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被催婚輕生,中國父母為什麼總喜歡催婚?
文/蕭淑華
-01-
「『我根本沒有女朋友……』杭州30多歲長子被父母催婚壓垮,竟做出這種傻事!」
近日,杭州80後男子因被家裡人催婚想不開在房間燒炭自殺的新聞,再次引起網友對中國式催婚的熱議:
「我92年,男,性格內向,至今沒有談過戀愛,戀愛恐懼症,雖然有時渴望戀愛,但是,一旦有異性表示好感,就感到害怕,只會逃避,畢業三年,相親數次,現在也在被逼婚,說實話,因為逼婚的問題,我也和我爸發生不少矛盾,或許是沒有談過戀愛的原因,感覺自己對待愛情越來越不願遷就,越來越不願意輕易戀愛。」
「93年的我同樣遭遇被逼婚,理由是整個村裡的姑娘男孩跟我一樣大的都結婚了。只有我還不嫁人,前幾年催得沒那麼急,去年回家過年被催得我都害怕了,過完年出去上班以後一直都不開心,滿腦子都是在想今年如果還沒有男朋友怎麼辦怎麼回家過年,昨天晚上還做夢夢到我爸逼著我嫁給一個我都不認識的人,哭醒...」
「95年的我回家被集體催婚,一家人坐在一起就談論我啥時候找男朋友,像審犯人一樣,我到底做錯了什麼?!」
「96年的老阿姨為了躲催婚,我不要命地考研!」
「97的單身狗,親戚給我介紹對象,朋友給我介紹對象,對了,後天我老師要帶我去見她給我介紹的對象。」
「感覺現在一有話題就會扯到結婚,誰誰誰小孩都生了什麼的,一講這話題大家就又要鬧不開心,被逼去相親,其實從心理就很反感了,但是又能怎麼辦呢,試著強迫自己,也沒辦法,父母的內心期盼與我的生活憧憬產生大大的矛盾了。」
……
不知從何時開始,催婚成為了很多年輕人的噩夢,「每逢春節被催婚」道出了很多大齡未婚青年的心聲,「父母花式催婚」「租個男友/女友回家過年」更是成為近年的熱門話題。
-02-
為什麼中國父母總是喜歡催婚呢?
一、任務化的中國式婚姻
台灣學者孫隆基在其著作《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中寫道:「在集體主義文化的中國,一個人是不完整的,他甚至都不能構成存在的社會單元,如沒成過家的單身漢與大齡不婚女、瘋子等等,他們會被排斥在家族體系之外,缺乏話語權,物質利益上也會被忽視,必須結婚生子構成了一個完整家庭,然後這個家庭才會構成一個被尊重的社會單元,而存在於社會與家族體系中。」
可見,中國特色的婚戀目的不在戀愛,而在於組建家庭、傳宗接代。在中國的家族體系里,人與人的差異性不復存在,明確的自我邊界不復存在,有的只是大一統的標準。
也就是說,中國人認為自己一定要和別人活得一樣,似乎「不一樣」就意味著「不正常」。中國家長甚至覺得「孩子不正常」就意味著「自己不正常」。
所以,當自家的孩子到了適婚年齡卻還落單,又聽七大姑八大姨說「你們家孩子怎麼還沒結婚、沒生孩子呢」「他家孩子三十好幾了還沒結婚呢,我都抱孫子啦」,主流的中國家長就會感到特別焦慮,並且將這種焦慮傳遞給孩子——「你怎麼還沒結婚、還沒孩子?你知道我在村裡多沒面子嗎?」隨後,孩子們也會感覺到焦慮。
還有些家長不敢面對自己的焦慮,會說一些讓孩子內疚的話來逼婚,比如「你看人家某某某,再看看你,一個人在外地工作,爸媽多擔心啊!你要是有個孩子、有個家,爸媽就放心了。」如此一來,我們就會覺得自己沒有照顧好自己的生活,還要父母擔心,真是不孝。
有些家長甚至認為結婚只是一項必須要完成的任務,似乎沒有在合適的年齡結婚就無法完成標配人生,這時只要稍微有個鄰居過來說:「哎呀,你的女兒年紀太大,嫁不出去了。」或者「你兒子還在打光棍啊,是不是那方面有問題?」他們便沉不住氣了,就要把辛辛苦苦養大的孩子,特價處理掉——「你也就是個什麼什麼,不要再挑了,差不多就行了,趕緊結婚吧,你看看別人家……你難道要像某某某一樣一輩子單身嗎?」
對大多數中國父母而言,干預子女婚事不僅是一種普通的「習俗」,而且根本就是「政治正確」的一件事。
如果他們超然地表示不干涉子女婚姻,很有可能會讓自己變成旁人眼中的「異類」。或許你家父母並不想催婚,但七大姑八大姨的熱切和焦慮也會影響他們去關心考慮你的人生大事。殊不知,這種集體無意識的催婚往往會毀了孩子的終身幸福。
二、基於血緣關係的孝文化
中國有句古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我們來看到「孝」字的結構,上下拆分,老在上,子在下。所謂「孝」,就是「子承老」,即:「孩子要把老人背在自己身上」。「子承老」,既有承擔的意思,也取傳承、繼承之意。
