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之由來:源於《禮記》,唐代之後才被重視

按:有「儒家《聖經》」或「中國《聖經》」之稱的《大學》,本是《小戴禮記》中的第四十二篇。在唐代以前,並未受到特別的重視。但到了中唐時期,韓愈著《原道》引用《大學》語句後,《大學》遂漸為天下學者所重。

《大學》歷史的淵源

有「儒家《聖經》」或「中國《聖經》」之稱的《大學》,本是《小戴禮記》中的第四十二篇。東漢鄭玄注《禮記》時一併作注,唐孔穎達作《禮記正義》也一併作疏。至宋代,仁宗天聖五年(1027)八月,以《大學》賜新第進士王拱辰。

後來,登第者皆賜以《儒行》《中庸》《大學》等篇。不久,司馬光著有《大學廣義》一卷,是為《大學》別出單行之始。至二程(程顥1032-1085、程頤1033-1107)兄弟,表彰《大學》《中庸》二篇,以為《大學》是「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於今可見古人為學次第者,獨賴此篇之存,而《論》《孟》次之。學者必由是而學焉,則庶乎其不差矣」。

宋南渡之後,朱熹(1130-1200)於孝宗淳熙時,撰《大學章句》,與《中庸章句》《論語集注》《孟子集注》並行。元仁宗皇慶二年(1313),朱子所撰《大學章句》被定為科舉考試官方教材,一直沿襲到清代,《大學》遂成為士人應舉之必讀書。

《大學》源於儒家思想的彙編《禮記》

《禮記》是戰國至秦漢年間儒家學者解釋說明經書《儀禮》的文章選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彙編。《禮記》的作者不止一人,寫作時間也有先有後,其中多數篇章可能是孔子(前551-前479)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學生們的著作,還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

《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漢代把孔子編定的典籍稱為「經」,其弟子們對「經」的各種解說和詮釋,則統稱為「傳」或「記」,《禮記》因此得名,即對「禮」的解釋。

先秦流傳下來的《禮記》共有131篇。西漢禮學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聖對《禮記》進行了重新選編。戴德選編的85篇版本,叫做《大戴禮記》,在後來的流傳過程中若斷若續,到唐代只剩下了39篇。戴聖選編的49篇版本,叫做《小戴禮記》,即我們今天見到的《禮記》。這兩種版本各有側重和取捨,各有特色。東漢末年,著名學者鄭玄為《小戴禮記》作了出色的註解,後來這個本子便盛行不衰,並由解說經文的著作逐漸成為經典,到唐代被列為「九經」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儒家「十三經」之中,成為古代士人必讀之書。

《禮記》的內容主要是記載和論述先秦的禮制、禮儀,解釋《儀禮》,記錄孔子和弟子間的問答,記述修身為學的準則。實際上,這部九萬字左右的著作內容廣博,門類雜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學、歷史、祭祀、文藝、曆法、地理、日常生活等諸多方面,幾乎包羅萬象,集中體現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學和倫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

北宋程顥、程頤兄弟在數十年的講學中,時常引用或講說《大學》,贊其為「入德之門」,並對《大學》語句次序,進行了多處調整和重新編輯。南宋朱熹在二程改編的基礎上繼續加工,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編在一起,稱為《四書》,並分別注釋之,名之為《四書章句集注》,簡稱《四書集注》。

中唐時期,韓愈引述《大學》後,方逐漸被天下學者所重視。

從成篇直到北宋儒學復興之前的千餘年間,《大學》作為《禮記》中的一篇,並未受到特別的重視。此間雖有鄭玄為之作注,孔穎達為之作疏,卻都是並《禮記》而行。

降乎中唐,韓愈(768-824)鑒於佛、老二家「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國家,滅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以及「老者曰:『孔子,吾師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師之弟子也。』為孔子者,習聞其說,樂其誕而自小也,亦曰:『吾師亦嘗師之云爾。』不惟舉之於其口,而又筆之於其書。噫!後之人,雖欲聞仁義道德之說,其孰從而求之」之現狀,憤而著《原道》一篇。

於其篇中著重引述《大學》「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一段,以《大學》所秉承的堯、舜、禹、湯、文、武、周、孔、孟等古來聖賢「一以貫之」之仁義之道,闡述其「吾所謂道德雲者,合仁與義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謂道德雲者,去仁與義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據以批判佛、老的「一人之私言」。自韓愈著《原道》引用《大學》語句後,《大學》遂漸為天下學者所重。

——摘選自潘麟導師《〈大學〉廣義》


推薦閱讀:

書法史上的那些猛人(七)宋代書法五絕
一座法源寺半部中國史
安順600年前大明遺風----"地戲"
中國文化名篇導讀(一):讀唐君毅先生《與青年談中國文化》SHAROONG 工作室
【周末讀書】——漫談戰國四公子和貴族精神

TAG:大學 | 國學 | 中國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