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瑜伽師地論 菩薩地(1)

菩薩地從《瑜伽師地論》的卷三十五-卷五十,主要闡述菩薩是如何修行的,可以作為佛教徒修行的指南。

雖然中國的大部分佛教信徒都是信仰大乘佛教,但是對於大乘佛教的認識也基本局限於念佛。對於基本概念,比如空性、涅槃,認識極為混亂。

而學習《瑜伽師地論》能夠徹底扭轉這種狀態。

自這篇開始,我們系統講一下《瑜伽師地論》菩薩地,但是一定有不足之處,多多包涵。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四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五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種姓品第一

如是已說獨覺地。云何菩薩地。嗢拖南曰

    初持次相分  增上意樂住。

    生攝受地行  建立最為後。

  有十法具攝大乘菩薩道及果。何等為十。一者持。二者相。三者分。四者增上意樂。五者住。六者生。七者攝受。八者地。九者行。十者建立。

什麼是菩薩地呢?所謂菩薩地,就是如何一步步從凡夫最後成佛。分成十個部分

1、持

2、相

3、分

4、增上意樂

5、住

6、生

7、攝受

8、地

9、行

10、建立

這十個名詞,只是作為整個綱目,並不需要理解。

云何名持。謂諸菩薩自乘種姓最初發心。及以一切菩提分法。是名為持。

這裡首先要注意一點,就是種姓。

在印度佛教中,特別是瑜伽行派里,並沒有一切眾生皆能成佛。有些人就是不能成佛。只有菩薩種姓的人,發願菩提心,才可成佛。

所以玄奘的法相唯識宗在中國很快就在八大宗派中滅亡,這是一個原因。因為中國佛教宣揚的是一切眾生皆能成佛。

「持」就是成佛的因(或者說是能夠持續修行成佛的作用),包含三點

1、菩薩種姓

2、發菩提心

3、菩提分法,包含六度、三十七道品,作為成佛的方法。

何以故?以諸菩薩自乘種性為依止故、為建立故,有所堪任、有大勢力,能證無上正等菩提,是故說彼自乘種性,為諸菩薩堪任性持。

為什麼只有菩薩種姓才能成佛呢?因為阿賴耶識有菩薩種姓,依止他,建立無上菩提的心愿,使得有修行強大的動力,故而菩薩種姓能夠使得你發願修行、修菩薩分法,一直持續到無上菩提,這種持續的能力,就是持。

以諸菩薩最初發心為所依止、為建立故,於施、戒、忍、精進、靜慮、慧,於六波羅蜜多,於福德資糧、智慧資糧,於一切菩提分法,能勤修學,是故說彼最初發心,為諸菩薩行加行持。以諸菩薩一切所行菩提分法為所依止、為建立故,圓滿無上正等菩提,是故說彼一切所行菩提分法,為所圓滿大菩提持。

有菩薩種姓的人,發願菩提心,用六度、積累福德資糧、智慧資糧,修一切菩薩分法,三十七菩薩道品,三解脫門,最後證得無上菩提的大圓滿。

住無種性補特伽羅,無種性故,雖有發心及行加行為所依止,定不堪任圓滿無上正等菩提。由此道理,雖未發心、未修菩薩所行加行,若有種性,當知望彼而得名持。

相反沒有菩薩種姓之人,即使他要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也沒法證得無上菩提。而有菩薩種姓之人,即使不發心,也不修行菩薩道,但是潛在的,他必然能夠修成無上菩提,這種潛在的能力,是為持。

又住種性補特伽羅,若不發心、不修菩薩所行加行,雖有堪任,而不速證無上菩提;與此相違,當知速證。

但是說,如果他有菩薩種姓,但是就是不修行,那麼修成無上菩提也是很遙遠的。

又此種性,已說名持,亦名為助、亦名為因、亦名為依、亦名階級、亦名前導、亦名舍宅。如說種性,最初發心、所行加行,應知亦爾。

這個菩薩種姓,就是成佛的持、也是成佛的助、也是其因、也是其依、也是其修證的階級,也是引導成佛的前導、也是儲存佛的功德的舍宅。

雖然說的很多,實際上意思都是一樣的。

云何種性?謂略有二種。一、本性住種性,二、習所成種性。本性住種性者,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是名本性住種性。習所成種性者,謂先串習善根所得,是名習所成種性。此中義意,二種皆取。

那麼既然說道菩薩種姓,那麼什麼是種姓?