正如《無後為大》一書的作者關軍所說的那樣,我國婚姻制度的實質是「建立在孝道基礎上的代際供養體系」。
何為「代際供養體系」?就是你得找個人替你養老。那個人是誰?當然要自己的親生孩子了。
中國以家族為本位的孝文化,最重視血親關係的維繫與傳承,所以在踐行過程中,是要求我們必須結婚生小孩的。
因此,父母催婚逼婚,實質上是以子女作枕墊,去填補年老時勢必會面臨的深塹,而子女以個人主權的一部分作為讓渡,去供養他們。
同時,中國父母普遍缺乏自我存在感,他們的存在感是建立在「我有後代,且有子嗣」之上的,而且孩子必須要聽我的話。我們用從人格心理學的角度來解讀,就是說:中國父母將子女看作是「擴大的自我」的一部分,他們不是把子女當作是一個獨立的人,而是自己生命的延續。
「子承老」,承的不僅是物質上的供養——養兒防老,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質量,還是精神上的控制——孩子必須按照父母的意願來做事,他們會將自己的期望、未完成的願望投射到子女身上,以此來獲得一種人生的圓滿感。
因此,中國人對生育非常重視。因為生了孩子後,通過掌控孩子的人生,似乎就可以把握自己的人生了。也就是說:「那些急於催婚而忽略孩子是否有了自我實現、有了愛情的父母,他們的人生並沒有完全地實現和展開。」
三、缺乏邊界感的中國式家庭
叔本華說:「人就像寒冬里的刺蝟,靠得太近,會被刺痛;離得太遠,又會感覺寒冷。」
再親密恩愛的人,離得太近也會不自覺地刺傷彼此,壓抑的空氣令人窒息;而離得太遠雙方又都會凍傷,冰冷的寒流籠罩著彼此的感情。
也就是說,人與人之間要有邊界感,把握好觸碰彼此生活的尺度。這份適當的距離,代表的是適如其分的關心力度,蘊含著尊重的意味。
然而,中國社會有著嚴重的集體主義化傾向,每個人與其他人之間都沒有一個清晰的權利邊界。父母子女之間、親朋好友之間、鄰居街坊之間,都嚴重地缺乏自我邊界感。我們彼此是互相融合的,而且越是親密的人之間,互相融合的程度就越深——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當一個家庭中的成員缺少自我邊界感時,就有可能理所當然地侵入他人的心理空間,被入侵者為了保護自己,自然會本能地做出種種反抗,於是就無法避免產生許多衝突。所以當父母催婚、逼婚、干預孩子婚姻和生活時,孩子自然而然就會產生阻抗心理,出現不舒服和憤恨不滿的情緒。這種讓心裡堵得慌的感受,就是父母在「為你好」的基礎上,強行攻破你的私密安全空間,侵佔「領土主權」後的不適感。
在中國的許多家庭,父母們很容易走兩個極端,動輒愛如潮湧,或者橫加干涉。看似愛意十足,其實很多都是缺乏邊界感的表現,所以培養與人之間的心理邊界感至關重要。
擁有清晰的邊界意識,不是讓我們滋生隔膜、形似疏離,而是讓我們在休戚與共、息息相通的同時,還對方以獨立的人格與彼此尊重的權利。
記得龍應台曾在《親愛的安德烈》中提到,她憎恨兒子在她面前抽煙,恨不得把煙從嘴裡拔出來,狠狠地丟向大海,同時她又不斷地做自我心理建設:「請記住,你面前坐著一個成人,你得對他像對待天下所有其他成人一樣。你不會把你朋友或一個陌生人嘴裡的煙拔走,因此,你就不能把眼前這個人嘴裡的煙拔走。他早已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個『別人』。」
我想這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間尊重界限感的最好詮釋了吧。
最好的父母之愛是尊重孩子的心理邊界,使孩子成為具備獨立自主意識的人;而不是假父母之名,剝奪他獨立思考,為自己的行為與未來負責的能力。
所以,真正具有獨立人格的父母只會希望孩子過得好,關心孩子是否獲得了愛,而不會催著孩子倉促找個人結婚,來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或者成為代際供養的工具。
本文由百年情感課堂原創出品,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後婚姻時代,婚姻對女人的價值還剩多少?
※媽媽,是你決定了兒子的婚姻幸福
※不要刻骨銘心的愛,只要相伴永久的情
※李清照:美滿的婚姻,需要這三點
※當父母不看好男朋友的條件時,要求分手,一邊是至親,一邊是愛人,如何選擇最為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