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要上學」?99%的家長都答不好,你是那1%嗎?

小男孩菲爾今年六歲了,六歲的菲爾要去上學了,但是,他不想去。因為,有個問題他始終沒有想清楚:我為什麼去上學?

菲爾把這個問題帶到本來不想去的學校,他想去問問老師,媽媽說過,老師是解決問題的高手。

「老師,您說我為什麼要來上學?」菲爾問老師。

「你問的問題真奇怪!」老師驚訝的說。「可是,我現在沒有那麼多時間回答你的問題哦,因為我得去迎接別的小朋友呢,你先進去吧!」

繪本故事《老師,我為什麼要上學?》就這樣直截了當的拉開序幕。因為老師沒有及時解釋菲爾的疑惑,菲爾決定自己去校園的各個角落尋找答案。

校園裡,每個孩子都睜著莫名其妙的雙眼四處尋找,他們是不是也在內心裡掙扎著為什麼來上學的問題?

菲爾四下里尋找,尋找為什麼要上學的答案。他問過鈴鐺、問過樓梯、問過小男孩,也問過椅子;他問過彩筆、問過皮球、問過布娃娃,也問過叉子;得到的答案千奇百怪。

鈴鐺的回答,口氣嚴肅:聽著,所有人都得上學,就是這樣。

樓梯的回答,氣喘吁吁:每天被踩來踩去,我已經累了,所以,沒有力氣去想了。

小男孩的回答,莫名其妙:我星期六會跟著爸爸去游泳池游泳哦。

椅子的回答,小心翼翼:為了能讓你像我一樣,舒舒服服地坐著聽老師講課呀。

彩筆一本正經地回答:上學就是我們的工作。

皮球興高采烈地回答:上學就是為了好玩。

布娃娃心滿意足地回答:上學是為了找到新的夥伴。

叉子以一枚吃貨的方式回答:上學就是為了吃到好吃的東西。

所有的回答,都沒有說服菲爾不想上學的心,他心裡有一百個不想上學的理由:

①因為學校就是為了來學習的,所以學校一點也不好玩。

②我不喜歡聽老師說話,我更喜歡自己說話。

③出去幹什麼都比待在學校里好。

④我寧願什麼都不做

⑤交朋友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好朋友也會吵架。

⑥我更喜歡家裡的午飯。

鄰近放學的時候,菲爾又找到了書本和窗外的大樹。然而,書本和大樹給出的答案,也沒能讓菲爾信服,反而給他不想上學的理由中增加了兩條:

⑦才不喜歡看書呢,我只喜歡看電視。

⑧還是希望不要長大。

儘管菲爾內心有一百個不想上學的理由,卻同樣有一百個理由在默默顯示著上學的樂趣。

直到放學,菲爾在學校門口再次遇到老師,「菲爾,明天見!」老師說,「你的問題,我想了一整天,我們來學校就是為了提問題,然後尋找答案。」

「嗯,也許吧」菲爾的內心仍在掙扎,「可以,我今天可沒有找到什麼答案」。

「沒有找到答案」成了整個故事的結局。

什麼?什麼!竟然沒有答案?!

這麼不負責的結尾,我本來還想靠著這本書說服孩子,我本來還想就著這本書展開討論,趁機把我的大道理灌輸給孩子。現在,就這麼結束了,這不是讓人抓狂嗎?

我問我的兒子小多:「看來菲爾今天沒有找到為什麼上學的答案,你說怎麼辦?」

小多想都沒想,「那就明天接著找唄。」

呵呵,我服!

成人的思維總是那麼功利,似乎每一個講給孩子聽的故事,都暗含著某種帶著目的的道理。

然而,教育本該潤物無聲的,不是嗎?

很多道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找到的,今天找不到,明天再找。只要用心,總能找到。而誰能說,那尋找的結果,與尋找的過程毫無關係呢?

「我為什麼要去上學?」

這個問題小多曾經問過我,隔壁6歲的小娃點點也問過他的媽媽,我們的主播珠珠媽媽,也被珠珠問過同樣的問題。

實話實說,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不約而同地講過各自的大道理,希望從此讓孩子樹立起愛學習的偉大目標。

但是,我們都錯了,我們把我們的價值觀強加給了他們,不管他們理解還是不理解。這樣的「教育」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

  • 他們不肯接受我們的價值觀,還忘記了自己去尋找;
  • 他們接受了我們的價值觀,所以他們總覺的學是給媽媽上的,作業是給媽媽寫的。

孩子的世界,可以小到一張糖紙就能破涕為笑;孩子的世界,可以大到無限宇宙,煙波浩渺。各種問題和答案,就讓他們自己去提問,自己去尋找。那麼家長要幹嘛?我想這才是陪伴的真正意義,把說教收起來,把教育進行下去,放下家長的架子,以平等的對話者的身份與孩子溝通。這就叫做無痕教育

無痕的教育沒有口若懸河,沒有正襟危坐,沒有訓斥責備,沒有傷心與眼淚,只有觸動感激、心有靈犀、快樂成長。

①育無痕需要大智若愚、大言稀聲

這本《老師,我為什麼要去上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通篇沒有一句說教。菲爾所收穫的所有關於上學的意義,都是他自己探訪出來的。甚至故事的結局都沒有給出答案。因為上學,不同的孩子會有不同的感受,作者不想打擾孩子們的繼續探索。

②育無痕需要以身示教

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拜託你先成為那樣的人。我曾經遇到過一對閑散在家的父母,整天要求孩子好好學習。結果有一天,孩子氣急敗壞的說:你們天天在家喝茶泡腳,讓我天天上學,全家最累的就是我,我不學!

③育無痕需要永葆童心

在面對孩子時,我們往往對自己的孩童時期非常健忘,習慣於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們的世界,缺乏必要的理解與尊重。把童年還給孩子,以童年的心看待孩子,會使我們許多的「看不慣」化為理解,化為尊重。

④育無痕需要寬容尊重

在教育實踐中,不少家長常以正確自居,習慣於說教訓斥,嫻熟於灌輸告訴。我們不願意啟發,以為啟發浪費時間;我們不願意激勵,以為激勵無所作為;我們不願意表揚,以為孩子沒有閃光之處;我們不願意欣賞,以為孩子滿身都是錯誤。

⑤育無痕需要平和的氛圍和情境

給孩子探索體驗和頓悟的時空,讓孩子在情境中觀微知著、觸類旁通、自醒自悟、豁然開朗、享受成長。

⑥育無痕需要家長永遠扮演問題遭遇者的角色

關於為什麼要生孩子的最浪漫的回答是,我們參與了一個生命的成長。那麼和孩子一起解決成長中的問題,就是養育孩子最大的樂趣。扮演問題遭遇者,和孩子一起去探索,或許你真的能在探索的過程中,找到意想不到的答案。

媽媽,我為什麼要上學?當孩子再問你這個問題時,不妨告訴他,有個叫做菲爾的小男孩,也在苦苦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要不咱們和他一起去研究研究吧。


推薦閱讀:

媽媽自述:我的孩子被人打了!
從性格中培養孩子9個習慣
親子成長加:中國式爸爸的教育缺失會導致怎樣的危害
俞敏洪:教書的是老師,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
孩子是自卑嗎?媽媽該怎麼辦?

TAG:親子 | 親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