大抵有兩個含義

1、本住性種姓,就是自身六處(眼耳鼻舌身意)有成佛的可能性,他是本來具有的,自然而有

2、習所成種性,就是無始以來,熏習佛法而產生的。

兩者構成了菩薩種姓的成因。說白了,一個是先天的,一個是後天的。

又此種性亦名種子、亦名為界、亦名為性。又此種性未習成果,說名為細,未有果故。已習成果,說名為粗,與果俱故。

這個潛在的可能性,又叫做種子,又叫做界,也叫做性。這個種姓,沒有修成的時候,都覺察不了他的存在,因而說是很微細,但是一旦修成,自然能夠感知到他的存在,就是說很粗。

若諸菩薩成就種性,尚過一切聲聞、獨覺,何況其餘一切有情。當知種性無上最勝。

那麼有菩薩種姓的人,能夠勝過聲聞、獨覺,故而菩薩種姓最為殊勝。

何以故?略有二種凈,一、煩惱障凈,二、所知障凈。一切聲聞、獨覺種性,唯能當證煩惱障凈,不能當證所知障凈;菩薩種性,亦能當證煩惱障凈,亦能當證所知障凈。是故說言望彼一切無上最勝。

為什麼說很殊勝呢?

在佛法而言,有兩種凈

1、煩惱障凈

2、所知障凈

一切聲聞、獨覺只能證得第一種凈(斷煩惱),而不能認識到真實境界是怎麼樣的。故而不能說很厲害。但是菩薩就不同了,他們能夠證得真實,故而很殊勝。

註:所知障不是說讀了很多書,導致所知障。所知指的是凡夫感知到的一切,妄想執著為實有。這種障礙叫做所知障。

復由四事,當知菩薩勝於一切聲聞、獨覺。何等為四?一者、根勝,二者、行勝,三者、善巧勝,四者、果勝。

所以說呢。四個方面,說他們很牛。

1、根勝

2、行勝

3、善巧勝

4、果勝

言根勝者,謂諸菩薩本性利根,獨覺中根,聲聞軟根,是名根勝。

菩薩最牛,獨覺次之,聲聞最差。他們的根性不同。

言行勝者,謂諸菩薩亦能自利,亦能利他,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哀愍世間,令諸天人獲得勝義利益安樂;聲聞、獨覺唯行自利;是名行勝。

菩薩能夠自利利他,利益無量眾生。聲聞、獨覺只是自利,故而菩薩最為殊勝。

善巧勝者,聲聞、獨覺於蘊、界、處、緣起、處非處中能修善巧;菩薩於此及於其餘一切明處能修善巧;是名善巧勝。

聲聞、獨覺能夠在蘊、界、處、緣起、處非處中觀察無常、無我。而菩薩不僅能夠在這些方面觀察,還能善巧一切知識,對於他而言,世界沒有秘密。智慧勝於二者。

言果勝者,聲聞能證聲聞菩提,獨覺能證獨覺菩提,菩薩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果勝。

菩薩能夠證得無上菩提。而獨覺只能證得獨覺菩提。聲聞證得聲聞菩提。故而菩薩最為殊勝。

又諸菩薩有六波羅蜜多種性相。由此相故,令他了知真是菩薩。謂施波羅蜜多種性相,戒、忍、精進、靜慮、慧波羅蜜多種性相。

諸菩薩有六度的性相,由此可以知道他是真菩薩。六度為

忍辱 - 布施 - 精進 - 持戒 - 般若 - 禪定

1、布施

云何菩薩施波羅蜜多種性相?謂諸菩薩本性樂施,於諸現有堪所施物,恆常無間性能於他平等分布,心喜施與,意無追悔。施物雖少,而能均布;惠施廣大,而非狹小。

怎麼觀察呢?

