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的樓市

我是九八年去的廣東。之後幾年的上海樓市,說實話我並不了解。略有疏誤。

1998~2001年的上海樓市,它主要做了幾件事;

一) 減稅

這件事在今天看來,或許覺得不可思議。但的確是高宗朝的德政之一。

按照改開前的稅法,不動產的轉讓,需要交5.55%的營業稅和20%的個人所得稅。

在90年代末,最重要的就是把這二項稅收給免了。而使得不動產交易,只需要交契稅。

雜費方面,98年上海買房子,還要強行辦「律師費」「公證費」二筆收費。金額大概是房款的2%左右。

在德政下也被取消。

其後,上海市政府還二次減稅。契稅先是減半到1.5%,然後再度減半到0.75%

這使得二手房的全部交易成本,僅僅就0.75%!

輕徭薄賦,在任何一個朝代,都是德政之本。

凡認為「交易」會導致房價漲高的,那是徹底的謊言,污衊,一派胡言!

二) 確權

所謂的「可售公房不可售,不可售公房可售」。相信肯定繞彎了一堆的人。

90年代末做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是「確權」。

原本,上海有多種,大量,不同的物業。

有公租房,房改房,可售公房,不可售公房,企業分房,商品房,外銷房,土地劃撥房,經濟適用房,廉租房,使用權房,小產權房…………

90年代末做的一件重要的事,是「確權」。

不管什麼類型的產權,盡量格式化成「商品房」。統一發放房產證。

而「商品房」,顧名思義是以市場經濟挂帥,以價格為導向。

它就是一種商品,自由地在市場上買賣。

商品房就是商品。交易的唯一媒介是「貨幣」。

「確權」的過程,其實也就是一種「去特權」「去管制」的過程。

嘆息的是,十幾年後的今天。

唉,喝咖啡。

三) 內外銷房並軌

「金融危機」對上海的經濟並沒有太大的影響,除了口頭上。

唯一動蕩的,或許是古北社區。

99年時,上海的房產分為「商品房」和「外銷房」。

普通人可以買商品房,外國人只能夠買外銷房。

「金融危機」風暴襲來,土著商品房市場基本沒受影響。

而「外銷房」跌得七零八落。

當時外銷房有二個致命缺點;

1)貴

2)小眾市場

其中「貴」是致命的。2000年時,盧灣的一手新盤,不過賣4500~6000.

而古北的「外銷房」普遍都是2000美金/m。

除了「貴」之外,它還是「小眾市場」。

因為古北在上海地圖上,是靠近機場,一個非常遙遠的地方。遠離市中心。

古北的房子,在土著眼裡,是一文不值的。

別說2000美金。你打個盧灣的四折,或許我們考慮考慮。

因此當「金融危機」襲來時,香港人台灣人拋售房產。

這個時候,下面是沒有「承接」的。

他的價格是斷崖式下跌。一口氣跌到1200美金/m。

在這個時候,又出現了一批人。

因為古北的租金還可以。有一些財團大肆收購「名都城」,然後全職做出租。

租金回報可以到10~12%,成為上海灘一段傳奇。

然並卵。房地產這一行,決戰在買賣。租賃是小錢。

終究賺不了多少。

90年代末隨著「商品化」,將所有物業類型統一到商品房的市場經濟。

「內外銷並軌」,沒區別了。這重重的一擊終於導致了外銷房的末日。

從此之後,哪怕是老外港澳台買房。

他們更傾向於浦江二岸的「世茂濱江花園」,而不是古北仙霞。

* 外銷房落幕的一個副作用,是蝶式塔樓的香港設計師,終於被淘汰出了市場。板樓統治新房。

四) 房改房

「商品化」是一個大思路。除了內外銷並軌,另一件大事是:「房改房」。

改開之前,名義上所有的房產。其產權都是國家的。

至少也是集體的。

個人雖然擁有住房,而且實質佔有。

但名義上如果你犯了重大事故,單位也可以收回來,再分配給別的職工的。

「房改房」的改革要點,在於辦房產證。

名義上付一二萬元,但其實國家並不是想賺你這個錢。

而是想理清產權,把不動產都「商品房」化。

這些房改房的「老公房」,幾年後都升值到了幾十萬元,甚至幾百萬元。

有一些不明淵源的「新上海人」,在編故事吹牛時會說,「當年房改房一二萬元,唉,當時貪便宜沒買下來」。

其實並不是那麼回事。房改房你「能且僅能」買一套,就是你當時住的那套。

所以不存在「一二萬換幾十萬」,投資或者錯過的說法。

其實就是你幾十年的變相工資。

五) 吸引人口

「藍印戶口」和「買房退稅」,被譽為2001年上海樓市爆發的引爆器。

我本人從來不同意此類說法。

但是,90年代末,上海市政府對於「吸引人口」的態度,是真誠的。

想要落戶上海,也從來沒有如此容易過。

而這扇門,從2005年之後,一直是越關越緊。

一直到今天,想要獲取上海戶籍,已經是一場「不可完成的任務」。

市場上一般估計,在買房,買車,高考,醫療等方面的差異。僅僅一張上海戶籍,已價值150W元以上。

* 一條萬金秘籍是,如果你交社保是上海市平均的300%以上。則打分120分必過。

六) 低密度城市

從1949一直到1999年末期。上海的「核心區域」,也就是黃浦,盧灣,靜安三個區,一直保持著約80000人/平米公里的人口密度。

從全世界範圍看,這個數字都是驚人的。

全世界能超過一公里十萬人的寥寥可數。或許僅巴西,印度的貧民窟有得一比。

上海從90年代末開始,一直堅持不懈地在做的一件事。是把「市中心」的人口密度降下來。

最終降到約20000人/平方公里。和東京的核心區差不多。

很多人都關注到「淮海路」商業街的沒落。

淮海路為什麼沒人了。因為人口都被拆光了!

