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法國留學生上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

想像一下留學生的我們熟悉的一天 :

從除了麵包還是麵包的早餐開始,來到學校發現面臨煎熬的法律課,渾渾噩噩3個小時後,只能厚起臉皮向法國同學討要筆記。

課間別人三五成群,抽煙聊天,你在一旁尷尬的保持微笑。午餐時腦子想著紅燒肉,嘴裡啃著三明治,心裡還在為下周的PRESENTATION擔憂。

下午的隨堂測驗來得猝不及防,出了考場懵逼的你不得不重估自己徘徊在moyenne邊緣的成績,想起爸媽的殷切期待,不由心裡一緊。

終於回到家,你收到了銀行賬單,發現拖欠幾個月caf還未到賬。晚上,明明心裡各種焦慮,腦子卻一團漿糊,你只想打開電腦刷劇看綜藝打遊戲,熬到深夜才疲憊睡去……

異鄉的你有沒有感同身受呢?


雖然說人生在世,各有艱辛。但對於許多20歲左右,剛剛背井離鄉來到異國的留學生來講。我們所面臨的困難也許成倍超出了國內同齡人的。

我們的成長時間被快速壓縮,於是我們自嘲:求學之路?不存在的,我們走的是求生之路。但是巨大的成長需求及獨立需求下,我們難免會有不堪重負的時候,畢竟,誰還不是個寶寶咋滴?!

上述的日常是艱難的,但沒有海外生活經歷的人卻大部分對此缺乏認知。

正如例子里那樣,留學生面對的適應困難來自於語言障礙,學業壓力,交友困難,生活和經濟等多方面的壓力。留學生在這種生活狀態下所積累起的疲憊,沮喪,焦慮與各種心理壓力也難以被重視理解。

根據美國一所名校曾針對其在校中國留學生的心理健康調查顯示:45%的中國留學生都存在抑鬱癥狀,29%存在焦慮癥狀。相信大家也曾注意到,每一年都有幾例中國留學生自殺的新聞刷屏朋友圈。

在美國,加拿大等老牌留學國家,關於留學生心理適應情況的研究已不是新鮮話題,但在法國這樣相對小眾的留學國家,社會及學術界對此項問題卻缺乏關注。中國留學生已成為第二大法國留學生群體(第一大群體為摩洛哥留學生),時至今日也沒有關於中國留學生適應情況的系統研究和報告。

為什麼會選擇這樣一個論文主題呢?

首先,我自己作為中國留學生,經歷過上面提到的各種困難和壓力,有過很低潮的階段,也看到周圍的中國朋友大部分都有相似的體驗,所以對這個問題很關心。但是在跟法國人的交流中,尤其是與心理學專業的老師同學(交流),我發現他們完全不了解留學生的現狀,更沒有做過相關的研究。

我們也是法國社會的一部分,作為年輕的學者或者勞動力,我們也在為這個社會做出貢獻。然而,我們的需求都沒有被聽到,自己有一種身為邊緣群體被忽略的憤怒。作為一個有著鰥寡孤獨皆有所養的政治理念的國家,法國對於邊緣人群,例如殘障人士和其他弱勢群體的扶持到位得多。所以我覺得同為少數的我們,應該有被聆聽的權利,應該受到社會的重視和得到更完善的支持。


你認為我們也屬於邊緣群體嗎?你認為大部分中國留學生的真實生活狀態是什麼樣的 ?

是的,我是這樣認為。我們大部分是沒有在法國社會生活背景的外國人,需要經歷一個複雜的適應過程,不管是語言和文化,衣食住行,學習環境,人際交往的準則,都需要從頭學起。

從一個已經如魚得水的社會文化環境中空降到陌生的環境,我們可能會喪失了許多維持我們作為成年人自信的能力,比如自如地表達自己,和融入主流群體的能力。這種情況其實和殘障群體這樣的邊緣群體是很像的。不同的是,第一,我們失去的不是視力或者聽力,而是一些肉眼看不見的社會能力;第二,這種失去是暫時性的。這個適應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心理的適應過程。和邊緣群體一樣,我們有可能會因此產生許多自我懷疑,自卑和焦慮,進而引起各種心理壓力。社會心理學上有一種壓力叫做少數人的壓力,指的就是當我們是唯一和其他人不一樣的少數的時候,我們自然而然會有一種自己是錯的,不夠好的那個。