這個菩薩樂善好施、對於自己擁有的財物,平等地布施自己的財物。不會給了財物以後,產生後悔的感覺。即使自己很貧窮,也能平等布施,不會因為你跟我關係好,我多給你,我討厭你,就少給,不給。心量廣大。

無所惠施,深懷慚恥。常好為他贊施勸施,見能施者心懷喜悅。

要是菩薩很窮,沒有東西布施給人,他會感覺慚愧羞愧,他常常讚歎布施,勸人布施,看見別人布施,心懷喜悅之情。

於諸尊重、耆宿、福田、應供養者,從座而起,恭敬奉施。

對於年高德劭之人或者得到聖道之人,他能恭敬奉施。

於其彼彼此世他世有情無罪利益事中,若請不請,如理為說。

對於有利益,沒有利益的事情,即使別人沒有邀請,都能把握時機,如理宣說解脫之事。此為法施。

若諸有情怖於王賊及水火等,施以無畏,能於種種常極怖中,隨力濟拔。

如果有人害怕人禍或者天災,菩薩能夠大能力,讓他免除恐懼,使他解脫出來。

受他寄物,未嘗差違。若負他債,終不抵誑。於共財所,亦無欺罔。於其種種末尼、珍珠、琉璃、螺貝、璧玉、珊瑚、金銀等寶資生具中心迷倒者,能正開悟。尚不令他欺罔於彼,況當自為。

別人委託他保管財物,他不會佔為己有。不會欠債不還。大家共有的財產,他不會因為私心,希望多佔一點。對於富人,他們的財富被壞人覬覦,菩薩會提醒他小心,不要上當受騙。菩薩尚且制止別人去欺騙別人,何況對於自己。

其性好樂廣大財位,於彼一切廣大資財心好受用;樂大事業,非狹小門。於諸世間酒色、博戲、歌舞、倡妓種種變現耽著事中,速疾厭舍,深生慚愧。得大財寶,尚不貪著,何況小利。如是等類,當知名為菩薩施波羅蜜多種性相。

這個人心量寬廣,有做大事,掙大錢的資本。不過呢。他對於聲色犬馬之色並不上心,發現自己沉溺其中,馬上感到厭煩,心生慚愧。得到大財寶,尚且不會貪著,何況蠅頭小利。如此這就是菩薩布施波羅蜜的樣子了。

2、持戒

云何菩薩戒波羅蜜多種性相?謂諸菩薩,本性成就軟品不善身語意業,不極暴惡,於諸有情不極損惱。雖作惡業,速疾能悔,常行恥愧,不生歡喜。

那麼什麼是菩薩持戒的樣子呢?菩薩雖然也有貪嗔痴,也會造業,不過呢。不會很暴烈,不會在語言上傷人,雖然造了惡業,也能很快慚愧。不會造了惡業還心生歡喜,他會常常感到羞恥之心,不生歡喜心。

不以刀杖手塊等事惱害有情;於諸眾生,性常慈愛。

更不會用武器傷害別人,性情慈愛。

於所應敬,時起奉迎,合掌問訊,現前禮拜。

對於應該尊敬的師長,他們會站立奉迎,合掌問訊,禮拜恭敬。

修和敬業,所作機捷,非為愚鈍,善順他心。常先含笑,舒顏平視,遠離顰蹙,先言問訊。

此人修和敬業,所做非常機敏,能夠善巧地隨順別人的心,常常微笑,面容親切,不會動不動就發怒,主動地問訊別人。

於恩有情,知恩知報。於來求者常行質直,不以諂誑而推謝之。

對於對自己有恩情的人,會知恩圖報,對於求自己辦事的人,不會找各種借口推脫。

如法求財,不以非法,不以卒暴。

求財之道,不用非法的手段。不會用暴烈的手段,非理性的手段去冒險。

性常喜樂修諸福業。於他修福尚能獎助,況不自為。

喜歡修持福業,對於別人修福,會鼓勵他,何況自己呢?

若見若聞他所受苦,所謂殺縛、割截、捶打、訶毀、迫脅,於是等苦過於自受,重於法受及重後世。於少罪中尚深見怖,何況多罪。

看到別人受苦,被殺縛、割截、捶打、訶毀、迫脅,他感覺比自己受苦還難受,內心非常警惕,不能因為現在的過失,造成未來的不好的結果,所以犯任何小的過失,都會覺得恐怖。

所以佛教有一句話,叫菩薩畏因,凡夫畏果。

於他種種所應作事,所謂商、農、放牧、事王、書印、算數、善和諍訟、追求財寶、守護儲積、方便出息,及以舍施、婚姻、集會。於是一切如法事中,悉與同事。

對於種種要做的事情,所謂工農商政等等事業,他都積極和他們共事。

於他種種斗訟諍競,或余所有互相惱害,能令自他無義無利,受諸苦惱。如是一切非法事中,不與同事。

但是對於勾心鬥角、損人利己、互相損害之事,卻絕不肯參與。

善能制止所不應作。謂十種惡不善業道。

他能夠制止十個不善業。

不違他命,善順於他,同忍同戒。於他事業隨彼所欲,廢己所作而為成辦。

對於戒律認可,並且有利於社會,幫助別人成就之事,他都能隨順他人的心情把事情干好,甚至會放下自己所做的事情。

其心溫潤、其心純凈,恚心、害心不久相續,隨生隨舍,起賢善心。

他的心是溫潤的,純潔的,就算起憤怒、怨恨他人之心,也能很快放棄,生起善心。

尊重實語,不誑惑他,不離他親,亦不好樂,不輕爾說無義無利不相應語。言常柔軟,無有麤獷;於己僮僕尚無苦言,況於他所。敬愛有德,如實贊彼。

尊重說真話的人,不會妄言騙人,不去離間別人的感情,不去破壞別人的感情,不去說不合道理的話。說話很和氣,對於為自己做事情的僕人,不會說一些粗暴令他苦惱的話,對於僕人尚且如此,何況他人乎?對於有道德的人,敬愛有德,如實讚歎他的道德,而不是阿諛奉承。

如是等類,當知名為菩薩戒波羅蜜多種性相。

這些就是持戒波羅蜜了。

3、忍辱

云何菩薩忍波羅蜜多種性相?謂諸菩薩,性於他所遭不饒益,無恚害心,亦不反報。若他諫謝,速能納受,終不結恨,不久懷怨。如是等類,當知名為菩薩忍波羅蜜多種性相。

什麼叫做忍辱波羅蜜呢?別人對他所做種種不利的事情,內心不起嗔恨,不會想著報復。如果對方道歉的話,他能很快接受道歉,而不會懷恨在心。這就是忍辱波羅蜜

4、精進

云何菩薩精進波羅蜜多種性相?

啥叫精進波羅蜜呢?

謂諸菩薩,性自翹勤,夙興晚寐,不深耽樂睡眠倚樂。於所作事勇決樂為,不生懈怠,思擇方便,要令究竟。凡所施為一切事業,堅固決定;若未皆作、未皆究竟,終不中間懈廢退屈。

這個菩薩,早起晚睡,發奮努力。不喜歡躺著不懂,沉溺於睡眠歡樂。對於修行要做的事情,會勇猛歡悅地實踐。不會生出懈怠之心。並且他還會運用智慧去修行,去完成這些事業。他會一直努力,不會中途放棄,直至成佛。

於諸廣大第一義中,心無怯弱,不自輕懱,發勇猛心:我今有力能證於彼。

對於證悟修行,他不會感到自卑,而是充滿自信,能夠發起勇猛心,說:我現在又有能力證得無上菩提。

或入大眾,或與他人共相擊論,或余種種難行事業,皆無畏憚。能引義利大事務中,尚無深倦,何況小事。

在大眾集會,或者與人辯論,或者做各種很難的事情,都不會膽怯畏縮。對於利益一切眾生的事情,都能精進而不感到疲倦,何況一般的小時呢?

