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願用我一切,換你歲月長留
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眼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乾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
——朱自清《背影》
我敬仰高風亮節的朱自清先生。一身病重,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但我更沉醉於回味細膩的《背影》。
追溯歷史背景,魯迅先生在著名的《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一文中所說,中國的「聖人之徒以為父對於子,有絕對的權力和威嚴;若是老子說話,當然無所不可,兒子有話,卻在未說之前早已錯了」,透露「五四一代」於父輩之不滿。
五四文學的父親形象都是負面的,未免過激。以哲學的眼光來看,任何事物都是具有兩面性的。
我愛我的父親,我更愛父親的背影。
我的父親,已達之命之年。解放戰爭勝利後,歷經文化大革命洗禮,父親那一代趕上了恢復高考的好時機。父親是家裡的長子,祖上並未打下富足的基業,靠著奶奶的勤勞爺爺的踏實,父親帶著兄妹五人告別大山,走進了城裡。
異與母愛,父愛是厚重而深沉,細長而深遠,如空如海,如泉如山。斜陽芳草,總會涼薄在飛雲冉冉的月橋,父慈女孝,總會讓生活別樣成夢魂不憚的遠方。父親不善言辭,亦或之於我。
二十多年來,父親從未說過疼我、愛我的話。閑聊的內容,無異始於工作,終於爭執。我的追求他的經驗,格格不入。
曾經一度,我是排斥與父親溝通的,或為了躲避爭執。溝通上的障礙,拉開的不僅僅是路程上的距離。隨著時間的推移,歲月的流失,我的成長,慢慢的我參透了那本叫做「父愛」的經。
父親的形象是堅強的,他用堅實的臂膀扛起了整個家。寒冬臘月,東奔西走,父親用汗水與艱辛換來了自己的事業。為了我和弟弟,父親無所不能。伴隨《父親》的旋律,我的眼眶濕潤了。
我很少看見父親眼裡有淚。
那年,我飛來車禍,你趕來現場;
那年,我背起行囊,投筆從戎,別鄉北上;
那年,我辭行待嫁,祝你安康;
那年,你所不知的那年,全都在我記憶力生長……
內心的話,需要時間的醞釀,才會抒發,才會酸楚,才會如水般平淡卻又如茶般回甘。一些話,就這麼幾句,卻永遠也說不完。一些情,就那麼簡單,卻如桑麻越織越密。或許父親的愛,如清茶,只需品嘗,不需言語。
世事無常,垂成功敗,光陰婆娑,歲月更迭。時間,似乎在無形的驗證著增減與變化幸福的深層意義,心靈的一方凈土,或許也只有父愛母慈的積澱與祥和吧。
時光時光慢些吧,不要再讓你變老了,我願用我一切,換你歲月長留,感謝一路上有你,爸爸。
推薦閱讀: