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哲】古希臘城邦——共同體中的人(2)、古代印度思想、古代中國思想概述
上一次講到了第一位哲學家泰勒斯和其提出的始基(urstoff)與「萬物為水」的哲學思想。這次將緊承其後,一直談到前蘇格拉底哲學為止,並附帶概述古代印度思想和古代中國思想。
與泰勒斯同被稱為米利都學派、處於同一時代的兩位自然哲學家阿納克西曼德(Anaximander)與阿納克西米尼(Anaximenes)從泰勒斯的前提假設出發,提出了相同的問題,但結論迥異。
阿納克西曼德認為始基是apeiron,不定者,其在時間與空間上都沒有邊界,與道家「道」的思想有相似之處。其出發點是為了反對泰勒斯所提出的觀點:因為按其邏輯任何事物都可以轉變為任何事物,假定某種東西為始基,就成了邏輯上任意的事情。這樣的討論與經典的物理時空觀和狹義相對論的討論有些相似,轉變是相對的,想要找到絕對的參照物是不可能的。然而阿納克西曼德提出的修正意見並不完美,它用非感性來描述感性,從實驗科學的角度來講是一種損失,甚至是年代倒錯。他並不試圖提出一種經驗科學,而更多的目的在於找出反對泰勒斯的理論論據。
阿納克西米尼關注的是泰勒斯理論的另一個弱點,其並未對水轉化為其他分化的狀態的過程加以解釋。因此,他斷言氣是始基,其通過冷卻成水,進一步冷卻成冰和土;被加熱時則變成了火。阿納克西米尼理論的貢獻在於它提到了後來被稱為四元素的實體:土、氣、火和水。
古希臘哲學再進一步發展則到了赫拉克利特、巴門尼德、芝諾那裡。赫拉克利特被稱為「晦澀者」,他常用晦澀但意味深長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米利都學派的學者都儘可能遠離神話的東西,但赫拉克利特則截然相反。在一些殘篇里,他稱那些不明事理的人就像聾子,「人在場而又不在場。」更多的是諸如「那位在德爾斐發神讖的大神不說話,也不掩飾,只是暗示。」「自然喜歡躲藏起來。」「太陽不越出它的限度;否則那些愛林尼神——正義之神的女使——就會把它找出來。」等等富有直覺和想像的語句。此外,赫拉克利特還因其為戰爭作辯護而廣為人知:「戰爭是萬物之父,也是萬物之王。」這一點進一步討論將在其與巴門尼德的觀點對立中進一步闡述。
而關於巴門尼德,他可以看作是第一個理性主義者,也是第一個提出二元論的哲學家;但是其二元論的討論過於偏向於一個方向以致於我們稱他是一個一元論的代表。巴門尼德和其學生芝諾的哲學立場接近於畢達哥拉斯的理性主義。
現在重回主要的哲學發展脈絡,赫拉克利特與巴門尼德在哲學上的主要推進作用在於他們對之前的哲學的基本預設提出了質疑與修正,而兩者提出的觀點剛好是對立的。
赫拉克利特說萬物都處於不斷的變化或流動之中。這是一種邏輯上不可能的主張,因為我們要使討論成為可能,對象必須得明確且至少持續一段時間。實際上赫拉克利特說的是:
萬物處於流動狀態之中,但是變化是根據一種不變的規律(logos)發生的,這種規律包含了對立面的相互作用,並且這種方式作為一個整體創造出了和諧。
赫拉克利特將基礎的實體從始基換到了邏各斯(logos),邏各斯是多樣性中隱蔽的統一性。上文提到的戰爭與衝突(polems)還有在殘篇里提到的關於」一切事物都將換成火「的描述都可以看成是它對於萬物的基本原則的探索。
巴門尼德則說沒有任何東西是處於變化中的,同樣這也是有條件的。思路如下:
A 凡是【存在】的,是【存在】著。
凡不是【存在】的,不是【存在】。
凡是【存在】的,可以被思想。
凡不是【存在】的,不可以被思想。
B 變化蘊含著某物進入是【存在】的狀態,以及某物不再具有【存在】的狀態。
這樣變化預設了非是非存在,其無法被思想。因此,變化在邏輯上不可能。說巴門尼德是第一個理性主義者的原因在於此:他對於邏輯上的不可能和感覺上的存在,堅定的選擇了前者——理性是正確的,感覺在欺騙我們。在此基礎上,他因此建立了一個不可調和的分野,也就是二元論。如下:
芝諾作為巴門尼德的學生更多的是表明相反的學說(變化是可能的)會導致邏輯悖論,俗稱反證法。最為著名的便是芝諾的烏龜。
赫拉克利特與巴門尼德同屬於第二代哲學家。在第三代哲學家中,恩培多克勒和阿拉克薩格拉又被稱為居中的哲學家——他們嘗試在赫拉克利特與巴門尼德之間進行調和。
恩培多克勒考慮四元素為不可變化的原始實體——火、氣、水、土,外加起分裂作用的力量(恨)與起統一作用的力量(愛)。阿那克薩格拉持相似觀點,不同的是他考慮原始實體與屬性一樣是無窮的,且只考慮一種力量」心靈「,它將驅動變化朝向一個目標(telos)。
上述兩位哲學家向我們展示了自然哲學向德謨克利特及其原子論學說的過渡階段。
