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審查,是怎樣傷害我們的創作力的
這個題目,還得從很久之前的一篇文章說起。
自媒體運營反思:第一篇沒有被頭條推薦的文章,我做錯了什麼?
大概的內容就是自己的前一篇文章沒有被頭條號推薦,小民深受打擊,於是琢磨了半天,為啥呢?
琢磨出個一二三點:題目不明,配圖不好,內容不積極。
琢磨出個一二三點之後,以後再寫的時候,就盡量避開雷區。
題目不明,後面的多加料;
配圖不好,好好修圖,不放敏感圖;
內容不積極,這點最要命。
然而要命歸要命,總不能發出來沒推薦。
所以有些內容,只好不碰,不寫了。
比起不被推薦,更可怕的是不被看見
不被推薦,至少想找還能找到,而且機器隔三差五沒準還會幫幫你做個推送。
不被看見,那就和你當時沒寫一樣了,發出什麼聲音?直接被悶死。
在寫自媒體之前,小民就知道,有些東西,憑你,是碰不得的。
尤其是自媒體上,發文之前都有審核,你怒氣沖沖,你義憤填膺,寫出來,對不起,審核直接卡死你,發不出來。
話說小民當年讀研的時候,讀的可是國際關係,政治學,可是也學過一點的。
什麼勒龐的《烏合之眾》,亨廷頓的《文明的衝突》,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小民可是都一個字一個字的啃過的。
小民當時開始寫的,也曾經想過寫這塊的。
但是看了下情況,還是算了。
費了一天工夫,洋洋洒洒自己啰嗦了一大堆,配圖排版折騰半天,發出來心裡無比忐忑,像等在產房外的爸爸,伸著脖子望:
若是「審核未通過」,怎麼辦?放棄了,一天的工夫白費了。回爐重造,怕是要改的不是一點兩點,怕是要改的,是你最想說的那個點。
若是「已發布」,也不能高興的太早,畢竟總有有漏網之魚的時候,你剛放下心,卻發現,你的文章也被放下了。
平台自有花樣翻新的千般理由,你自己心裡卻知道,到底是什麼理由。
所以呢,何必非要碰那個雷區,吃力不討好。
讀書娛樂電影遊戲比特幣,哪裡不能攛掇出一篇文章來。
你的筆,怕是寫不出你的心
然而即便是讀書娛樂電影比特幣,下筆的時候,恐怕你也得好好斟酌斟酌。
有兩個例子,A和B。
例子A,深刻,現實,但是有點黑暗,有點負能量。
例子B,真情,陽光,積極向上,滿滿的正能量。
你想讓自己寫出來的東西有點內容,有點深度,有點思辨的味道,私心想用A。
然而你想到平台說要多傳播正能量,你想到平台的推薦機制對於負能量的東西是多麼的不友好,你想到上一次這麼做的時候,演算法對你愛答不理,勉強通過,也不推給人看。
你想到,自己的晚飯還沒有著落。
算了,還是用B吧。
所以,即便是讀書娛樂電影比特幣,行文時,仍得要小心翼翼,既要拚命的討觀眾老爺的關心,又要注意不要讓平台的機器大人嫌棄。
這夾板氣,著實難受。
然而又不得不受著,你又想討口飯吃,又想表達點啥,都不容易。
自己集中寫東西之前,對審查並沒有什麼感覺,知乎上有人在討論審查如何的傷害電影的時候,確實有那麼一絲絲的不理解。
不能你拍那個,你不拍那個就好了。那麼多東西,還不夠你拍的?同樣做電影,又不是沒人做出好電影。
自己寫了幾天東西,才發覺這個想法是多麼的可笑。
你想做什麼東西,最先考慮的不是把東西做好,而是做了能不能拿的出來。
於是在交付平台之前,你自己心裏面得先把東西過一遍,從選題到觀點,從框架到細節,不合適的,不恰當的,自己先掐死。
拿不準的,一併削去。
即便如此,最後你還是得戰戰兢兢,畢竟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評判的那一槌,在平台的機器那裡。
你當然還有創造力,你當然還能寫,還能創作,還能弄出很多好東西。
然而,你的創造力已經栓上了繩子,你的筆已經帶上了鐐銬,而你自己,
早就被馴化的服服帖帖了。
推薦閱讀:
※【汪國真的現代詩】靜謐、安祥、有意境;柔情、細膩,好溫暖…
※不剪不裁一張紙,摺紙「怪才」造出世界上最複雜的「大聖歸來」
※為你而戰(劇本大綱+初步架構_SF未來)
※招納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