊也有在社會混得很差的,低學歷的人也有成就非凡的,因此這些都不是衡量一個人聰明或是有智慧與否的標準。

我所以為的真正標準是:

  • >你是否每天都快樂的生活
  • >你是否能從每天的生活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 >你是否能駕馭自己的情緒

我知道你在想什麼,你一定會想,這樣的人豈不也有可能是一個快樂的笨蛋而已嗎?怎麼能談得上聰明?

是的,你說到重點了,所以最後還得要加上一點:

  • >你是否正處在高效率的生活模式當中

不被情緒的力量所左右

很多學生會問我,如何分辨一個人是昏昧還是智慧,有什麼分別的方法嗎?是從他處事的手段嗎?還是他個人的豐功偉業?

其實在過去,我也常常以這些指標作為判斷的依據,然而若你把時間的軸線拉長,你會發現這些都只能稱為「短暫的聰明」,一個再有手段、再有長才的人,如果他無法駕馭自己的情緒,總是被高低起伏的情緒給左右,被喜悅給沖昏頭而忘形,被失敗重挫而鬱郁不能起,累積起來的偉業也會在短時間內就葬送掉。

就舉投資領域來說好了,看看那些暴富暴貧又暴富的股市作手(傑西李佛摩),最後的下場好的人有幾個?他們對市場的敏銳度難道差嗎?對數字的掌握度難道不夠嗎?

所以若說性格決定了一個人一生的成敗,這句話其實也只對了一半,一個人能否自知,進而駕馭自己的性格,那才是邁向成功的契機。

就舉打麻將和玩戰略遊戲的例子來說,一時之間的勝敗,或是數十場的勝敗就要判斷一個人是「聰明」或是「愚笨」是很武斷的,頂多只能說,有人比較擅長數字上的計算,有人比較擅長人性上的推演,真正的智慧也不在遊戲之內,是在遊戲之外。

你是贏了之後就興奮得睡不著覺,帶著這個驕傲去過你的生活?還是輸了之後覺得是莫大的恥辱,對那些擊敗你的人產生了敵意呢?還是你知道輸或贏都只是一種「暫時性的結果」,輸無妨、贏也無妨,你知道自己生活的重心,知道自己的弱項是什麼,所以輸了也不氣餒,知道自己的強項是什麼,勝而不驕。

這就做到了,不被情緒的力量所左右。

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環境,大多數時候是無法選擇的,但我們可以去選擇要用怎樣的方式去體驗生活。意見不合、利益衝突、立場衝突,都是每天會發生在我們生活的大小事,經濟的困難、人際關係的離合、身體狀況的興衰,也都是每個人一生都會演繹過的劇本,差別只在於有些人經歷得早一點,有些人晚一點,智慧的本質並不是催眠自己:「啊,我活在一個很美好的世界,這些事情都不會發生在我身上。」

智慧的本質是,我們已經知道了這些事情註定會發生,但在發生之前,我們已經為自己做好了心理建設、安好自己的心,用高度自覺的方式來為自己決定,我要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生活。

但是我也必須先告訴你,在你開始習慣這種思考方式之前,你會有點不適應,因為這個世界、這個社會、包含你身邊的人,他們幾乎都不是這樣在生活的。

情緒的來由

小豪是一個年約二十五六的年輕人,他現在正追求的對象小美並不喜歡他,所以他最近常為了這件事情在煩惱。但如果小豪並不知道小美不喜歡他,他還會煩惱嗎?當然不會,因為一個人怎麼可能對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而煩惱呢?

有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了嗎?

不論小美如何看待小豪,在小豪不知道的情況下,對小豪都不構成影響,但只要小豪知道了小美的想法,小豪的情緒就會隨之浮動。

因此,小豪的快樂或煩惱其實都跟小美的看法無關,而是小豪自己去創造了這個「煩惱」來困擾自己。

相同的邏輯,也可以應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某個人瞧不起你讓你不開心,除非你知道,不然你根本不會難過;某個你討厭的人升任總經理了,除非你知道他陞官了,否則你也不會感到忌妒;你的前任情人在跟你分手後閃電結婚了,除非你知道他的喜訊,否則你也依然不會感到酸楚。

所以真正的關鍵都不在「這個世界發生了什麼」,而在於你如何去解讀這件事情,針對這件事的發生,你賦予了事件什麼意義。

當然,我不是要告訴你,你應該為別人瞧不起你而感到開心,也不是要你打電話去道賀你的前任情人新婚恭喜,而是你可以就這個機會去思考:

「為什麼xxx陞官,我要選擇讓自己感覺難過?為什麼xxx瞧不起我,我就要讓自己處於憤恨當中?我選擇讓這些情緒發生,有助於我往後的生活嗎?這對我的人生會有幫助嗎?」

事件就只是事件,而你自己才是情緒的主宰,你必須要為此負責,所以當你日後又產生了類似以下的想法,例如:

  • >你讓我很火大
  • >你傷害了我的自尊
  • >你踐踏了我的真心

等等諸如此類想法時,你應該告訴自己,這些情緒都不是來自於別人施加的,而是來自於我,所以我必須要為我的情緒付上全責。

我說這一開始並不輕鬆,因為把自己的情緒責任丟給別人是很快樂的,很多人在情緒升起的時候,習慣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受害者,都是別人的錯,自己都是無辜的,接著把自己困在這些情緒的牢籠中還沾沾自喜,但這對你的生活一點幫助也沒有,也無助於讓你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結語

聰明與智慧是很相近的東西,但兩這之間駕馭情緒的能力卻是天差地別,這將大大的影響到你能不能快樂的生活,快樂又將影響到你能否用高效的模式生活,最後決定了你是否擁有自信。

成功人士並不是變態,也不是他們吃苦的能力特彆強,都不是的,他們之所以能日復一日的做那些一般人看來艱苦枯燥又耗費心力的事情,只是因為他們掌握了一些方法讓自己可以常保平靜,時時處在快樂中。

為自己的情緒負責,學著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你現在的處境,只要你願意開始試著這麼做,哪怕是一小步的改變,你的人生都會開始變得不同。

延伸閱讀:

如何避免落入阿Q精神的陷阱

為什麼閱讀別人的成功故事,自己卻更加低潮

什麼是自己


推薦閱讀:

Self compassion
為什麼女人總會覺得沒有安全感?
炸金花有什麼心裡技巧?
專欄開張,請多關照!
自殺者的獨白|祭奠我離去一年的同事

TAG:自信 | 情緒管理 | 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