你關注淮海路的話,它的北面是延中綠地。大型的綠地。

南面則是翠湖。大量的貧民窟被拆遷,然後人口又不回填。

你觀察市中心。大片大片的空地就在那裡晾曬著。目前全上海哪裡最不堵車,答案是核心環。

淮海路前後2KM之內,幾乎沒剩多少居民小區了。

大約從2000年左右,「限容積率2.5」就被寫入了政府公報。一直執行至今。

相比之下,成都的容積率是4,廣深的容積率是6.

如圖。廣州的每畝地價,幾乎和上海是一樣的。

但是廣州的房子「容積率」驚人的高。因此廣州房子不值錢。

「低密度城市」路線,對於上海樓市格局,造成了決定性的影響。

七) 田林的開發

1998年時,上海市區還很小。

傳統意義上的市區,以「外灘---人民廣場」為核心。

西不過徐家匯。

東不過浦東南路。

一般老上海認為,徐家匯就已經是「城鄉結合部」的邊緣了。

往外一步,就有農田。

上海市政府在90年代後半期做的一件事,是「田林新村」的開發。

當時,從田林一村一直造到了田林十八村。

清一色的現代工藝,整體開發。電梯塔樓。

從地段上講,田林應該算是市區的一塊「飛地」。

從徐家匯延伸出去,交通也不是很方便。好在是「整體開發」。

奇怪的是,在田林那群中產階級的心目中,卻形成了一種「田林情結」。

動輒就是老子天下第一,田林新村是全上海最最最高檔的社區。

你們再赤腳二十年也追趕不上田林。

這麼奇怪的社區文化,在十年之後,又複製了一次。

就是浦東的「聯洋」。

因此聯洋也有「東田林,西田林」的稱謂。

明明是一個低檔社區,偏偏肚子朝天小資情結嚴重。

二十年後,「田林新村」的人口結構嚴重老化。

收入偏低,地段也沒有吸引力。

或許預示著聯洋社區的未來。

八) 多層電梯規範

上海最初的規定,是9層及以上必須安裝電梯。

因此市內造了一批8層高的老公房。

此後,市政府改規範,8層必須安裝電梯。

大量的九零年代7層住宅,由此而來。

最後,經過市民大量投訴和訴苦。政府改為7層必須安裝電梯。

結果就是今天所有的6層高老公房。

對於98年的上海樓市,有一個很明顯的分界線。就是莘庄沿線。

外環以內,嘩啦啦全是電梯高層。

到了莘庄,一下子開始出現了大量1998年新建6層老公房。

這裡面的訣竅,在於地價。

當時的地價,大約100W元/畝。

在這個物價水平上,正好是造多層划算。

如果地價更貴,則應該造電梯高層。因為地價超過了土建成本。

這些算計,在今天聽來都是天方夜譚。

九) 收入和購買力

1998年我剛畢業時,有人在復旦發傳單。

是那種用鋼筆寫在練習本上的手抄紙,連複印機都沒有。

標題是:《關於大學生年薪1萬元的倡議》。

裡面說,近期物價飛漲,人心沸騰。大學生毫無工作經驗,動輒拿一二千工資,極為不道德。

我們倡議,發起「大學生年薪10000元活動倡議」,月薪800,共同凈化社會的風氣。

落款是山西某企業。

這事固然是一個笑料。但總體而言,畢業工資的確不高。

去外貿的幾個,月薪1000.

華潤集團,月薪900

最慘有幾個去了青島海爾,當時海爾還如日中天。月薪真800。過了幾周,從青島逃回上海了。

值得注意的是,收入增長的速度非常快。

一般估計,大概每年+25%以上。

等到2000年招聘,普遍的「大學生起薪」都要在2000以上。

而到了2001年招聘,復旦學生已經是5000/4000/2500了。

今天的碼農起薪廿萬。唉,不提了,不提了。

和收入的沸騰增長相比。1998~2001年的上海樓市,其實漲得不多。

雖然一般共識中,這三年都是「漲」的。但漲幅真心乏善可陳。半湯不水,進二退一點五。

房價收入比的急劇拉近。

暴風雨就要來了。


推薦閱讀:

兩個不分上下各有所長的美女(指顏值才華學習性格方面)是什麼決定了她們的關係是互相欣賞還是互相嫉妒?
男友知道我有多囊要我懷上孩子才能和我結婚,我該不該為一個不確定的結果努力?
人總是後知後覺嗎
親人離開自己該怎麼辦?

TAG:樓市 | 房產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