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該看的國產兒童電影:《我的九月》
本片1990年上映,由當時的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出品,尹力執導,張萌、張國立等主演。該片以近似紀錄片的真實手法,展現了幾位九十年代兒童的生動形象,是一部難得的、真正地貼近中國兒童生活的兒童電影。尤其對於出生在那個年代的同學們來說,整部電影都充滿著讓人動容的記憶。
電影從1990年九月亞運會召開前夕,小學生安建軍的北京衚衕生活開始。作為北京大榆樹小學亞運會武術表演隊的一員,安建軍性格內斂,被同學們取外號叫「安大傻子」。因為動作不夠規範,他和一條衚衕里的另外兩個同學劉慶來、雷振山被訓練隊臨時撤下來。他買亞運會獎券中了50元,都捐給了亞運會,結果因不善言辭,被伶俐的劉慶來奪過發言權,最終報紙報道成了劉慶來做好事。在新來的班主任高老師(張國立飾演)的友情和鼓勵下,安建軍最終向訓練隊教練大膽說出了想法,並通過公平比武贏回了亞運會開幕式表演的資格。
該片的故事並沒有巨大波瀾,但因為有平視兒童的真誠視角、真實自然的衚衕生活,使整部電影在平淡中見真章。每一張臉、每一句對白、甚至每一個場景道具,都透露著電影主創對兒童的真誠之心。如果說法國電影《少年班的春天》是表現了成年人對少年的垂愛與拯救的話,《我的六月》則是以和兒童交朋友、和兒童同呼吸的姿態來呈現。
片中安建軍的新班主任高老師,不但和同學們一起做打屁股遊戲,還和「安大傻子」交朋友,並自曝兒時外號「高二傻子」。安建軍疑惑,他反問:「誰規定老師不能和學生交朋友啊?」 這位班主任,有著頑童之心、憨厚笑容,若在成年人的世界裡論,大概屬於「少根筋」的角色。正因如此,高老師是這部兒童電影的點睛之筆,或者換句話說,高老師以「兒童之友」的姿態和身份,融入到這部兒童電影的兒童世界裡,顯得妥帖且毫無「違和感」,從而成就了一部真正的兒童電影。
這正是《我的九月》的難得之處。電影是成年人拍的,主題是兒童的故事,卻沒有「說教」、沒有「拯救」,沒有從成年人的視角去評判兒童、教育兒童。電影中高老師幾次俯下身來的場景,代表一位成年人對兒童、少年的平等之心。不必因為「高大」而自居「老成」,這是被兒童世界接納的入場券,難道不是成年世界裡「少點焦慮、多些恬愉」的高明之道嗎?
主角安建軍,綽號「安大傻子」;他的老師,綽號「高二傻子」。是這二位憨厚的「傻」氣,凝成了一部純粹兒童電影的心靈張力。這份張力,代表著一位中國兒童電影導演對「童心」的理解和境界。也許,成年人更需要看這部兒童電影。在成年人的江湖,有「傻氣」的人吃不開,要吃虧。可是,那些焦慮和心累的聰明人,他們的世界裡有安建軍、高老師那樣坦誠、爽朗的朋友和笑容嗎?也許沒有。因為,那些聰明人,他們的身材、形象高大,腰板兒硬,難以俯下身來;而冒「傻氣」的人,容易彎下腰,對著世界敞開胸懷,姿態謙虛、憨然而笑,這世界的美好反倒奔涌過來。
而今的父母多半是聰明的,但為什麼會有和少年、兒童交流的隔閡呢?常有聰明人,稱少年、兒童們為「熊孩子」、「小屁孩」,那果然可以顯示出他們的高大、偉岸來么?
(原載於微信公眾號:育龍術)
推薦閱讀:
※漢語教學遊戲化,《洪恩識字》這款APP做到了!
※如何治娃的拖延症?(含實踐素材)|ki媽兒童行為手記
※國際幼兒園如何教春節?
※捫心自問:我們真的是想要懲罰孩子嗎?
※適合孩子的早教繪本,到底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