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一批微商是怎麼活下來的?
昨天晚上花了一點時間在今日頭條號的功能實驗室里,檢索了一下「微商」辭彙。結果發現大多數的評論都比較負相關。整體市場對微商的負面看法比較重。現在很多微商朋友自身也非常迷茫,老有人問紅旗還能打多久?
我今天逛朋友圈的時候,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發現自己朋友圈裡居然有幾個是骨灰級的微商。他們是13年14年開始在朋友圈賣珠寶,賣茶葉,賣服裝,還有個海外代購服裝和包包的。他們是怎麼存活下來的?其實稍微想一想就明白了,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徵,他們本來就是做手上產品銷售的。有些本來就線下開店、有個是在淘寶上開店的。微信對於他們來說,本來就是記錄、分享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多了一個朋友圈不過是多了一種渠道去推廣自己的產品。而推廣的對象大多是自己的朋友和老顧客。
其實研究和思考這個例子,反而可以讓我們回到微商的本源。進而回答很多人反覆糾結的一個問題:到底應該怎樣做微商?
相信很多微商代理朋友會質疑我舉的這幾個例子,他們到底算不算微商?因為這和他們對微商的理解差距太大。那麼到底什麼是微商呢?最早的起源其實就是通過微信朋友圈發圖銷售,那時還要另行打款,那就是微商。只是後來許多公司從中嗅出商機看到了風口,進行公司化、制度化,規模化運作。加上培訓激勵,逐漸壯大以後才出現2015年波瀾壯闊面膜神話。在這裡不去討論多級分銷、三級分銷、還是雲商城等各種模式,總之銷貨天經地義是微商的核心目的。即使採用發展代理模式,其最終目的也應該是銷貨,而不是為了發展代理本身賺錢。
我曾經問過一個專門在廣東地區做外貿服裝尾貨的朋友,她告訴我自己是「被微商」的。她原本是在東莞長安鎮有一倉儲式小店,以零售為主,後來也給虎門一些商家供貨,做這行30年了。早期,她發朋友圈只是把新進的款式展示一下。後來客戶帶客戶就有人主動加她,就開始了微商零售。之前她從沒想過發展代理,但是在微商風行之後,她在全國發展了20個代理。而這些代理都是2016年,她微信上的客戶要求她授權來做的。她就這樣被微商了,聽上去是不是羨慕嫉妒恨呀。
她的做法非常簡單,把這20個代理放到一個微信群里,每一次有新貨下來,她就打碼、曬單,然後由這20名代理來競購包銷。如果遇到單個代理無法包銷的大單、通路貨或者搶手貨,她就標明價格。她自己和這20名代理必須執行同樣的零售價格。她說反正只有20個代理,價格也比較好查容易控制。更有意思的是,她告訴我目前不再發展代理了。因為外貿尾貨這個行業裡頭水也很深,她不想把海外的臟衣服摻到尾貨里來賣。尾貨的質量也是有差別的,她一向只做真正的尾貨,A貨都不做。目前的20個代理有時都拿不到貨。分散在全國的代理,主要是在區域市場線上和線下結合著做,而且賣的都不錯。
這個案例幾乎就包含了所有微商的要素:產品獨特,品質優先,價格優勢,銷售為主,客戶信任為基礎,復購穩定。等等!我少說了什麼東西嗎?是的,缺了裂變。現在很多微商的教程,把裂變放在第一條,把裂變本身變為了目的。其實細想一下,裂變是上面所有微商核心要素達成以後自然而然的一個衍生結果。我們只有提高微商的核心實力,再談裂變。不能把裂變反過來,修鍊成核心實力。
這兩天在海南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可謂萬眾矚目。其實這就是中國在發展自己的朋友圈。在改革開放之初,如果那時中國舉行世界級的首腦精英論壇,你猜會有這麼多人來嗎?一定不會!只有自身強大了,才可以真正的吸粉。那麼中國主要靠什麼來吸粉呢?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靠「一帶一路」的機制。
微商之路一定可以繼續走下去。這主要依靠每個人自身的努力。許多朋友天天只想著如何加粉,如何開創新的渠道,而投入產品服務、維護老客戶的時間,精力太少。要知道深耕服務好老客戶所產生效果才叫真正的裂變。專註於自身核心能力的打造,才叫真正的吸粉。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推薦閱讀:
※張兵:社群營銷必備維度之【有介紹】
※你的引流產品是什麼?
※張兵:不僅僅要做時間管理,更關鍵是做精力管理
※知識付費APP哪個更好?得到,千聊,團練,荔枝微課,知識星球
※手握上千500人群的群主終於崩潰了,他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