這會對我們在法國的生活和學習造成很大影響,因為我們每天需要處理的瑣碎的壓力和心理衝突會比普通法國人多很多,佔用了許多的精力,所以一天下來,我們即使沒有太忙,也更容易精疲力竭。

這個適應過程是不可避免的,但它同時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每個留學生都會動用他自己的內在和外在資源來尋找一個平衡,這也是為什麼心理壓力的高峰容易出現在剛來法國的最初幾年。

內在資源包括一個人自身的個性,壓力應對策略,實現自我價值的追求,精神信仰等等,外在資源最主要的來源就是社會支持,來自親人朋友的支持與幫助,或者來自其他社會團體的支持(例如學校,學聯等)。等到適應階段過去後,我們往往會迎來一個更強大的自己。相關的研究表明,留學生的心理適應程度與社會支持的程度呈明顯正關聯,即得到的外在支持越多,留學生的心理適應就越好。這也是我想要喚起社會的重視的原因之一。


在你看來,留學生適應的困難來源有哪些?是否適應就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

一些主要的困難如語言障礙,文化衝擊等都已經提到過了,但我覺得加劇這些適應過程困難的,一是社會的不理解和忽視,二是留學生們在出國前對這些客觀條件上的困難認知不夠,心理準備不足,因此當遇到困難的時候容易陷入自責和自我封閉中。

一方面,留學生的生活其實遠不是國內的親友想像的那樣美好,中國的社會主流價值觀也總是在宣揚出國的好處,但是大家對留學生生活的挑戰卻知之甚少,因此當心理狀態不太好的時候,國內的親友或多或少地難以理解我們。

另一方面,留學生們在出國前也對要面臨的適應困難和心理壓力準備不夠,甚至在出國前往往對留學生活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所以當困難來到,或者經歷壓力的時候,往往因為認不清問題的來源,而容易陷入自責,覺得是自己能力不夠。

其實,在新國家適應的過程,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遇到困難和情緒不穩都是非常正常的。認識到這一點,才有可能接受自己的脆弱時分,不再一味自責或過分強迫自己,從而與自己和解,從自卑和自我懷疑中走出來。而找回自信,恰恰是直面挑戰,成功適應留學環境的關鍵。


通過你的研究,你希望社會和留學生群體本身都應該更加了解這些困難與這個群體的生活狀況是嗎?

是的,一方面可以引起法國社會的重視。在大學裡面,完全可以設立一些幫助留學生融入的活動,例如國際學生辦公室可以組織一些帶領留學生了解當地文化的活動,或者招募法國學生當志願者,組成外國學生和法國學生一對一幫助小組,等等。這些活動並不困難,只是因為大學對留學生生活從來沒有足夠的認識,因而沒有提供及時的幫助。

另一方面,我的研究也希望能幫助中國留學生自己更了解自己所面臨的挑戰,理清思路,給予他們啟發,從另一個角度思考自己的處境,進一步思考這個適應過程的各個方面和可能帶來的影響,從而慢慢與自己和解,找到屬於自己的適應方式。

問卷調查邀請函

您是一名在法的中國留學生(準備去法國留學),您已了解我的研究目的並且可能有興趣參與我的研究調查。接下來我將為您說明這項調查的進程。

任務概述:

- 在您同意參加這項調查的情況下,您將會被問及關於您在法國留學的生活狀態和心理適應情況。在這個問卷中,您只需回答一些單選題和多選題。

- 您大概需要十到十五分鐘來完成整個調查問卷。

- 首先,您需要填寫一些基本個人信息(如年齡,性別, 留法時長等)。這項調查問卷是完全匿名,這些問題不會暴露您的個人身份。

點擊本鏈接:cn.mikecrm.com/NcOhzMz 參與調查

推薦閱讀:

巴黎閑聊第九期:異國戀,我不願只是你的電子寵物
一個案子的官司如何可以打20年,還把國家領導人都牽涉進去了
高商申請感言 | 一路走來

TAG:法國留學 | 法國 | 法國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