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廂鎮最後的鹽町其歷史可追逐到雍正時期
金廂沿海純手工曬鹽的,可能就剩下這裡了:頂蕉園村最後的鹽町。
製鹽,說到底是一個水分蒸發的過程,曬鹽人靠天吃飯,要趁天晴不落雨時,幫助加速這一緩慢的演化。天越熱,曬出的鹽愈好。因為這一點,鹽農們時刻不敢怠慢。烈日當頭,他們卻頂著最毒的太陽出門曬鹽。每年酷暑時,是鹽農們最忙碌的日子。
不同於現日我們常吃的精鹽,海鹽雖以潔白著稱,卻微微發青海鹽鮮美,是細鹽所遠不能及。宋朝大詞人周邦彥《少年游》描述道:「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指破新橙」
池邊完全乾透的結晶鹽花
旁晚時分,可以收鹽了
『 白花花的鹽蠻好看 』
這是大自然的饋贈,也是勞動者辛苦與智慧的結晶
這裡的鹽町在天公做美的情況下,每天共曬出約100市斤的鹽。這鹽可以腌鹹菜、鹹魚、鹹蛋,也可燒菜,賣給人家每市斤1.50元,比精製鹽便宜一些。每年只有4月底到10月中的100天是晴天可曬鹽,每年曬鹽也就收入1萬多塊錢,所以很多人家放棄了曬鹽,改做其他生計了。
也許,我們以後再也看不到這種場景了!
任何一種形式的文化,只有在生活著,而非被表演著,才有延續的可能。
(歷史老照片)中國人烹飪調味,必先用鹽,五味之中,咸為首。在中國,鹽起源的時間遠在五千年前的炎黃時代,使用海水製鹽。因此,沿著中國的海岸線,曬鹽,是一種十分古老的行當。流傳千百年的曬鹽技藝,是一塊文化的「活化石」。
(歷史老照片)波平如鏡,鹽白似雪,一望無垠的鹽田一直延伸至海邊,明媚的陽光里,村民們手持鹽耙,在結晶池中旋鹽。這幅優美的畫面只存在於頂蕉園村老林三四十年前的記憶中了。
(歷史老照片)老林曬鹽的鹽町,位於陸豐市金廂鎮的頂蕉園村。因金廂自古以來是產鹽基地,鹽稅是歷代朝廷的重要稅賦。雍正二年(1724年),石橋場分出小靖(晴)鹽場。明朝時朝廷在碣石設衛,在金廂設所,此處是當時的陸豐三大鹽場之一小晴鹽場,廠是小晴鹽場倉庫,鹽課司衙 門也設在此處,官路廠村由此而來。所以說,鹽町什麼時候存在的,當地人也不得而知。老人仍依稀記得,幾十年前,這一路的海岸線上,鹽町星羅棋布。他們採用的傳統日晒製鹽工藝,經過世代的傳承和發展,形成了蓄海水——湮鹽田——過濾製鹽滷水——曬鹽——收鹽等幾道工序。旋鹽,是生產高品質食鹽的關鍵環節,曬鹽人需手持鹽耙,在結晶池中反反覆復地旋鹽。
(歷史老照片)累了池埂上一歇,困了草苫子一裹,這就是曬鹽人的秉性,這就是曬鹽人粗曠的胸廓。成年累月忙活在鹽田,風吹日晒,皮膚黧黑粗糙,此外,風濕病成曬鹽人的職業病,水靴也一年穿壞好幾雙,滷水腐蝕,腳後跟經常列出幾道口子。
(歷史老照片)曾經的魚鹽為鄉業,然而,時代的巨輪轟隆隆向前開,和許多古老的職業一樣,它們也難逃被淘汰的命運。
(歷史老照片)如今,絕大多的鹽町已經變成蝦蟹池,有的已經蓋成了房子。食鹽價格低廉,加之效率更高的機械化生產早已替代了家庭作坊,年輕人幾乎全部外出謀生,一開始鹽町大半被荒棄,後來陸陸續續的開闢成了蟹池,現在這裡是僅存一處鹽町啦。老林已年屆六旬,孩子已經成人,分別在廣州、深圳等地打工。無一人通曉曬鹽,他和老伴始終不願意放棄幹了大半輩子的事,留在故鄉,守著幾畝鹽町。作為『老實人』的老林堅持下去,其實只有他知道自己在執著什麼,只是這種感情無法用言語言說。老林有時也想,借著金廂旅遊熱,將鹽町圍起來,開發成景點。但他更清楚的是,數十米遠處的高樓,會迅速的四處蔓延,蠶食最後的鹽町。。。
【本文整理來源:汕尾旅遊_汕尾旅遊網__汕尾__紅海灣__紅海灣旅遊攻略__騰途旅遊】,騰途旅遊網—游汕尾必備的旅遊指南書。
小廣告走一個: 更多汕尾(海陸豐)的人文習俗、特色美食介紹。可以搜索關注微信公眾號「騰途旅遊網」
推薦閱讀:
※2017年最新+最全,新房簽約流程
※陸豐大塘村的文化底蘊
※陸河客家特色習俗還福
※必吃!汕尾夾李子 開胃又好吃!
※學兩招,讓你趁火打劫買房!
TAG:惠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