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墓室壁畫之——漢魏時期
墓室壁畫作為中國傳統壁畫的重要一翼,它一般繪於墓室的四壁、頂部以及甬道兩側。墓室壁畫的內容多是反映死者生前的活動情況,也有神靈百物、神話傳說、歷史故事、日月星辰以及圖案裝飾,目的主要是說教和對亡者的紀念或者希望死者在冥間能過上好日子。
墓室壁畫
秦始皇統一六國,接過戰國諸子陰陽五行、道家神仙思想,生作尋仙之游,死起厚葬之風,他那滿藏奇器珍怪的陵寢,即是「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地下宮殿。漢承秦制。漢武帝尤敬鬼神,更熱衷於神仙方士之言,長生久視之術,進一步掀起了「視死如視生」的時代風尚。漢代將先秦以來的魂魄觀念、神仙信仰、陰陽學說和天人感應等思想再加整合與創造,形成了一套集功能、習俗乃至思想觀念為一體的葬制葬俗以及與之相配合的圖像。
西漢前期的壁畫墓經考古發掘的有兩座,即廣州象崗山南越王墓和河南商丘柿園芒碭山樑王墓,墓主人均係分封一方的諸侯王。南越王墓葬年代在漢武帝元朔末至元狩初年(公元前122年前後),墓葬規格雖高,但繪飾壁畫卻甚為簡單,僅在石門、前室四壁及頂石上發現了朱、墨兩色繪出的雲紋圖案,沒有發現具有主題內容的壁畫。屬於西漢前期的典型壁畫墓,當數芒碭山樑王陵。芒碭山西漢梁王陵 位於河南商丘市東約90公里處,陵墓係「斬山為郭,穿石為藏」的大型多室崖墓 。主室前區頂部繪一條蜿蜒長達5米、首南尾北的巨龍,頭角身翼,龍舌捲銜怪獸,左右畫朱雀、白虎,或為四靈的早期形式。梁王墓壁畫色彩濃麗,形象誇張,具有很強的裝飾意味,壁畫圖像明顯還帶有楚地繪畫風格的痕迹。
墓室壁畫
西漢後期代表性的壁畫墓,集中在洛陽和西安兩地。洛陽地當歷史上的中原腹地,又為九朝故都,歷史文化遺存豐厚。洛陽考古發掘的西漢後期壁畫墓有,燒溝61號壁畫墓,卜千秋壁畫墓,淺井頭壁畫墓等。壁畫分布在主室頂部、前後山牆和隔樑上,有一磚一畫的形制,也有多磚拼繪的橫幅式構圖,還有塑繪結合的畫面。壁畫題材多見驅儺逐疫,祥瑞升仙以及歷史人物,圖像真實地反映了西漢時期的喪葬觀念和社會習俗。
洛陽以西的西安,曾是西漢王朝和新莽時期的都城,當時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在渭水兩岸的京畿陵區分布有這個時期高規格的墓葬, 目前已發現西漢時期的壁畫墓,重要者有西安交通大學附小西漢晚期墓、西安理工大學壁畫墓和西安南郊曲江池1號墓。二十八宿天象圖按內外圓分別構畫,內圓畫流雲、金烏太陽和月中玉兔蟾蜍,外圓畫青龍、白虎、朱雀、黃蛇和與之相配的二十八宿, 附帶用人物、動物形象來標識各宿的名稱。圓環外繪彩雲翔鶴。後壁繪羽人持靈芝引導墓主靈魂升天,下有鹿鶴。壁畫構圖飽滿,色彩明麗斑斕。所用雙線填色的方式和勾連紋樣的組合形態,也可看出前後相繼的風格脈絡。
墓室壁畫
王莽篡立改元,推行新政,喪葬制度與習俗略有改變。屬於這一時期的壁畫墓以陝西千陽漢墓、咸陽龔家灣1號墓、洛陽金谷園新莽壁畫墓、偃師辛村壁畫墓為代表。壁畫題材在西漢四靈祥瑞、引魂升仙的圖像基礎之上,又增加了宴飲庖櫥、車馬遊獵、樂舞百戲、神仙偶像等新的內容並呈現流行的趨勢。
西漢的喪葬習俗和墓葬壁畫經過王莽朝的轉變,在東漢厚葬糜費風氣日漸盛行之際,原已具備表達喪葬功能的壁畫圖像得到進一步地拓展,宣揚死者生前殊榮的圖景與仙國盛宴的圖像成為裝點墓室普遍熱衷的題材。
墓室壁畫
中原北方地區的東漢壁畫墓集中在河南、河北及周邊地區。河南發現有洛陽北郊石油站壁畫墓、洛陽機車工廠壁畫墓、洛陽西工壁畫墓 、洛陽第3850號壁畫墓、洛陽偃師杏園村壁畫墓、 新安鐵塔山壁畫墓、洛陽朱村漢魏壁畫墓、密縣打虎亭2號畫像石壁畫墓、密縣后土郭1、2、3號畫像石壁畫墓、滎陽萇村壁畫墓;河北有望都1、2號壁畫墓、安平逯家莊壁畫墓;其它地區陸續發現的東漢壁畫墓有:山西夏縣王村壁畫墓、山東濟南青龍山壁畫墓、江蘇徐州黃山隴壁畫墓;安徽亳縣董園村1、2號畫像石壁畫墓。
繁榮的中原地區文化在絲綢之路開通以後的設郡屯田和漢末板蕩之秋的移民風潮之際,傳到河西、遼陽等邊疆地區,因此這個時期邊疆地區的壁畫墓也呈現出較濃厚的中原文化特點。河西漢魏壁畫墓主要分布在武威一地。
同屬邊地的內蒙古,在托克托與和林格爾兩地先後發現有東漢時期的壁畫墓。
推薦閱讀:
※由大同墓葬探析遼墓壁畫服飾
※柏孜克里克石窟壁畫(六)—《中亞古寺出土壁畫》1948年
※柏孜克里克石窟壁畫(五)—《中亞古寺出土壁畫》1948年
TAG:壁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