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戶外活動減少,如何判斷寶寶是否缺乏維生素D?

健康科普系列(一)

原創,版權你懂的

加關注,更多健康知識免費看。

冬季天氣寒冷,流感多發,很多嬰幼兒(0-3歲)缺乏戶外活動。

不能堅持戶外活動的嬰幼兒,維生素D缺乏症——佝僂病的發病率比戶外活動多的高7~8倍。

尤其在北方,冬季日照時間短,紫外線弱,佝僂病的發病率更高。

作為家長,應學會判斷佝僂病的體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佝僂病多發於3歲以內的嬰幼兒,1歲以內最多見。

佝僂病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精神癥狀和骨骼癥狀。

一、精神癥狀

佝僂病初期主要表現為精神癥狀,可持續幾周至幾個月。

1、多汗

特別是入睡後頭部汗多,與氣候、室溫、被子的薄厚均無明顯關係。

在汗液的刺激下,患兒睡眠時經常轉頭,與枕頭摩擦形成枕禿(片狀或環狀)。

2、夜驚

患兒在夜間睡眠時突然驚叫、哭喊,並伴有驚恐表情和動作:兩眼直視,手足亂動等。

同時伴有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出汗、瞳孔擴大等自主神經興奮癥狀。

通常發作時間較短,每次發作約持續1~2分鐘,並且難以喚醒。

3、易激怒

患兒可出現哭鬧不安,身體用力,面部肌肉緊張等癥狀。

以上精神癥狀因患兒不同表現有所差別,但可作為佝僂病早期診斷的參考依據。

二、骨骼癥狀

1、顱骨軟化

顱骨軟化是佝僂病的早期表現,多見於3~6個月的嬰兒。

主要表現為前囟門邊緣軟化、閉合延遲。

寶寶前囟門在出生 6 個月後逐漸骨化面積變小,到 1 周歲(最遲不超過 18 個月)閉合,被骨質取代。

後囪門在出生時已接近閉合,約在出生後 2-4 個月完全閉合。

顱骨軟化的患兒,前囟門可延遲至2~3歲才閉合。

嚴重者出現「方顱」、「鞍狀頭」、「十字頭」等癥狀。

2、出牙晚

患兒出牙可延遲至1歲,或3歲才出齊。

嚴重者牙齒排列不整齊,牙釉質發育不良,易患齲齒。

3、肋骨串珠

肋骨發生性狀改變,也可向內壓迫肺部,易患肺炎。

4、胸廓畸形

1歲以內患兒因肋骨軟化,胸廓內陷,沿胸骨下緣出現水平凹溝,稱為「赫氏溝」。

肋骨外翻

2歲以上患兒可有雞胸、漏斗胸等癥狀。

如不及時治療將難以自行恢復,必須通過手術矯正。

4、O形腿或X形腿

由於骨骼軟化,嬰兒爬行時可發生上肢彎曲,站立行走後則發生下肢彎曲。

另外,長骨骨骺端肥大,尤其是腕部、踝部,形成「手足鐲」。

三、其他癥狀

佝僂病患兒一般發育不良,神情獃滯,行走時間較晚。

6個月以下常出現肌肉痙攣或手足抽搐,大一點的患兒可出現骨痛、骨變形等。

由於胸骨畸形,呼吸運動受阻,易發生肺部感染。

患兒也常見消化系統的功能障礙。

家長如發現上訴癥狀或疑似癥狀,應及時進行相關檢查,以防延誤病情。

1、鹼性磷酸酶活性測定

鹼性磷酸酶活性升高在病程中出現較早,在臨床診斷中價值較大。

在治療期間仍需定期檢測,直至其水平恢復正常。

2、25-(OH)D3水平測定

血清25-(OH)D3水平是敏感可靠的生化指標,適用於臨床癥狀和體征不典型的患兒。

亞臨床佝僂病患兒該值顯著下降,典型的佝僂病患兒該值幾乎為0。

3、X射線檢查

長骨發育較快,癥狀較明顯,尤其是尺橈骨近腕關節處和脛腓骨近膝關節處最為明顯。

確診後應及時服用或注射維生素D滴劑並增加戶外活動,同時也要注意鈣劑的補充。

需要注意的是,切勿一時心急,給寶寶服用過量維生素D。

維生素D攝入過量可引起中毒!

維生素D中毒的劑量個體差異較大。

一般嬰幼兒每日服用2萬~5萬單位,連續服用數周或數月可發生中毒。

中毒早期出現食慾減退、煩躁、精神不振、低熱,可有噁心、嘔吐、腹瀉或便秘;

繼而出現煩渴、尿頻等;

長期慢性中毒可出現骨骼、腎、血管、皮膚鈣化,影響體格和智力發育;

嚴重者可致死。

避免維生素D缺乏、預防佝僂病最好的方法就是增加戶外活動。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還有利於骨鈣沉積。

讓寶寶沐浴在陽光下,健壯成長!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把好文章分享給身邊的人吧!

推薦閱讀:

如何判斷自己缺乏維生素
佔領科普的高地:營養學真的很簡單
【備孕飲食問題連連看】想和寶貝Say hi,先和這些飲食習慣Say bye
魚的肝臟到底能不能吃?
我們每天要吃多少東西(下)

TAG:育兒健康 | 疾病預防 | 營養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