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紫砂泥開採、練制之謎

早期紫砂礦泥的開採加工

(一)黃龍山礦區大面積露天開採時所攝的照片。

說明:紫砂礦泥是與做缸做粗陶的夾泥等組合在一起的,以前是在洞里採,照片上的是上面的石山已搬光,架土已清除的露天場景,其分布有組合走向、有深有淺,並不存在單獨的紫砂泥礦區。

(二)介紹其中一個斷面紫砂泥與其它陶土組合的分布情況

說明:一般地說,紫砂礦泥只佔總礦泥量的3%-5%。原始開採時,規模小開採品種相對單純,但紫砂礦泥礦層較薄不是單獨存在的。很多人出主意保護紫砂礦源只要把紫砂礦井管起來,最好的泥給大師、高工,好的給工藝師,差的大家用,實際上這是不切實際的好心,現實中市場經濟已調節得很合理了。

(三)1.多年開採變遷示意圖

說明:露天開採的概念就是山下面,在大小礦井間開採。

2.記憶中的位置分布圖

現在先從小宕口說起(較淺層的紫砂泥開採):

(民國時期留下的小宕口)

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中期,因為沒有電能及機械動力的介入,沒有應用爆破等科技,因此這時紫砂礦泥開採,應該承襲著幾百年來,一以貫之的開掘規模與效應。為此我們向現年80歲夏龍保、65歲的曹乃峰老師傅了解了以下情況,夏師父20歲便參於黃龍山開宕。1947年尋找泥宕的方法是先在黃石山凹處的石底腳處試找「眼口」,由「眼口」引進石隙底部,逐步以泥引進、見泥追泥,逐步深入,如有泥可採「眼口」就成了「宕口」。那時山上總有幾十個「宕口」在採泥,「宕口」的名稱一般均以開挖人名字而定。「宕」即洞,挖進三、五尺(一米多)就需用就地的黃石塊搭圈,以拱圈支撐,凡挖進一、二米就需以石砌拱,以防塌方之危險,挖之洞不能太闊,約一米多,窄時要側著進出,高度一般只一人多高要看挖掘時周邊泥層情況,低時人要爬進爬出,有時會遇到「龍骨」(特別堅硬的黃石),它鑿不動但可借作支撐架。當時的主要挖掘工具名稱叫「大鋤」,

以簸箕裝泥,短扁擔(不到一米)挑運,因洞內窄小,坡度又大,一般進洞後馬上下坡,最斜坡度有三十多度,要爬上爬下,非常難走,宕中平道極少,因紫砂泥開掘的大多是塊狀,如煤塊。故成塊的泥可以用手搬運,深進後的照明是豆油燈,燈油少,不能用火油

三米不到要放上一盞,採掘深度一方面看可采泥的走向,有時可分道分支挖進,如遇塌方只能停開採。開採一般不會太深,進深了勞動力大、不合算。燈光弱,空氣不夠,洞中進水時,排水有困難,及挖到地下水這些都是停開原因,因此小宕口開採,往往會上下幾層或串插而過,小宕口開採並沒有折拱圈回採的情況,回採是大礦井乾的事。據他回憶,他們最進深時曾有四、五十米。大約在抗戰以後,掘泥師父何二小發明用石匠鑿石方法(用較長鐵鑿釘縫,以柄長二尺的鐵鎯頭敲擊)采泥,產量有了明顯的提高,當時也算一大創舉。以上開採一人一天大約可以出泥一千多至二千多斤,開泥時夾泥比紫砂泥好挖,故紫砂泥價格一直較高,本山綠泥是紫砂礦泥中的夾脂,出產極少,紅泥只是更少量的,偶然出現在龍骨下面的貼層,較集中的紅泥出產在趙莊的露天嫩泥礦中,據紫砂廠原料車間老主任說1963年他去礦上選泥時那裡有個叫龍眼潭(水塘名),據說裡面出過特別好的紅泥。

總的看,當時黃龍山紫砂泥屬淺層的單一小洞井開採,挑出的泥容易分類,刪選出等級。據他們說黃龍山淺表層的紫砂泥以往南北兩面一直有好、差之分,北面山下的泥純良,南面山下的性格暴燥,這是做坯人的感覺,是二區結構特點有區別,若作化學分析、其成份二者可能沒有什麼區別。

早先紫砂泥的加工過程

泥料磨坊主把各種不同質地的塊狀泥堆積、陳腐數月,後分類攤場,經風吹雨打、塊狀自然風化。呈豆粒大小之顆粒後,用石磨(即與磨麵粉、米粉同樣的石磨,其齒略有改動)磨成細粉,石磨有一人牽的小磨

三人牽的中磨

也有量大用牛、驢拉的大磨。

牽出的灰粉按做大、中、小件產品及粗貨、細貨的不同要求用粗細不同網眼的篩子(與篩麵粉的篩子相同,本人所見,五五年前上袁村東頭董順元其子董連大就是個較大的紫砂磨坊,是大石磨牽粉,養二、三條牛,當時還見到了用箱式封閉的、腳踏碰碰篩篩泥粉。也看到泥攤在磚頭地上及用很大的(四平方米左右)竹匾分類裝著。)人工篩灰(過去全憑經驗,現在講目數,一般適中為40目,粗的20目,細的60目)。過篩後的粉末放到圓底麵缸里加水調和,然後掇成一尺多長的長方元寶形濕泥塊(每塊約三十多斤)這叫生泥

當時的品種大略分為「底槽青泥」、「中槽紫泥」、「野山紅棕泥」三個主要檔次,或有特別好的小批量高檔用泥。(這些好料大部分由高檔壺製作者製作商號直接從礦源地購進,在自已家裡單獨磨練的,其顆粒粗細可按創作需要進行處理)「生泥」由做坯的買回去後放在厚泥凳上用木槌捶打

(一)木槌

(二)捶泥

(三)捶扁

(四)刀劃後累積

反覆近二十次,直至看到刀划過的斷面發亮,才能成為做壺用的泥,稱為「熟泥」,我小學初中讀書時經常干這種活,捶練時若在生泥上加些已用過的熟泥做「引子」捶練的次會大大減少。此時的「熟泥」比起今天真空抽練的「熟泥」要酥很多,打成的泥片定要用泥簽子從泥凳泥片中牽開,才能拿起泥片,只有用過手工捶泥製作的人才又此體驗。

手工捶泥的通常是誰做誰捶,當然條件好的有用徒弟捶、下手捶或專人捶,1957年至1959年紫砂成型工場里是每工場二、三個槌泥工供二十人左右做商品壺的工人用。

1955年成立合作社初期,紫砂工場制坯用的泥是由中袁上的磨泥坊主邱富用船運到蜀山南街工場的,當時的泥庫築在後園靠山上的小洞里的。一九五七年紫砂工場搬到現紫砂廠址時(新工場)的泥料也是由木石材的徐和尚的磨泥坊用船送到河邊,運進紫砂工場備用的。應該肯定,1957年前紫砂制壺用泥的開採,加工,捶練是基本統一的。

註:本文摘自長樂弘

推薦閱讀:

普洱茶湯渾濁,可能是它們在作怪
紫砂壺:何為「一手壺」
【紫砂泥料】從石頭到泥料,紫砂經歷了什麼
作為一個紫砂壺商 我最害怕什麼

TAG:紫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