如是等類,當知名為菩薩精進波羅蜜多種性相。

這就是精進波羅蜜。

5、靜慮

云何菩薩靜慮波羅蜜多種性相?

什麼是靜慮波羅蜜?

謂諸菩薩,性於法義能審思惟,無多散亂。若見若聞阿練若處、山岩、林藪、邊際卧具人不狎習離惡眾生,隨順宴默。便生是念:是處安樂,出離、遠離。常於出離及遠離所深生愛慕。

菩薩,對於法義能夠充分理解,深刻思維,沒有散亂。修觀之時,心不散亂,遇到一個安靜的地方,比如山林、邊遠的地方,他會這麼思考:這個地方是極其安樂的,正是能夠讓我自在修行,禪定斷離煩惱。

性薄煩惱,諸蓋輕微,粗重羸弱。至遠離處,思量自義,心不極為諸惡尋思之所纏擾。

菩薩的煩惱是微細的,貪慾,嗔恚,惛沉睡眠,掉舉惡作,疑都是非常輕微的。他在修習止觀的時候,各種障礙都不能束縛他,而是被正見充滿。

於其怨品,尚能速疾安住慈心,況於親品及中庸品。

對於怨恨自己的仇人,他都能發起慈悲心,何況親人和其他陌生人。

親屬衰亡、喪失財寶、殺縛禁閉及驅擯等諸苦難中,悉能安忍。

菩薩的親人死亡了或者喪失財寶,被人殺害囚禁驅逐侮辱,面對一切苦難都能安然面對。

其性聰敏,於法能受、能持、能思;成就念力,於久所作、所說事中,能自記憶,亦令他憶。

性情聰慧,對於正法能夠信守、領悟、思維,然後在靜坐的時候,能夠如實觀察,對於很久的事情,他都能記起來,甚至幫別人也能回憶起來。

如是等類,當知名為菩薩靜慮波羅蜜多種性相。

這就是靜慮波羅蜜了。

6、智慧

云何菩薩慧波羅蜜多種性相?

啥叫智慧波羅蜜呢?

謂諸菩薩成俱生慧,能入一切明處境界。性不頑鈍、性不微昧、性不愚痴。

菩薩帶著無始以來的所修行的智慧而來,這個智慧(俱生慧)能夠幫助他很快掌握一切知識和智慧。他很智慧,很有慧根,有能力認識到所知障,通達法無我的大智慧。

遍於彼彼離放逸處有力思擇。

這個人由於世代累世功德,能夠生在富貴家中,不過他卻不會沉溺其中,而是遠離放逸。

如是等類,當知名為菩薩慧波羅蜜多種性相。

這就是智慧波羅蜜了。

7、

應知是名能比菩薩種性粗相。決定實義,唯佛世尊究竟現見。由諸菩薩所有種性,性與如是功德相應,成就賢善諸白凈法。是故能與難得最勝不可思議無動無上如來果位為證得因,應正道理,余不應理。

這些就是六度波羅蜜了。但是能夠徹底理解,唯有世尊能夠究竟現見。但是由於菩薩有菩薩種姓,所以他能夠和六度波羅蜜相應,他能表現出善法,只要能夠刻苦修行,將來必能成就無上菩提的。

種性菩薩,乃至未為白法相違四隨煩惱若具不具之所染污,性與如是白法相應。若被染污,如是白法皆不顯現,或於一時生諸惡趣。菩薩雖生諸惡趣中,由種性力,應知與餘生惡趣者有大差別。

