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收緊同業存單額度
銀行同業存單監管不斷被收緊。1月3日,有消息稱,日前央行重新設定了同業存單年度發行額度備案要求,方向進一步趨嚴。根據2018年新規,今年各家銀行同業存單備案額度將限定在去年9月末總負債的1/3,再刨除同業負債後的所得值。
為什麼要限制同業存單的規模呢?
同業存單是存款類金融機構在全國銀行間市場上發行的記賬式定期存款憑證,存款類金融機構在當年發行備案額度內,自行確定每期同業存單的發行金額、期限。可以在未來獲得利息收入。同業存單的發行是有金額要求的,發行金額不得低於5000萬。固定利率期限原則上不超過一年,浮動利率原則上是一年以上,包括一年、兩年、三年,利率都是按照shibor作為基準來定,是有信用等級較高的銀行自主報出的人民幣同業拆出利率計算確定的算數平均利率。
同業存單是怎麼賺錢的呢?
第一種:大銀行買入小銀行的同業存單
大銀行本身資質良好,吸引資金的成本低,所以資金金額大的同業存單對大銀行來說是有利可圖。
第二種:小銀行發行同業存單來買入同業資產,比如,同業理財賺取利差
最後一種:同業資產買入標的資產,吸納了小銀行大量資金的理財產品,再把錢拿去買債券等標的資產在盈利。
儘管鏈條上的每一環都會盈利,但是收益率比較低,特別是16年,市場流動性很高,但是以債券做標的的盈利都很低。銀行會發行短期的同業存單來吸納資金,在把資金投入長期的理財產品,通過期限錯配來抬高流動性利差。還有一招,叫做同業資產加槓桿,同業理財產品,買的債券收益率並不高,於是也開始創新,也嘗試自己加槓桿錯配。可是鏈條太長還層層加了槓桿,導致整個金融系統風險太高,而且鏈條里的各個環節還受不同部門的監管,所以很難監測到整個市場到底有多少風險,整個規模也不受控。
據了解,目前同業存單計入應付債券,並不納入同業負債,配置同業存單也不會納入債券投資,因此,可以有效緩解同業負債、廣義信貸增速、資本充足率的壓力。此外,同業存單的發行期限和MPA考核的時間點匹配度也較高。由於同業存單未被納入同業負債中,導致其成為中小銀行應對監管考核的工具,規模快速膨脹,引發監管套利、資金空轉等問題。
同業存單新規意味著限定存單備案額度,銀行發行存單上限明確。同業存單備案額度以及存單餘額上限必須滿足「同業負債+同業存單備案額度=1/3(總負債)」的要求。
從影響來看,後期同業去槓桿仍在路上,多家銀行面臨同業負債調整壓力,其中超標較多的幾家銀行面臨調整壓力非常大。並且,新條款此次正是要對中小銀行同業存單進行管理,疊加此前商業銀行流動性新規將存單納入多個指標進行考核,可以看出監管對於同業業務的限制愈來愈嚴格。監管去槓桿決心已定,未來若仍看不見中小銀行主動降槓桿,最終或將動用更為嚴格去槓桿政策,那麼債券市場仍面臨巨大的下跌壓力。
為引導同業存單市場規範有序發展,央行在2017年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指出,擬於2018年一季度評估時起,將資產規模5000億元以上的銀行發行的一年以內同業存單納入MPA同業負債佔比指標進行考核。分析人士表示,此次對同業存單監管政策的落地,將對銀行的負債結構產生深遠影響。央行的舉措也意味著銀行利用同業存單應對MPA考核的行為將受到約束。
央行在2017年8月末再發公告要求,自2017年9月1日起,金融機構不得新發行期限超過1年(不含)的同業存單,此前已發行的1年期(不含)以上同業存單可繼續存續至到期。分析人士認為,這意味著,未來將取消一年期以上的同業存單。不過,考慮到金融機構發行一年期以上同業存單的規模較小,市場普遍預計影響有限。而這一政策的更大意義在於,同業存單逐漸喪失其特有的優勢,上了監管「緊箍咒」的同業存單市場正在告別野蠻生長的時代。
央行統一同業存單和同業存款監管口徑的意圖早已存在,此次修改同業存款發行期限限制對接貨幣政策報告,是統一監管的第一步,縮短同業存單業務期限,有利於縮減資金流轉時間,是金融體系內部去槓桿推進的體現。
推薦閱讀:
※央行發話幣市跳水!看王福重教授怎麼說!
※央行:四個大消息!
※虛擬貨幣監管再升級,央行真的要「一刀切」?
※27家支付牌照續展 央行稱短期不再增設新機構
※央行近日推出數字貨幣為假新聞:舊聞拼接 暫無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