讚美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其原文表述為」天才的構造「,因其假說與近代的化學理論驚人的相似。始基在這裡是不可分割的微小粒子,它們在空虛中運動,且僅受機械方面的規定。
但是放在當時,其僅僅是作為眾多自然理論之一——過於抽象的事物並不在當時被很好的接受,亞里士多德談論的可以觀察道德事物水土氣火則更多的被人推崇。當然,到了文藝復興期間,古典物理學的發展卻是依託於德謨克利特理論的。
到此為止,我們已經學習了三代的古希臘哲學家,分別是:第一代泰勒斯、阿納克西曼德、阿納克西米尼;第二代赫拉克利特、巴門尼德;第三代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薩格拉、德謨克利特。
畢達哥拉斯學派研究的是結構和形式或數學關係,他們相信數學結構是所有事物的基礎。但是這樣的理性主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宗教神秘主義與以數學為基礎的理性主義並肩存在著,他們把數學理解為通過理性而指向理性之外、通往某種神秘之物的東西。眾所周知的畢達哥拉斯定理在那時被提出來;同時,與巴門尼德相似,他們也提出了二元論的觀點:
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畢達哥拉斯學派支持了一種社會的等級劃分,有洞見的人應當占統治地位;我們還看到一種要求禁慾生活方式的倫理學,這是一種身心之間的區別,一種對靈魂轉世的信念。
對前蘇格拉底哲學的敘述到此為止。
浪漫時期對印度的特徵的描述是熱情,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與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對其進行了詳細的描述。
對印度哲學的簡單闡述從幾本著作出發。
首先是《奧義書》,其與柏拉圖的對話類似,其涉及智者與其學生之間的教學關係。它的核心談論點在於出生與死亡的永恆的」圓舞「——轉世學說,或者輪迴。其部分內容假定自我(atman)是一種恆久的實體,且與種姓制度中的婆羅門(Brachman)是同一的。婆羅門即是絕對的、無所不包的、絕對的。是這樣的,自我變得絕對了,只有在滿足這樣的條件下才能獲得重生。印度哲學的核心便是苦行、逃離、救贖(moksha)、業(karma)。業是一個人的行動,再生為婆羅門還是草芥取決於業。
所有印度哲學都圍繞業即行動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講,《奧義書》將種姓制度進行了合法化:每個人的種姓地位都是先前行動的結果。那麼如何獲得對」業「的控制呢?我們的慾望必須在知識之火中化為灰燼。同樣是通過苦行和瑜伽進行的。
其次是佛教哲學。」佛「意為」覺悟者「。在這裡,moksha被稱為nirvana(涅槃)。佛陀有個絕妙的筏子比喻,一個人必須過一條危險的河,他收集樹枝,將它們製成筏子,渡完河後,他認為筏子太有用了,便一直頭頂著它,把它帶走。這樣的比喻是十分巧妙的:哲學是一個重要的工具,而不只是某種珍藏之物。
佛陀的思想看起來是消極的:擺脫生命的苦難只能通過否定生命的意志而獲得。同時它否定了《奧義書》關於自我的觀點:世界是一個過程,而非實體。我們所經驗到的僅僅是每一時刻構成我們人格的轉瞬即逝、倏然而往的意識形態。
《薄伽梵歌》(上天之歌)是史詩《摩訶婆羅多》的一部分。更多的它被看作印度教的基本文獻。其內容主要還是繼承於《奧義書》。
有關中國哲學首先談的是孔子。中國文明是一種取向於傳統的經書文化,而非公共話語文化,更多注重的是實踐與實用。在另一本書《中國古代思想史》中會有詳細介紹,待我重讀那本書時再詳細匯總吧。
和印度哲學最大的不同是中國古代哲學主導的是適應世界而非逃離世界,和蘇格拉底一樣,孔子將個人作為關注點。
還有就是道家哲學,其特點是神秘主義和整體論的思想,而《道德經》被認為是對中國自然哲學或存在哲學的一個貢獻。道家哲學與古希臘哲學有一些相似之處,除了道與阿納克西曼德提出的apeiron相似外,老子與赫拉克利特都似乎預設了一個確保有序存在的宇宙正義原則。總體來說,老子是以與前蘇格拉底自然哲學家相同的方式來接近實體的問題的。
下一次講述智者派。
推薦閱讀:
※《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讀書筆記
※被環境困擾而影響決策?那是你不知道這點
※再讀《少有人走的路》
※永劫回歸和輕如鴻毛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