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思維控制方法論:讓大腦建立秩序的基礎入口

人的思維都是由兩種情緒影響,一個是理性思維,一個是感性思維。理性思維的底層邏輯是控制自己的情緒,感性思維的底層邏輯是釋放自己的情緒。二者相輔相成,不可或缺。只是我們在應用解決問題時哪一種思維會佔主導而已。這在本質上是一種零和遊戲,感性情緒多些時,理性自然就會少些,成熟的人就是在面對問題時控制情緒的本能高些。

喜怒哀樂是人之常情,人在進化文明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了秩序(包括:文化,道理,法律,禮儀等),這些文明就是人與動物最底層的區別,因為動物性本質就是按照自己的情緒及生理反應去應激行動,而人不一樣,需要考慮秩序,這裡的秩序在社會意識形態里就是「理性思維」。

所以人類的進步就是不斷建立秩序的過程,讓人在秩序的範圍中有效釋放情感。

一個人如果經常是感性思維佔主導,那麼說明:

1,還很幼稚。比如孩子,你搶了她(他)的玩具,她(她)最直接的反應很真實,就是哭。

2,多愁善感。比如林黛玉,憂天下之憂而憂,揣測人心,玻璃心,覺得事事關己。

3,衝動暴躁。比如張飛,不考慮後果,不調查取證,性情中人,意氣用事。

4,愛心泛濫。比如傻根,不懂善與惡,認為天下無賊,沒有行事原則與規矩。

可以說感性思維能夠展示最真實的你,但不能說明你是成熟的人,因為人類文明進步的最大本質就是是否一個人有了區別於動物的本性自制力,有理性思維控制的約束法則。而不是靠心底那最原始的情緒衝動。

我們需要認知感性思維,並要學會不讓其佔據主導我們的大腦。

如果你是一個感性的人,並希望自己能夠改變,這裡提供一套有效方法:

一,情緒認知

一個人控制自己的本身情感會很難,但感知到自己有了情緒會很簡單,這就是第一步,當你有了情緒,你要第一時間認知到,並在認知到之後做冷靜操作。比如,突然通知你獲得了比賽一等獎,當然,你會突然很興奮,當你意識到有情緒了,馬上告訴自己不要興奮,要平靜,平靜,深呼吸,淡化興奮點,然後以平靜的表情面對人群,包括打電話通知,也要用平靜的聲音.....

這是一種極其有效的方式,就是不直接去壓抑情感的釋放,而是不管是喜怒哀樂那一種情緒出現了,第一時間先認知到,再歸於平靜。所以,只要認知到了就可以了。

二,轉嫁物質

當我們有很多情緒已經認知到,也趨於平靜了,但內心還是有一種強烈的情感需要釋放。比如:遇見了極不講理的人,很讓人氣憤,但又不能衝動的應激反應。即使趨於平靜,也是一種屬於強制壓抑的情感,我們知道,很多情感是一定需要釋放的,否則會出現抑鬱症等相關心理疾病,於是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找到可以發泄的事物,像一些消耗能量的運動,刺激感官的行為....總之,一個原則,不對人產生任何情緒釋放,通過轉嫁,像《我的野蠻女友》中通過大聲喊叫也是一種途徑。

三,置身度外

古人云: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也就是說,很多時候我們進入一種情緒狀態中很難以自拔,一般在情緒中「哀」就是這種類型。比如:失戀或者有親人離世,都會讓一個人的情緒變得空白,不知所措,或者很久走不出陰影,這個時候旁人的勸解一般解決不了問題,此時,如果已經意識到,那麼可以讓自己變化一個角色,將自己度身事外,從外人的角度看現在的你與現在的狀況。很多時候,當你發現,自己不是當事人的時候,你很看清很多事情,也能夠讓自己變得更清醒,更堅強,更知道前方的路怎麼走。

四,使命法則

也可以說是結果導向,就是你給自己的未來定一個目標,在這個過程當中,無論什麼事情你不會影響你的選擇和判斷。當方向堅定的時候,一切都不重要了,因為那些都是無關緊要的,比如當年監獄裡的曼德拉,不管是毒打還是辱罵不管環境如何惡劣,不管自己多麼委屈,所有的情緒你都不能發泄,也不能壓抑,更無需反覆認知。這個時候,將自己的使命堅定下來,那麼中間的一切過程對於曼德拉來講都無所謂,不會影響它的心態,也不會讓自己變得迷茫。

每個人,都有情緒,只是不要讓情緒主導了你的意志。

以上四個維度來控制自己的感性思維,是讓自己的大腦建立秩序的基礎入口。

本文收錄於知乎專欄《核心大腦》,文:駱和

更多相關大腦文章:

《潛意識行為默契:一個分清左右的好方法》

《隱形量化思維:讓你認知你自己設置的隱形參照線》

《學習方法論:填鴨式與探究式的認知》

《慾望驅使邏輯:你行為背後的底層思考》

《核心大腦的認知清單》

《【底層邏輯】:思考問題的本質才是核心》


推薦閱讀:

情感到底是弱點,還是力量?
男生太感性特別傷感怎麼辦?
怎麼擺脫理想主義的氣質?
Web 前端工程師,是需要偏理性還是偏感性?或者說最好是兩者平衡發展?
二三事

TAG:思維 | 行動力 | 感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