有菩薩種姓的菩薩,他不為四隨煩惱所染污的時候,自然已經表明他已經修行成功的。而如果被四隨煩惱所染污,那麼他也有可能墮入三惡道中,不過因為他有先天的種姓,與其他眾生是不一樣的。

謂彼菩薩久處生死,或時時間生諸惡趣,雖暫生彼,速能解脫;雖在惡趣,而不受於猛利苦受,如余有情生惡趣者;雖觸微苦,而能發生增上厭離,於生惡趣受苦有情,深起悲心。如是等事,皆由種性佛大悲因之所熏發,是故當知,種性菩薩雖生惡趣,然與其餘生惡趣者有大差別。

啥區別呢?菩薩種姓的人,雖然會墮入三惡道,不過只是暫時待一會兒,很快就能解脫出來。雖然在三惡道,但是沒有很大的痛苦,遭受小小的痛苦,就能有厭棄出離心。而其他眾生,雖然生起悲心,但是由於沒有這個種姓,他的大悲心不強,雖然菩薩種姓的人和其他眾生是有很大區別的。

何等名為種性菩薩白法相違四隨煩惱?

啥叫四隨煩惱呢?

謂放逸者,由先串習諸煩惱故,性成猛利、長時煩惱,是名第一隨煩惱性。

1、放逸。對於貪嗔痴不加約束,如果一直不管他,那麼他生起的力量會越來越強,持續時間越來越長。

又愚痴者、不善巧者,依附惡友,是名第二隨煩惱性。

2、愚痴。沒有智慧,還沉溺於假象之中。

又為尊長、夫主、王賊及怨敵等所拘逼者,不得自在,其心迷亂,是名第三隨煩惱性。

3、迷亂。因為被社會、長輩等等所逼迫,沒有自主心,內心迷亂,不得自在。

又資生具有匱乏者,顧戀身命,是名第四隨煩惱性。

4、愛命。無論是富貴之人,抑或說貧窮之人,都為生活而奔波,顧戀身命。

又諸菩薩雖具種性,由四因緣,不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就算菩薩有菩薩種姓,也因為這四種因緣,導致不能很快證得無上菩提。

何等為四?謂諸菩薩,先未值遇諸佛菩薩真善知識,為說菩提無顛倒道。如是名為第一因緣。

哪四種因緣?

1、無始以來,不聞佛法,沒有人告訴他真實的佛法。

又諸菩薩,雖遇善友為說正道,而顛倒執,於諸菩薩正所學中顛倒修學。如是名為第二因緣。

2、雖然他聽聞佛法了,但是理解錯誤,顛倒所學。

又諸菩薩,雖遇善友為說正道,於諸菩薩正所學中無倒修學,而於加行方便慢緩、懈怠、懶惰,不成勇猛、熾然精進。如是名為第三因緣。

3、雖然學習了,也理解正確了,但是修行不能精進,懶惰懈怠。

又諸菩薩,雖遇善友為說正道,於諸菩薩正所學中無倒修學,亦於加行勇猛精進,然諸善根猶未成熟,菩提資糧未得圓滿,未於長時積習所有菩提分法。如是名為第四因緣。

雖然學習了,也理解對了,也精進修行了,但是時間不夠,善根不足,菩提資糧未得圓滿。

如是菩薩雖有種性,因緣闕故,不能速證無上菩提。若具因緣,便能速證。

因此,如果受到這四個因緣,就不能很快得到無上菩提。但是如果避免了以上情況,就能很快速證。

若無種性補特伽羅,雖有一切,一切一切種,當知決定不證菩提。

但是如果沒有菩薩種姓的人,那就沒轍了,不能證得菩提。


推薦閱讀:

女朋友說要和她在一起就要學佛修佛,我該怎麼辦?
孫悟空算是佛教人物還是道教人物?
若不斷淫,修禪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飯?
佛教對於鬼神的看法和其他宗教有什麼區別?
佛教被引入中國到底帶來了什麼?

TAG:佛教 | 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