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英語,習慣重於興趣

我們看到很多課程,都在提「快樂教學」,「愉快學法」,「讓孩子在快樂中掌握知識」等等。我們認為,這種說法是有問題的。理由如下:

  1. 任何成體系的知識,都是一個龐大的知識系統,需要學習者投入大量的時間和腦力才能真正掌握。這個過程,是一個與人類懶惰的本性相對抗的過程。所以,決定了學習的過程,不會是一個輕鬆愉快的過程。
  2. 學習的快樂,不在於學習過程中的快樂,而是學會之後的快樂。當我們在學習一門新的知識的初期階段,零散的知識點撲面而來時,這個階段的學習,是沒有任何樂趣可言的。但是,作為成年人,我們能預知學成之後的愉快感受,所以,這個預知,就是我們堅持的動力。作為成年人,學習新的知識,往往是實用主義的。所以,這個「學了可以用」的動力,足以支撐我們順利度過初期的這個艱難過程。但是,對於孩子而言,他們沒有功利心,也自然不會有一定的預知。因此,他們感受到的,往往只是枯燥的過程,而無法體會到學成之後的快樂。所以為什麼那麼多孩子並不喜歡學習。
  3. 學習是一個安靜的過程。一旦要把學習的過程做的有趣,要麼損失的是學習的效率,要麼是增加華而不實的過程,使簡單的學習過程,為了有趣而有趣。然而,學習需要靜心,不安靜的心,無法充分集中精力,反而會使學習知識的過程更加漫長。

鑒於上面的幾個問題,我們如何面對學習,如何順利度過初期的艱難期呢?

  1. 不要追求快樂的學習過程,而要追求穩定的學習習慣。幫著學生建立一個穩定的學習習慣,不管是否學習得快樂,每天堅持學習一些,讓初期的學習過程,變成一種無關乎情緒的習慣,如吃飯睡覺一樣。
  2. 學習英語為例,以語音學習入手,紮實練習每一個音素的發音要領,把每一個音素固定下來,做到張口就可以發音到位。這個過程,可能會長達一兩個月,然而,就是需要這樣的枯燥練習,養成紮實的發音基礎,也養成學習的習慣。
  3. 不要把學習過程中的快樂,建立在與別人攀比的成果上。有些學生,因為自己學的比同齡人好,或者比同班同學好,就會覺得這個科目學的很有興趣。這樣的快樂,是不健康的快樂。快樂,只應當與掌握了學的這門知識有關。

總之,學習任何知識的過程,都是一個漫長的枯燥的過程。學習的習慣,比學習的快樂更加重要。我們能感受到的快樂絕不會是枯燥學習過程中的快樂,而是學會之後的快樂。通過建立一個穩定的學習習慣,順利度過初期的枯燥期,才是學好任何知識的正路。


推薦閱讀:

怎樣成為當媽後能量爆棚,越老越值錢的人?
研究表明,一般程度的自戀是正常的,但怎麼形容特別自戀呢?
「飢餓」除了hungry,還能有什麼表達?
逼自己(也希望大家一起)學完韋氏字根詞典(6)——BELL與PAC測試
初五財神到|外刊中那些「財源廣進」的表達

TAG:英語學習 | 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